秋去东来气温快速下降,鲫鱼在进入寒冷季节后,生理上逐步表现出活力下降少动少吃、活动范围向深水区迁徙的特征。此时要想有好的收获,就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小”字上做文章。
一、小水面
寒冷季节由于深水区水温较高水温较衡定,鲫鱼的趣温习性会促使其向深水区转移,对于喜欢手竿垂钓的钓友来说,这时再到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钓场垂钓,由于垂钓的距离有限就会感到鞭长莫及,往往是空手而归。此时建议应该把钓场转移到一些小河、大沟、池塘或水渠里来。由于其水面小手竿才能充分发挥钓深的作用,才能有所收获。当然,寻找这样的水面要注意其一要长年有水源1-2年没有干过,二要有起码的深度(1-2米左右),三要有一定的宽度,宽度起码要在20米以上。因为现在的“电工、网民、药师”较多,水面太小太浅经常会被残酷灭绝。
二、小风力
风力、风向是影响钓鱼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季如果刮3级以上的风力对垂钓就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老钓手冬季钓鱼多选择背风的钓点。背风的钓点一是水温相对较高,鲫鱼多选择此地聚集活动觅食,能提高收获量;二是风力小利于观漂,因为冬季鲫鱼的活力低,吃钩动静小,如果风力较大有风浪,浮漂的微弱反应无法及时发现,错过最佳提竿时机;三是钓者也可免受寒冷之苦。
三、小温差
温差是指一天当中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距。它是影响鱼类活动不开忽视的方面,尤其在冬季是左右鲫鱼是否开口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哪天的温差小哪天的鲫鱼就会好钓,如果一天中温差超过10摄氏度甚至以上,那天钓到鲫鱼的几率就会下降。那么,什么样的天气温差较小呢?以笔者几十年的冬钓鲫鱼体会,以下天气温差较小:大风降温的前一天、阴天无风天、下雪前一天或下雪的当天、偶有零星小雨天等,这样的天气多阳光不足光线较弱风力较小,多有利于垂钓鲫鱼。如果当天夜晚结冰白天阳光普照、或雪后的大晴天、或强寒流过后的连续干冷天,这样的天气一般温差较大。鲫鱼是变温性动物,水体温差一但较大时,它由于短时不适应就会感觉不舒服没有食欲。人类突遇寒冷可以通过增加衣物来保持体温,而鱼类这时就只有通过调节自身的体温来适应水温的变化,这个调节体温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鲤鱼会感觉难受甚至是痛苦的,表现是少动少吃,纵然你的饵料再好,也很难让它开口。所谓的“冬钓阳”是要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温差要小。很多的大晴天中午温度较高人被晒的蛮舒服的,但鲫鱼就是不开口,有不少钓友疑惑不解,就是没有注意温差这个影响因素。
四、小窝子
冬季是鲫鱼深藏少动少吃的时节,此时,它们所藏身的区域相对是固定的,不像其他季节那样四处游动寻食。所以冬钓要想有好的收获,首先,要努力选择好钓点而不是指望用大量的饵料把远处的鱼诱来。就是说,如果找准了鱼儿的聚集地,很少的窝料也能连续上鱼,如果钓点选择错误打再大的窝子也诱不来鱼。
其次,冬钓即便找准了鲫鱼聚居地也不应该打大窝子。因为冬季鲫鱼活动量小食量也小,较大的窝子很可能造成鲫鱼不集中到钩边吃食,光在窝边吃诱饵就吃饱了而停口离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确定钓点选择正确的前提下,控制诱饵的数量提高质量,以虚为主以实为辅,让鲫鱼进窝后短期内吃不饱又不舍离开,以饵料的气温刺激鲫鱼的觅食欲望,增加吃钓的机率。
五、小钓组
鲫鱼属于小型鱼类,一般吃饵很谨慎、矜持、文静,再加上受冬季水温的制约张口就更小动作也更轻。为了应对轻口提高灵敏度,配置的钓组应该小、轻、细为好,即:钩要小、钩条要细、要轻便于入口,浮漂要细短,材质最好选用细身芦苇11-13目底钓漂,这样的浮漂灵敏度高,由于冬季鲫鱼多藏于深水里,为了便于抛竿和快速到底,以2#-3浮漂为好,这个型号的浮漂既有一定的吃铅量便于将钓线绷紧又不失灵敏度;如果用较小的1#浮漂,由于其漂身短小吃铅量过底,稍有风力不利于抛投。所选的钓线要细、柔,细线反应的信号灵敏。这样的小钓组灵敏度高钓鲫鱼有很好的针对性。
