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钓打窝
1.找好标记。冬季的河沟中水面大都光秃秃的基本没有什么参照物,打好的窝子一不留神就找不到了。选准钓点后打窝前先在脚下的岸边做一明显标记,再用钓竿对着河沟对岸选一非常醒目、易记的物体作参照物,然后将钓竿伸出,用打窝器将饵料打入窝中,同时注意记住拉出钓竿的大约长度。垂钓时只要脚踩岸上标记,竿稍对准对岸参照物,钓竿拉到刚才打窝时钓竿伸出的长度,三点成一线,就能准确找到窝子了。
2.冬季鱼群的活动范围小,对不熟悉鱼情的河沟要多打几个窝子,力争找到鱼群密集的河段做钓点。丰产的窝子可以连续补窝施钓,有的窝子能够接连垂钓数日。冬季鱼儿主要是通过味觉来发现诱饵聚集成窝,所以要用高度曲酒配置窝料,加大窝料的香甜度,提高饵料味道在水中的穿透力,增加扩散的面积,强烈地刺激鱼儿得食欲,才能多有鱼获。每次打窝得饵料数量宜少不宜多,太多的窝饵发窝非常慢,小型打窝器装小半下饵料就行了。如水浅无涌流,最好采用打小窝的办法,将打窝器装上窝饵送至窝点上方水面轻轻抖动,使打窝器翻转,诱饵缓缓地落到水底。这一过程中诱饵的味道会在水中迅速扩散,达到诱鱼快、发窝快的最佳效果。
二、冬钓注意事项
1.出钓时间。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情况和垂钓河沟的水深情况来决定出钓的时间。艳阳高照、微风的晴好天气。
2.勤引逗。冬季钓鱼应以逗钓为主,不停的逗引会刺激鱼儿的视觉和食欲。垂钓中15-20秒钟无鱼讯,就向上缓慢提竿10~30厘米,再轻轻放下。也可向左右、前后拖提钩饵,如此反复进行,经常会出现钩饵刚刚落地马上就有鱼儿咬钩的状况。
3.用红虫钓饵。冬季食物匮乏,鱼儿饥肠辘辘,但因受水温的影响鱼儿对鱼饵却十分挑剔,对面食、米粒、商品饵、蚯蚓等钓饵兴趣不大,只对红虫情有独钟。现在全国各地都能买得到红虫,建议钓友们冬钓就不要再用其他钓饵了。每次上饵先将2~3根小一些的红虫从尾部的薄皮处穿入,推至钩柄处,然后再穿上一根较大的红虫包住钩尖,构尖不要露出饵体。冬季鱼儿非常小心、刁滑,发现露出的钩尖后会非常谨慎。每次扬竿后无论是否中鱼都要检查一下钩饵,及时地换上新饵。新鲜、红艳、有一种特殊腥味的红虫对鱼儿会产生极大地诱惑,促进鱼儿进食,能明显地提高鱼儿的咬钩率。
4.看漂相。冬季鱼儿吞钩动作的幅度和频率明显地小于其他季节,垂钓中要精神高度集中,作出准确判断,不放过每次难得得吞钩讯号而扬竿中鱼。最常见的吞钩漂相有三种:
①吐漂。浮漂轻轻点动几下后,水下的浮漂依次浮出水面,冬季浮漂上浮的幅度非常小,待浮漂上浮动作停住后迅速扬竿刺鱼。
②颤漂。当浮漂连续出现3~4次有力的上下颤动后应立即扬竿,这一信号多为大鱼所为。
③黑漂,浮漂点动几下后被拉入水中,成为黑漂,应迅速扬竿。快速黑漂动作是小鱼的漂讯,有力、沉稳的黑漂,一定是大鱼吞饵。
一、冬钓打窝1.找好标记。冬季的河沟中水面大都光秃秃的基本没有什么参照物,打好的窝子一不留神就找不到了。选准钓点后打窝前先在脚下的岸边做一明显标记,再用钓竿对着河沟对岸选一非常醒目、易记的物体作参照物,然后将钓竿伸出,用打窝器将饵料打入窝中,同时注意记住拉出钓
江河中的䱗鲦类鱼儿,一年中除冬季以外,其他季节都是在滩上活动、觅食,繁衍生息。开春以后,一般在3月中旬左右,当榆树发芽、桃花盛开,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时,在深水区猫了一冬的鱼儿就纷纷上滩了。若刷滩者未能掌握好这个时机而提前下河开竿,则滩上肯定无鱼可钓,往往会空
我在野钓的经历中,我觉得从农历“小满”至“秋分”近一百三十天的“草边擦底钓”是野钓当中的黄金季节。那“碧水蓝天青山静,绿水潺潺白天泽”的意境,那“银河之水来天际,绿草如荫稻花香”的氛围,真令人流连忘返、乐此不疲。何为“草边擦底钓法”呢?本人积二是余年野钓之体会
一、钓具1.竿。如果水面大,投距远,或近距离钓大鱼,可用2.7~3.6米的海竿,便于投抛和遛取大鱼。如果是小水面,投距近而又没有较大的鱼,使用2.4米以下的短竿即可。如果在急流中抛钓,或是钓取较大的鱼,竿稍要硬些的,反之,竿梢则用较软些的抛竿。2.轮和线。绕线
提问:我家附近有条野河,上游和一座水库连接。雨季时节,下雨涨水,雨后退水,有时即使不下雨,河水水位也会因水库排水而起起落落没有规律。尽管钓点和鱼情总是不断变化,但鱼还是有的,尤其水库排水泄洪时,会有很多鱼从水库中顺流而下。在水库排水的过程,河水水质几乎不受影响
钓龙虾方法多样,因地不同因人而异。不久前,我得知住地附近的一条野河里有龙虾的消息,于是就动了前往一钓的念头。我连续四次试钓,因龙虾的密度不是很大,加上天气连续阴雨闷热,钓获量不多,但却从中体会到了手竿钓龙虾的乐趣,也有了一些心得,供有兴趣的钓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