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过后,东北江河完全封冻,冰层已经达到一年中的最厚。就本地而言,最低气温常常在零下十几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摄氏二十几度,最高温度也不过零下几摄氏度。冰下水温由于受冰层厚度的保护,水温往往在4摄氏度左右,但绝大多数鱼儿处于半休眠和休眠状态不再摄食。由于大鲫鱼耐低温,还肯摄食,所以冰下垂钓大鲫鱼是首选的垂钓对象鱼,其次是鲤鱼,还在少量进食,也可上钩。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凿开个冰眼,下竿就能垂钓得到的,因此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下竿垂钓才更有把握。
一、要选好钓具,配好钓组
冰下垂钓不同于其他季节垂钓,一是钓者离冰眼很近,一般1~3米的距离;二是水温低,鲫鱼身体僵硬无多大的挣扎力,提竿上鱼较容易。因此冬季冰钓最简单的钓具就是有弹性的1~2米小竹条竿,当然2.1、2.7、3.6米的四六调性的小手竿,带轮的冰钓竿都成,总体要求竿梢要柔软,这样的钓竿配3~4支足矣。因冬季冰下水温低,一般不会超过5摄氏度,鲫鱼口张得慢,还小,吸食无力,因此小钩、细线、小坠、小的大肚漂是通常的要求,但调漂一定要准。要选优质的软主线0.8号,软脑线0.4号,双钩软脑线分别长270毫米、300毫米。钩要选择3~4号伊豆或3~5号丸九钩,双钩带饵调成一钩底浮20~30毫米,一钩底浮50~60毫米,浮漂刚刚到水面并没有露出。这样的钓组最好备用6~8套。之所以调成这样是垂钓时浮漂要露出1~2目,钓者容易看清,更为关键是使底层的鲫鱼非常容易地看到钓饵,另外抬竿逗钓中能确保钓饵始终处于底浮状态,更有利于鱼儿发现就饵。
二、首选浓腥的钓饵和窝料
笔者冰钓钓饵首选红虫,因为至今笔者还没有发现比这个更好的钓饵。鱼儿喜欢就饵红虫,主要源于野鱼出生时的摄食记忆,另外红虫的腥味特色是其他饵食不能比的。但垂钓之前,最好事先在家用软红线把3~4条红虫捆扎成红虫团,可使钓饵在水体的目标增大,有利于鲫鱼尽快发现就饵。一般来说不挂钩的话有个10~15个红虫团基本就够了。另外,就是秸秆虫,它是存在于玉米包括玉米棒、高粱秸秆上白色略带透明的小虫,虫浆富含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有甜味,也是冰下垂钓鲫鱼不错的选择。这种虫饵需要钓者先找到,一般10~15条足够。这种虫饵冻死无所谓,挂钩钩尖不要露出就行。红蚯蚓也行,但上饵要活的,死的坚决不用,活饵容易吸引鱼儿摄食。窝料要选浓腥型的,因冰下水温低,水分子运动速度慢,饵味传播距离有限,味淡是不行的。笔者推荐的是将红虫捣碎掺到商品鲫鱼饵里,为1:1的量,三个冰眼只需一个鸡蛋黄大小的饵团就够用。
三、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适合的时间垂钓
寒冬季节北方常有南下的西伯利亚强冷空气来袭,这样的寒潮天气,明显的天气特征是突然天空中云层增厚,风也变小了,要下雪了。而这期间如果赶上休息时间,喜欢冰钓的钓友冰钓往往会有所得。笔者多年冰下垂钓的经验表明,寒潮来临的前一两天和当天垂钓效果最好。因寒潮来临的前一两天往往阴天,云层增厚,气压看似要低一些,但这对于冬季大水体冰下水的溶氧量影响不大,主要是鱼儿活动量小,需氧量没有其他季节高,因此鱼儿会照常进食。关键是这一天冰外温差变化小,对水温影响小,水温基本恒定,鲫鱼是不需要调节体温的,比较适应,垂钓效果要好于其他天气。寒潮当天往往风雪交加,并伴随着气温的快速下降,但由于受冰层的保护,如果冰下水深在1.5米以上,冰下水底水温短时间内往往不会变低,鲫鱼还会照常进食。另外,鱼儿也可能是比我们人类更能预感到寒冷的到来,往往会出现短时间的抓食高峰,摄食活跃,易于钓获。寒潮过境后的2~3天出钓效果不好,而后随着天气的逐渐稳定,出钓就会有好结果了。这期间天气突然变得很暖,看似很好的出钓天气,但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另外,连续几天都是晴天且温差相对变化不大的天气出钓,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的天气出钓,钓者身心愉悦不遭罪。但出钓者一定要留意当地近期连续几天的天气预报,选无论是北风还是南风,最好风力要小于3级的大太阳天气出钓,是比较有保证的。无风的天气更好。总的来看温差小,垂钓鲫鱼效果要好于其他的天气。
早上10点之前要将3~4个冰眼凿开,然垂钓。早凿开冰眼垂钓,鲫鱼不开口,也是没有效果的。当然如果是小的水体,凿开冰眼后,往往冰眼口水温高溶氧量也会逐渐增高,鱼儿会到冰眼口来,因此可以早一点凿开。下午2~3点就要收竿,一天一般垂钓4个小时左右。
四、一定要找到有鱼存在的位置