在垂钓体型较大的鲫鱼时,笔者的主线不超过1#子线不超过0.6#,鱼钩多用5-6#袖钩,垂钓100-250克以下的鲫鱼时,主线不超过0.8#子线不超过0.4#,鱼钩用3-4#袖钩。钩50-100克左右的鲫鱼时,主线多用0.6#子线配0.3#,由于冬季鲫鱼上钩后的挣扎力小,以上钓组的配置既能达到拉力需要也有较好的灵敏度。这样的小钩细线组合,既便于鲫鱼吞入又能及时传递低温环境下鲫鱼的轻微就饵动作。当然,钓组的钩、线、漂的质量不能轻视,子线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垂直状态,发现弯曲要及时更换。
六、小钓目
我们知道,钓目小于调目为灵敏,调目一定的情况下钓目的目数越小越灵敏,同等拉力情况下,反应在小钓目浮漂上的动静大于大钓目。冬季低温季节钓鱼调漂一般都是调低目钓低目的多。这是因为,冬钓时一般都使用细红蚯蚓、红虫或轻质的商品饵,这样的饵料份量较轻,如果调高目会给找底带来困难,而找底不准会影响垂钓效果。笔者此时一般调目不超过3目钓目常小于或等于3目,也要看当天鱼口情况。钓底目时浮漂对钩饵的向上牵引力相对较小,鲫鱼在吸入饵料时能将饵料轻松入口。
七、小动作
冬季,受低水温的影响,鲫鱼在咬钩时往往张不开嘴吸饵无力,反映在浮漂上,漂尾的起伏变化也非常小,有时只是三分之一目或一黑线的变化,你想象高温季节那样抓大的吃钩动作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冬钓观漂一定要善于抓小动作,浮漂梢有动作就要抬竿,否则酒会错失良机。小动作还包含人为地逗鱼小动作。鲫鱼天生就有”吃活不吃死“的习性,特别是在冬季鲫鱼多处于懒吃懒动的状态下,更需要以”活“来刺激其觅食的天性。这里的”活“既包括蠕动的活蚯蚓、活红虫,也包括通过小幅度地拖竿提竿使饵料呈现出的动态逗鱼开口。
秋去东来气温快速下降,鲫鱼在进入寒冷季节后,生理上逐步表现出活力下降少动少吃、活动范围向深水区迁徙的特征。此时要想有好的收获,就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小”字上做文章。一、小水面寒冷季节由于深水区水温较高水温较衡定,鲫鱼的趣温习性会促使其向深水区转移,对于喜
进入冬季以来,各地的很多钓友都已经封竿休闲。但也有鱼瘾难忍,想要尝试冬季作钓的朋友。但由于冬季气温低、很多鱼类进入休眠状态很难钓获,唯有鲫、鲤、翘嘴等耐寒鱼类还在活动觅食。不过这些鱼儿也都受严寒折磨,其多表现为少动少吃,给垂钓增加了难度,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
笔者的家乡是江南鱼米之乡常州,紧挨着太湖,水资源丰富,钓鱼人众多。与北方一到冬季便刀枪入库不同,冬季才是太湖地区钓鱼(野钓鲫鱼)的黄金季节,在各条运河的支流两岸,野钓鲫鱼的钓友众多,场面颇为壮观。笔者冬季野钓鲫鱼已有十年了,近几年由于休假较多,可以针对变天前、
一、钓点选择鱼是冷血动物,若水温发生变化,鱼必趋温而变,直到体温达到或接近水温后,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鱼类喜欢生活在水温变化较小的地方。根据鲫鱼适应性强且不喜水温大幅变化的生理特性,冬季钓点要选择水温变化小的水草下和水下有障碍物的地方。一般来说,冬季气候寒
笔者和大家聊一下,夏秋季节在黑坑塘垂钓鲫鱼时的用饵经验,主要是放鱼后第三天及之后几天的这段时间,供钓友们参考一二。1.夏秋季节,商品饵的效果不像冬春季节那样比不过红虫,反而多数时候要好些。在本地,只有7月和8月两个月买不到红虫,6月和9月虽然人们还穿着T恤,却
鲫鱼的食性很杂什么都吃,荤素不拒,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从垂钓情况看,水温低时爱荤腥,水温高时爱素淡(香)表现了一定的季节性。在黄河和某些湖库中,对蚯蚓和其他虫饵情有独钟,在另外一些水域却偏爱对口的商品饵,表现了一定的地域性。在虫草较多的自然水域,对动植物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