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草等挺水植物生长地方水位较浅,光照充足,水温适宜,饵料丰富,鲫鱼特别喜欢在这里觅食、嬉戏,成为繁育下一代最理想的家。但由于苇草茬根茎丛生,垂钓时线缠苇茎,钩挂芦草根造成跑鱼断线折钩是常有的事,给钓友特别是钓技不高的钓者带来诸多不便。
一、钓具的合理配备:根据钓点的远近选用6~8米长的硬调或中硬调手竿,2米左右的短钓线(以风线留30~40厘米为宜),目的是鱼儿一旦中钩,能一次迅速将鱼提上岸,不给鱼儿在水下苇草茬中挣扎窜逃的机会。配细线、轻坠、单钩。在调配钩、坠、漂时将漂的浮力调到略大于坠、钩、饵(钩上装饵)的重力,即坠悬浮水中,钩饵刚好擦底,漂顶球露出水面为最佳状态。这样的组合鱼吞钩的信号非常灵敏,又可防钩饵陷入水下烂叶草茎梗缝隙淤泥之中,提高获鱼量
二、钓点钓位的选择:若苇草覆盖的面积较大,水位又不太深(40~60厘米左右),应根据手竿的长短,尽量将窝点打远些,靠近深水区的边缘。如近岸边较陡,苇草呈带状,面积不大,可将饵窝做到芦苇茬的外围,这样更利于起鱼。另外,在苇茬中选择钓点还得注意苇草得稀密程度,过稀、过密都不是理想得钓点。过稀,水浅鱼易发现人影和挥动的竿影而惊散鱼群,不利于垂钓;过密,则鱼不便游动,不利诱鱼集中,影响投竿下钩。最佳的钓点应选在苇草疏密交界处,如果窝点通向前方有一条十几厘米以上宽的通道则更好,这样深水处的大鱼进窝容易,上钩的大鲫鱼等又可以从通道口领到前方的明水处遛鱼。这样的窝一次可做2~3个,地形、鱼情稍差可同时做6~8个窝,以供轮番下钩垂钓,增加获鱼量。
三、窝食与钓饵的选配:诱饵应以香为主,甜次之。可用豆饼粉、麸皮、玉米粉、稻糠、菜籽饼等分别用文火炒香,用商品诱鱼精浸泡小米,密封3天以上。垂钓前,取炒好的饵料2~3种与1/10的香精小米拌匀,取垂钓水域的水适量调拌,攥成团用打窝器轻轻送人窝点。钓饵以红虫、大平二号蚯蚓为佳,自制蚕豆粉、烤红薯泥(红薯粉亦可代用)加适量富强面粉,几滴香油一起调制饵效果亦佳。蘸饵用芝麻粉、蚕豆粉(或豌豆粉)、米粉混合装盒备用。
四、垂钓方法及技巧:垂钓时,将鱼钩穿上蚯蚓等饵,放到水中打湿后,放到蘸饵盒内反复蘸几次,待蚯蚓全身蘸满饵粉,轻轻投入窝中,待鱼食饵吞钩。发现窝中有鱼,暂不咬钩,要常提动钩饵。方法是:间隔10~20秒钟将钩饵轻轻提起,再斜拖一些慢慢放下。这样常提动能逗鱼咬钩。在苇草茬中垂钓,一般水位都较浅,大鲫鱼咬钩多为黑漂,以蚯蚓为饵要稍慢半拍提竿,不可早提。若浮漂很快被拖跑,多是小杂鱼所为,应迅速向相反的方向提竿,以免鱼钩被苇草挂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苇草等挺水植物生长地方水位较浅,光照充足,水温适宜,饵料丰富,鲫鱼特别喜欢在这里觅食、嬉戏,成为繁育下一代最理想的家。但由于苇草茬根茎丛生,垂钓时线缠苇茎,钩挂芦草根造成跑鱼断线折钩是常有的事,给钓友特别是钓技不高的钓者带来诸多不便。一、钓具的合理配备:根据钓
撞草钓鲫的原因:鲫鱼是杂食性鱼类,对水草是很偏爱的,因此水草丛生处往往是鲫鱼喜欢栖息的场所。尤其是在入夏以后,鲫鱼爱在浅水边的水稗草、芦苇、水葱和慈姑等挺水植物处游玩。鲫鱼的寻找:当鲫鱼在这些挺水植物的空隙中游来游去,嬉戏、觅食、吸食附着在草根上的水生生物时
秋季是一年中钓鱼收获最好的季节,尤其是野钓鲫鱼方面,但如果不掌握主要的技术要领,尤其是初学钓友,收获就要差很多。本文就秋季野钓鲫鱼的主要技术要领,简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对一些初学钓友有所帮助。一、时间由于鲫鱼不耐高温,而初秋水温还很高,上午10点以后到下午1
初冬时节,小型水库、野河都相继进入枯水期,水位较低。鲫鱼们为了度过漫长而严寒的冬季,积极储备能量,食欲旺盛,觅食积极,是我们垂钓的大好时机。一、认真掌握出钓时间1.选择晴好天气连续几天的晴好天气(气温在15℃~20℃),微风轻轻吹拂,水面微波涟涟。
笔者所在的公主岭市的每个乡镇,几乎都有窑坑(砖场取土坑),这些坑浅的1米左右,深的3-4米。到了雨季这里便成了水塘,念头多了水塘里便有了鲫鱼。有的当地农民或砖场承包人还往这些水塘里撒些鲫、鲤、鳙、鲶等鱼苗或成鱼,对外开放收费垂钓。
鲫鱼大多以底钓为主,但寒露过后,北方地区气温日渐下降,同时水温也越来越低,这时水上层温度相对底层会高些,浮钓生物大多在上层。特别是在阳光充足、刮着小风的中午,上层水温升温快,且水中含氧量高,鲫鱼便开始追温上浮,大多在离岸20米以外的上层活动。这时用小海竿串钩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