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饵荤素兼备
晚秋的鱼对食物几乎来者不拒,很少挑三拣四。但实践证明垂钓用饵的首选应该是荤饵而不是素食。诸如油葫芦、蚂蚱、青虫、小虾、蚯蚓和动物内脏等。因为霜降过后便是寒冬,鱼为了越冬必须抓紧结冰前有限的时间,储备足够的营养。而荤饵所含的蛋白质最多,完全可以满足鱼的需求。但是,只用荤饵也不行,钓养殖塘还是用素饵效果好。因为鱼塘里的鱼吃惯了喂的饲料,垂钓时只有在基础饵粒掺上该塘喂的饲料才能奏效。但其味非香即腥,不能过于清淡。此外,尚可用颗粒、玉米粒、薯丁等固体素饵,为了增加味道,挂饵后蘸点香精或曲酒效果会更好。总之,用饵之道就是投鱼所好,晚秋垂钓用饵一定要荤素兼备,切记单一。
二、钓法制造动态
1.定点引逗钓
把钩投出待钩落底后,如半天无鱼讯,可上下提提线,之后每隔三五分钟重复一次。提线落线意在使钓饵动起来,由死变活,由静态变动态,通过引逗利于鱼发现早吃钩快。提线时动作宜轻不宜重,幅度不要过大,间隔时间要适当。采取此种钓法钓洞穴、树根、草洞和石旁十分有效。
2.移位拖拉钩
要遵循“慢、变、停”三字操作。“慢”是指投竿后无鱼讯时,往回拖拉的速度要慢,这有利于钩饵被鱼发现;“变”是指拖线的方位和角度有变化,即不仅可以回拖,也可以向左向右拖,意在扩大钓点范围;“停”,是指在拖拉过程中要有间隙,就是拖一段停一会儿,拖拖停停,拖停并举,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移位拖拉钓要在水面和水下无障碍物的水域进行,用串钩最好,用活饵更佳。
3.走漂触底钓
要在流水中进行,即把钩线投到流水的上游,让钩线顺流而下缓缓移动,变静态的等鱼上钩为让鱼追饵吃钩。走漂钓要加长脑线,起码20厘米以上,目的在于延缓钓饵的下沉速度,加大摆动幅度,便于鱼尽快尽早发现鱼饵。让底钩触底上钩悬浮,意在延缓放慢钩线的移动速度,同样为了让鱼今早尽快发现鱼饵。
一、钓饵荤素兼备晚秋的鱼对食物几乎来者不拒,很少挑三拣四。但实践证明垂钓用饵的首选应该是荤饵而不是素食。诸如油葫芦、蚂蚱、青虫、小虾、蚯蚓和动物内脏等。因为霜降过后便是寒冬,鱼为了越冬必须抓紧结冰前有限的时间,储备足够的营养。而荤饵所含的蛋白质最多,完全可以满
总的要求是突出“鲜、香、腥、甜、浓、多、活、自(自然)”八个字。大鱼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不管是钓肉食性鱼类还是钓素食性鱼类,饵料(不管是打窝饵还是钓饵)一定要求新鲜。如果是用蚯蚓、小鱼等作钓饵钓肉食性大鱼,不但要求新鲜,而且是用活的最好,否则对大鱼没有吸引力。
初秋垂钓的窝料应与夏季相似,药酒拌粮食类诱饵应清淡些,不宜太浓;使用颗粒糁类,不宜用粉末(易引来小杂鱼)。以“药米”、“麝香米”、微酸的糟食、小麦粒、大米粒、玉米糁、啤酒糟等为上乘,还可加入鲤鱼香精,阿魏酒米、玉米香精等。酿造适口诱饵的要素是: 一是饵质要好
水族荤饵泥鳅、螺蛳、河虾、水蛭和水螅,都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取之方便,如用做钓鱼的荤活饵料,效果颇佳。现简介如下五种。泥鳅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钓鱼人喜用的活饵。用泥鳅做活饵,主钓对象鱼为鲈鱼、鳜鱼等上品鱼及人们喜食的鲶鱼、黑鱼等鱼种,这
在风浪环境中,受风向和风力的影响,诱饵会偏离窝点,想钓到鱼很难。我的做法是,用颗粒饵作窝料,而不是一般的细粉饵,因为粉饵入水后会很快雾化,被水浪带走,起不到布窝诱鱼的作用。而用小麦、玉米、大米之类的颗粒饵作窝料,布窝后能迅速落底,形成窝点。投放颗粒饵料时,钓者
现在的水库都有一个特点——垂钓对象鱼少之又少,不让钓的鲢鳙和讨厌的杂鱼却成了水库的主要鱼种。于是,用什么饵才能钓到我们的目标鱼成了最让人头疼也是最敏感的问题。钓鱼人宁可自己抽旱烟、喝劣酒也要省下钱来买鱼饵,然后去水库大方到不计成本的程度去使用。可是,投入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