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大鱼,出钓时间应充分,至少需要24小时。出于体力和安全的考虑,若无固定的休息硬底和充足的食物补给,最长守钓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钓者在出钓前10天就应观测近期的气候动向,在确保气温、气压、风向没有大波动的前提下,再确定钓程。
民间流传着“节令变,口难看;月圆夜,鱼要歇”的俗语,即在阴历节气到来的前后两天不适宜垂钓,笔者对此深有感触。通常情况下,月圆夜,节令时,我是不会出钓的,这也是我多年垂钓总结出来的经验。总之,钓者应尽量避免在这样的日子出钓。
大中型水库水面大,大鱼的密度型对较小,如果守钓时间过短,很可能收竿走人时鱼还没进窝,而人刚走,大鱼却进窝了。笔者就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历,所谓“前人砸窝,后人收获”就是这个道理。
钓者如果能够在出行前联系熟络的钓友接手重窝补窝垂钓,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若干年前,我曾与钓友们在某中型水库搭台持续重窝守钓,我们五人轮流守钓一周,共收获12尾大鱼,过瘾至极。
东北地区的水库通常是在两山之间筑坝蓄水,水位最深处通常在坝前30-50米的位置,坝根水位往往更深,不利于手竿垂钓。因此,我通常选择在距离坝东侧几十米的拐弯处做窝,这样的位置既不会过深,又不会离深水太远,打下重窝后,藏匿于深水的大鱼便会循香而来。
之所以选择大坝东侧,是因为在东北的夏秋季节,最常刮西南风和南风,偶尔刮西北风,这样一来,位于坝东侧的钓位便顺利成章地成了下风头,一些随风而来的食物会聚集于此,成为鱼类经常光顾的摄食场所。
选窝时,笔者通常选择稍平坦的石岸形成的山尖、水下有石块聚集的地方,虽说偶尔会挂底,但这样的位置通常是大型鱼类藏匿和觅食的首选区域,中鱼几率会有所提升。此外,钓者还可以到水库的泄洪渠找钓位。泄洪渠一般为宽度不大的河道,鱼的密度相对大库来说比较集中,河道两侧往往蒲草芦苇丛生,滋生了许多螺、虾、小鱼和昆虫,是巨物经常光顾的钓点。钓者如果能连续几天重窝守钓,必定会有不凡的收获。
此外,民间流传的“七上八下”的说法很有道理——农历七月前,大鱼会因产卵后补充体力等原因靠近浅水觅食,而到了八月份,气温较高,水库因大雨、放水等原因导致水深经常发生变化,加之夏天是大中型水库频繁捕鱼的季节,狡猾的大鱼会被迫躲到深水区。可见,我们选择钓位时必须考虑季节、水情的变化。
守候大鱼,出钓时间应充分,至少需要24小时。出于体力和安全的考虑,若无固定的休息硬底和充足的食物补给,最长守钓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钓者在出钓前10天就应观测近期的气候动向,在确保气温、气压、风向没有大波动的前提下,再确定钓程。民间流传着“节令变,口难看;月圆
大型水域由于水面宽阔,四周没有遮挡,经常成为天然风口,这对钓鱼来说无疑是不利的。风大浪急,浮标很难立稳,钩子在水下随暗流移动,浮标动不动就没入水中,致使钓者无法观标。更有甚者,由于水流过急,鱼线被水冲走,浮标也被带入水中。遇到上述情况,解决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
飞蝇钓中鱼,手竿较其他钓法算是最舒服的,因为手握着线,可以立马感受鱼释放出的拉力,再加上飞绳钓具有一定的柔软度,会扩大鱼的拉力,让钓鱼人能充分享受到搏鱼的乐趣。然而,在所有钓法中都会出现的现象就是脱钩跑鱼。搏鱼正在兴头上,突然线松,鱼跑,收回来发现毛钩完好无损
1.钓具①竿。在大水面的野河野钓可用手竿。竿有3.6米、4.5米和5.4米三支碳素竿。在施钓时多用3.6米和4.5米两竿,有时仅用一竿。5.4米竿则作备用。②细线。主线,3.6米竿用直径0.165毫米优质尼龙线50米装手轮;4.5米和5.4米竿则用直径0.20
一、诱饵及钓饵秋季时节城镇公园的气温仍略高,饵料应以素为主,荤饵为辅。比如,采用碎米、小米、菜籽饼粉、玉米粉等为主,炒香发酵后,适当掺部分商品饵,就是很好的诱饵,对鲤科鱼儿及草鱼、青鱼等家鱼极具诱惑力。钓饵可选择米饭粒,面饵、商品饵等。9月及10月份天气风凉,
在浮萍中垂钓常采用长竿短线钓法钓取鲫鱼等小型鱼;用手竿或海竿抛线钓法钓取鲤鱼、草鱼等大型鱼。在用长竿短线钓法钓鲫鱼时,需对在静水面垂钓的钓组做两点改进:加重铅坠和更换大号的浮漂。较大的铅坠能更快地切开浮萍层并带动钩饵沉底,使浮漂顺利地站立在浮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