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侗不离鱼”,说的是侗族人酷爱鱼。从养育、观赏到钓捕可称情有独钟,而美食则是侗人的一大嗜好,甚至是每餐必鱼。湘西黔南桂北接壤的山弄(峰丛洼地)里,聚居着众多的侗人。这一带(剑、蟒、八拐等)江河纵横交错,银鱼畅游,山野铺绿,梯田泛金。稻谷飘香时,水田水塘所养的鲤、卿、草、鲸、鳝等鱼,已长大育肥,侗乡村寨洋溢着鱼米之乡的丰收喜悦。侗乡,有水就有鱼,除天然水域外,人工修造的渠堰、水库、湖泊都养鱼,既有鲤、鱿、卿、鳗、蝙、鳃、站、塘角、罗非等常见鱼,也有不少山弄地河特有的稀有鱼和名贵鱼:土鱼、剑鱼、斑鱼、栉虎、地龙、麻勾婆、黄头丁等。
钓鱼,是侗家人喜爱的体育和休闲活动,即使农忙时仍可垂钓。因其钓法不误农活,也就是说,劳动或休息时都可使用这种最简单有效的钓具施钓,且省时省力。这就是侗人所说的荆竹钓。一支竹竿,一段麻绳,一枚鱼钩,便可结成钓组,勿需漂、坠。钓竿是1.5一2.5米的荆竹竿,钓线为18一2.8米的麻绳,钓钩是一根自制的弯针。这就是侗族最原始的传统钓具。而今的线和钩,已为当代新型商品渔具所取代:尼龙、碳素线,品牌繁多的钓钩。惟独钓竿未换,还是那些轻便、坚韧、好用的荆竹竿。
选好小指粗的细竹,削尖下端(方便插地)然后结钓线。施钓是把成捆的钓竿带到河库钓场,将其沿岸边一一插入泥土中,竿距为3米左右。钓点选在河湾、湖鼓(突位)、浅滩或草丛边、石堆旁、竹树下。插竿时要注意角度,以竹竿与水面夹角为45~60度为佳(鱼中钩后不易跑脱),而后则可挂饵垂钓。饵有荤素,荤活饵可用鲜活小鲫、白条、青鲮鱼、泥鳅、下下、青虫等,主钓鲶鱼、黑鱼、鳜鱼、塘角、埃及鲶鱼、孟加拉鱼等。素饵可用花玉米嫩粒、饭、面、粽子团饵,黄花菜、香蕉、龙眼、荔枝、榴莲、火龙果等果菜饵,主钓素、杂食性鱼类。
荆竹钓最有趣的是鱼儿中钩后的讯号:钓线绷直,竹竿摇晃,或上下或左右,摆动不已。有时竿体振幅很大,钓竿大起大落时,钓手心里乐开了花。树竿同时或相继摇动中鱼,也是常事。男女钓手提竿取鱼是侗族人笑得最美的时候,荆竹钓以夜钓效果最佳,尤其是少男少女们的月下垂钓,双双对对的钓手于月辉下、竹影里谈情说爱,别具一番浪漫色彩。归家时,可获欢鱼之乐:荆竹钓也可用于沟溪和稻田,钓者多为老人和孩子。他们插好钓竿后,便坐于榕树下竹丛边,纳凉聊天,或祖孙玩耍,尽享天伦之乐。
“侗不离鱼”的重要内容还在于食鱼。鱼菜做法主要有三:
一是腌酸鱼。除内脏、洗净后将鱼放入缸中腌制。即把鱼一层层摆放缸内,每层鱼上面都要撒放食盐、香料、料酒、辣椒粉等,每二三层要铺竹(木)板,然后用石块压好,直至满缸,再用塑料布密封。腌制时间为数月、一年或数年,取食鱼香四溢,鲜美无比。
二是火考鱼。鱼净膛后,切成片穿在竹签上,再擦油,撒盐,加香料,辣椒粉,而后燃起柴火烧烤。烤鱼片是野外劳作午餐或野餐的佳肴,香辣可口。
三是嘴吹鱼。这是侗族人独特的烹调发。将500~1000克重的活鱼去鳞洗净,用粗竹签通顺排泄孔,再把细竹管从鱼口插入咽部、腹部。以嘴吹气将内脏排出体外后以水灌之冲刷赶紧(切勿开膛破肚)。而后再灌入食盐、香料、辣椒粉等调味品,下锅油炸即成。嘴吹鱼色鲜肉嫩、香辣可口,是款待贵宾的侗加名菜,可谓侗肴一绝。
所谓“侗不离鱼”,说的是侗族人酷爱鱼。从养育、观赏到钓捕可称情有独钟,而美食则是侗人的一大嗜好,甚至是每餐必鱼。湘西黔南桂北接壤的山弄(峰丛洼地)里,聚居着众多的侗人。这一带(剑、蟒、八拐等)江河纵横交错,银鱼畅游,山野铺绿,梯田泛金。稻谷飘香时,水田水塘所养
弹簧竿钓法是一种既简单、经济,又能多上大鱼的民问野钓方法。因其工作原理简单易操作,一人可同时钓多支竿,不必经常换饵而深受渝东地区众多钓迷的喜爱。现简介如下。弹簧竿,又称自动竿、弹枪(我地渔具店有售,也可自制),主钓底层的鲤鱼、草鱼。每年6-9月份是最好钓获的季
西双版纳,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的江河溪水资源丰富,各种野生鱼类繁多,最常见的有鲫鱼、鲤鱼、鳊鱼、鲂鱼、鲶鱼、江拐鱼、罗非鱼、河鳗鱼、大嘴鱼和花尾巴鱼等。这里汇聚了云贵川湘沪等各地人口,而且上世纪80年代后曾有一些老挝人在这里暂住,通过互相学习交融使这里的垂
提问:我们这里有一条河,上游连接着一个水库,因为落差的原因,水库泄洪的洪流经过多年的冲刷,把河道的一部分砸出一个深坑,面积有数亩,最深的地方有十几米深,水底遍布嶙峋的大石,里面有很多随着水流逃出来的大鱼,很大很大的那种,估计有几十斤重,以大草鱼居多。水退后,这
跑漂钓,顾名思义,就是指浮漂随水流移动的一种钓法。本文所叙述的北方溪流跑漂钓法,区别于台湾溪流的饵枪钓法,但类似于川渝地区的涮滩钓。北方溪流跑漂钓法的运用范围:主要是在北方地区的一些溪流上,应用真饵的一种民间钓法,属传统钓法范畴。跑漂钓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它既可
一、引述若虫,是指昆虫在羽化成虫之前的一个生命阶段,初级翼可见。但在飞蝇钓法当中,用“若虫”一词来涵盖正在形成的水下昆虫的所有形态,只是一般惯例。飞蝇钓法发展这数百年来,已衍生出非常繁杂的湿蝇玩法,不少是偏离了若虫的“本质”。就像现在的台钓法已经完全覆盖了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