冬季冰下钓鱼不同于其他季节,要钓到鱼必须找到鱼,找不到鱼,下竿是钓不到的。我们知道鱼是趋温性极强的动物,尽管鲫鱼在淡水鱼种中是属于较耐低温的鱼种,但也会向着水温高的地方移动。也就是说,冰下哪里的水温最高,鱼儿就会向着哪里聚集。而找到这样的位置并不难,是完全可以通过地形、冰形等地貌特征找到的。首先要看地形。因为冬至后北方常刮偏北风。所以冰面上北部高坡向阳位置南面,往往是冰下水温最高的。这样的位置如果冰下的水位最深,那么水温也就肯定最高,这样的地方如果水底下还多有障碍物,比方说有树的根须存在,这又给水温增高增加了正数,不用说,鱼儿肯定聚集在这里。其次,通过看冰面情形也能大致判断出冰下水位是否最深。有经验的冰钓者,在到钓场后先到冰场上走一圈,然后才会凿冰眼,不然盲目地把冰眼凿开,冰下无鱼,累的够戗,还得另凿冰眼,费力不说,关键是时间都耽误了。水温高的地方往往水深,因为深水的热容量大,往往是最后结冰,而最后结冰的水面最大特点是冰面往往是透明的,亮亮晶晶的,相比其他的地方要亮堂得多。另外阳光透过近似透明的冰层照射冰下水体可使这里的水温比其他的地方增温要快一些,在这里凿冰眼是很有把握的。此外还可以通过冰面的高低不平来看冰下水深,洼处最深,鱼儿也就聚集在这儿。
五、垂钓获鱼技巧
找到鲫鱼的藏身之处,垂钓就变得容易了,当然如果不注意技巧,上钩率也会大大降低。垂钓之前冰眼可适当地凿得大一些,但要将浮冰捞出放在冰眼的北侧半围冰眼,这样冰眼水体受外界北面冷空气影响要小,水体温度变化就小,有利于鲫鱼来摄食。这样的冰眼一次要开凿3~4个,间隔半米围成半圆形或三角形,带帐篷的要将帐篷围在冰眼北侧,钓者要坐在向阳的位置上下竿垂钓。
垂钓时可先少量打窝,每隔半个小时左右再少量补窝。切忌不要一次投得过多,要多次少量慢慢轻轻地投入,这样窝料下落中远处的鲫鱼就容易发现,前来就饵。钓饵入水后钓者就不要离开,眼盯浮漂,发现浮漂有上下轻微点动或斜拉就可提竿刺鱼。因冬季冰下水温低,鱼儿游动范围小,身体僵硬,摄食无力,浮漂很难有大的升降起伏。垂钓时要采用逗钓的方法进行,如果几分钟最多10分钟浮漂都没有反应,就不要死等,就要慢慢轻轻上提钓饵5~10厘米,然后慢慢放下,继续等待鲫鱼就饵。鱼是低等变温动物,水温低,鱼的体温也低,其体温与水温相差一般不会超过1摄氏度,因此水温低不论多大的鲫鱼都无大的挣扎力,只要钓者操作得当,是非常容易拉上岸的,当然钓者要有一定经验积累。遇到大鲫鱼或鲤鱼就要遛一遛,然后用抄网抄起(用捞浮冰的笟篱也行)。需特别注意的是,垂钓时钓友之间交流最好采用打手势的方式进行,即便说话声音也要小,切忌大声喧哗。冰上走动更要轻,另外要穿保暖的防滑鞋,慎防落水。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过后,东北江河完全封冻,冰层已经达到一年中的最厚。就本地而言,最低气温常常在零下十几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摄氏二十几度,最高温度也不过零下几摄氏度。冰下水温由于受冰层厚度的保护,水温往往在4摄氏度左右,但绝大多数鱼儿处于半休眠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渔猎民族。就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季,赫哲人凿冰成洞,在冰下垂钓,也能收获颇丰。总结其冬钓诀窍,主要有三点:一、钓位冰钓转移钓位需要重新凿冰洞,就这一点来说,选准钓位就尤为重要了。冬天冰下的鱼类也有洄游的路线和区域。一般的鱼类洄游路线既不在主流
一、忌只钓深不钓浅冬季冰钓大多数时间应选深水凿冰眼,这是因为深水的水温之浅水高,而且基本不受寒风侵袭,水温相对比较稳定,上下波动极小。鱼具有趋温的本性,必然会在深水区栖息。爱好冰钓的钓友通常都在深水区凿冰眼,上鱼自然在情理之中。但是,当遇上光照好气温攀升的天气
钓位的选择: 目标鱼鲫鱼鲤鱼地点:沟、坎、草边,天暖和就钓浅钓边,冷就钓深2.5-3米左右。1、最简单方法,到冰面后,看哪人多往哪去,看水上鱼就在谁边上不远处开眼,这样简单,但容易遭人白眼,当然也不保障能上鱼。2、自己找。
在北方地区冰钓总是在严冬才能进行。那时,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气温很低下,天气很寒冷。在这种情况下垂钓,钓者所使用的钓具,特别是钓组常与水接触的部件,就会在冰钓过程中结上冰或冰珠,有形无形地增大钓组的下坠力,致使整个钓组失去原定的灵敏度,甚至造成钓组失灵。同时,
冰钓在何处凿洞方能找到鱼踪钓到鱼?回答是:哪里水温高哪里就有鱼,在水温高的地方凿洞就能钓到鱼。一、凿深亦凿浅深水鱼浅水相比,深水的水温要高于浅水。据测,水深1米底下水温为4℃-5℃,3米深的底层水温可达8℃-10℃。据此,凿冰洞时最低要找1米以上的水位。水温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