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诸省有大量可开放垂钓的江河湖库,近年来随着全民环保意识加强,为保护饮用水源,许多湖库的当地政府大都采取了退水养护生态的措施,使这些水库水质明显变好,但鱼密度也大幅降低。怎样在这些湖库找到大鱼,引来它并且钓到它,这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战术的。
一、作好调查研究
这些调研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认此水库近几年未干涸过。一般近年干涸过的水库已无大鱼,除非库区上游有一些养殖鱼塘,汛期会掏出一些鱼入库,经多年成长也会长大成精。
二是了解近些年在此有无钓友钓获过大鱼的记录和传说,都是些什么鱼种,这对下一步如何作窝,如何选用适合对象鱼窝料起到关键作用。
三是了解水情水文,在未来作钓一周内是涨还是落。这非常重要,如是涨水、平水值得做窝作钓,如果水一直是落势就暂时放弃再次做窝钓大鱼的计划。俗话说水退一寸鱼退一丈,大鱼对水位涨跌尤其敏感,每遇退水,大鱼必挑之夭夭躲入深水处避难,所以退水即难钓到大鱼。同时还要了解拟作钓之水库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水质太差也别去作钓。
二、钓大鱼做窝选点要略
一是要选水相对较深的潭、半岛突出处,水坝附近、桥涵过道处,一般水深超过10米为佳,20米左右最好。
二是在拟作钓处做窝时要考虑以后的几天里,如遇涨水要留有够继续作钓施展的地方和空间。不然遇到涨水把钓位淹掉,窝白做了岂不懊恼,这种事我们都遇到过。
三是做窝的钓位隐秘性要好。因为在水库钓鱼做的窝可能要一两天甚至三五天才发窝,如隐秘性不好,你好不容易做了个大窝,最后让别人来占上作钓咋办,你又不好叫别人让开,那时你只有生闷气的份儿。再一个就是大鱼警觉性特别高,一定要在人迹少去的地方做窝效果才好。
四是尽量选水流较缓或水不流动处下窝。不然打下的窝料很快被水冲走窝点移位岂不白干啦。
五是水库打窝后不必急于前去作钓,一般于次日或两三天后再去作钓,因为水面大、鱼稀,打窝后不可能马上把鱼诱来,去早了没用。而一旦在此窝钓获鱼后,别忘了继续投料续窝。
三、钓具选择
湖库钓大鱼一般都选十几米深水作钓,这时收竿难派上用场,应选用5.4米或6.3米矶竿钓挂漂作钓。如是做半水窝钓草鱼、鲢鳙、鲂鱼、翘嘴等上层鱼,可用5.4米以上手竿作钓。
南方诸省有大量可开放垂钓的江河湖库,近年来随着全民环保意识加强,为保护饮用水源,许多湖库的当地政府大都采取了退水养护生态的措施,使这些水库水质明显变好,但鱼密度也大幅降低。怎样在这些湖库找到大鱼,引来它并且钓到它,这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战术的。一、作好调查研究这些
钓友们所钓的大鱼的个体通常都是是10-20斤以上的草鱼、青鱼、鲤鱼,其中又以大草鱼、大青鱼为钓鱼人之最爱,它们中钩后力道非凡,耐力持久。在野外大水库生长5-10年的草鱼、青鱼摄食凶猛、力大无穷,平时很少到近岸摄食,听见些许声音便潜入深水隐藏,想要钓获非常不易。
海竿“觅钓”,简言之,是用多支海竿“觅鱼群所在,找鱼下钩”钓,它是大水面海竿觅钓草鱼及多种鱼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钓法的特点是,分散抛钩,多点搜索;觅到鱼群,转点灵活;抛投容易,不用打窝;轻松省力,常有所获,所以深受不能涉水打窝者和老年钓友的青睐。然而在水广鱼稀
天气会直接影响垂钓的效果,俗语说:没风没浪鱼儿浮上,一天白搭没啥希望;有风有浪心情荡漾,不管啥鱼该上都上。比较理想的天气是指:气温15℃-25℃,南风或北风3-4级,适度的气温和风浪可以提高鱼儿的活性,从而吸引鱼儿摄食。在这样的天气,在配合使用海竿作钓效果是最
“窝子打得好,鱼儿进窝早。”“不让鱼儿离窝早,就看窝饵好不好。”“无窝也可钓,效果不可靠。”以上这些鱼谚都是钓鱼人的共识,打好窝子自然可以使作钓事半功倍。1.抛投定窝,方便快捷钓鱼人可依据自己的抛投能力选择距离,能抛多远就把窝子定在多远。一半情况下,窝子距离岸
一、注意采用打窝引鱼和使用好钓饵水库大、水容量多,但鱼的密度不大,因此,要注意想办法把鱼引入到钓点(垂钓时前后左右为1米的范围)中来。常采用大窝引鱼,并较快聚鱼,且保持鱼逗留时间较久之法。具体方法:用小鸡饲料或鱼饲料1份,花生枯或菜饼1份(也可用酒酿糟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