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纯野生鲶鱼有三种,一种是南方大口鲶,一种是东北六须鲶(也称东北大口鲶、怀头鲶、怀子,目前野生的状态下濒临灭绝,应该列为国家保护鱼种),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四须小河鲶。这几种鲶鱼的习性相近,都是肉食性鱼种。只是南方大口鲶和东北六须鲶生长快,是大型鱼,野生的南方大口鲶三年可以长到5斤以上,东北六须鲶则可以长大10斤以上;而小河鲶生长非常缓慢,一斤的小河鲶起码需要三年才能长成。这三种鲇鱼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水中的鱼虾为主要食物,大鲶鱼甚至可捕食落入水中的青蛙、各种禽类等,喜暗畏光,不善游速,因此,其捕食需要一定的隐蔽条件。
鉴于以上鲶鱼的习性,我们在钓鲶鱼时选钓位时,就要找到水下能为其提供其隐蔽场所的位置。
在湖库中选钓位,一是湖库深水中的水下乱石堆,因深水光线弱,而这种乱石堆又能形成高低不同的地势差和各种大小不同的缝隙和洞穴,能为鲶鱼提供隐蔽场所供其捕食,这种乱石堆也是各种鱼虾蟹能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所以这里的鱼虾蟹多,鲶鱼食物充足,鲶鱼愿意呆在这里。比如挡水的石头坝底部、石头护坡处,此外湖库中闸口底部的乱石中,都是不错的钓位。二是湖库水中有倒树或有大树根须以及挺水植物的根须处,水中倒树以及大树和挺水植物的根须的缝隙也能形成鲶鱼隐蔽的场所,水中倒树、大树根须和挺水植物也为各种水中的鱼虾蟹提供了产卵场所,这里鲶鱼食物丰富。三是湖库中的进水口上游老河道的河坎底部,这些老河道的河坎底部是各种鱼类的洄游通道,鲶鱼还能在这里隐藏,食物来源丰富。这里往往是垂钓湖库大鲶鱼的首选之外。越是大个体的鲶鱼,其需要的隐蔽物越大,所以垂钓大鲶鱼选位置就要选水下隐蔽物大的地方。
在池塘中钓鲶鱼选钓位,要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底部平坦的池塘进水口的两侧底部,二是池塘中的暗沟,三是池塘中挺水植物的根须下,四是池塘中岸边有大树树根底部,五是底部平坦方塘中的四角。
在流水中选钓位,除了借鉴静水中的湖泊、水库、池塘选钓位外,由于水的流动冲击作用,受土质软硬不同的影响,流水的河道在其下游平原区往往会形成弯弯曲曲,这些弯曲的河道,能被流水冲击成许多河坎,而这河坎的底部就是鲶鱼的藏身之处,所以钓鲇鱼要选择在河坎的底部,越是深水中的河坎底部越易藏大鲶鱼。但也不是任何河坎底部都有鲶鱼的,光滑的河坎底部、直通通的河坎底部则少有鲶鱼存在,而类似褶皱型型的,甚至有凹陷的洞穴的河坎底部则更是鲶鱼的最爱,钓鲶鱼钓位要选在这里,至于如何判断是这样的河坎底部,笔者会在以后的相关文章中有所阐述。
我国纯野生鲶鱼有三种,一种是南方大口鲶,一种是东北六须鲶(也称东北大口鲶、怀头鲶、怀子,目前野生的状态下濒临灭绝,应该列为国家保护鱼种),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四须小河鲶。这几种鲶鱼的习性相近,都是肉食性鱼种。只是南方大口鲶和东北六须鲶生长快,是大型鱼,野生的
白天出钓的绝招:选用0.25毫米的鱼线,用国产丸袖形721、713型大钩,穿大浮子,栓上稍重的鱼坠,以防被水冲动,钓饵用红蚯蚓、小鱼、小虾、小泥鳅、碟类、蛾类均可,用钓鲫鱼的钓饵做窝子,以招引小鱼进“窝”,引起躲藏在水草中、石缝里、洞穴内的鲶鱼出来觅食。鲶鱼吃
常听一些钓友说“昨晚可能是气温低,鲶鱼不怎么吃钩”“北风太大不好钓鲶”“涨水急流不好钓鲶”“涨水太大站不住坠”等非自身因素引起的“白跑一趟”问题,钓友抱怨的这些因素,也就是天气、水情和潮汐等客观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情况简析,找出野钓辽河鲶鱼的最佳
1.夜晚超过四五级以上的大风晴天不宜出钓。辽河下游属于开阔面向渤海的河淤退海之地,如果夜晚是超过四五级以上的大风晴天,竿梢以及钓线受风力的影响会摇摆不定,有时甚至会使钓者产生误判从而耽误时间,夜钓鲶鱼的效果并不理想。再有,风大特别是北风的夜晚会很冷,从健康的角
一、探营与准备要想钓有所获,探营触底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钓浅要沿河、湖边进行踩点,寻找鲶鱼的踪迹,一是要寻找水下有乱石、树干能使鲶鱼藏身的地方,或选择涵洞、暗沟鲶鱼喜欢栖息的地方;而是要寻找水深在两米以上能存住鱼的地方,如塘的深潭,排灌站的机塘,湖泊、水库的闸塘
鲶鱼贪吃,又没什么天敌,进食大胆甚至鲁莽,所以在调钓环节上可以稍微马虎一点。注意,是稍微马虎一点而已,太过迟钝它们也不买账,它们不傻,只是没有鲫鱼那么敏感罢了。关于钓组,纵观大江南北,长子线几乎一统了江湖,尤其是夏天。那么长子线钓鲶鱼到底好不好呢?当鲶鱼多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