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法是科学高效的,这种悬坠钓法有两个优势,一是整个钓组灵敏度较高,二是饵料的雾化状态不错,饵料适当的雾化、水溶、脱落,可以高效地诱鱼、留鱼。
调标和搭配钓组是钓鱼的入门基础,人人都会,对饵料的运用和状态的把握也都轻车熟路。那么手竿钓鲶鱼呢?钓组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出任何理想的灵敏度,而我们习惯使用的整条活蚯蚓、鸡肝块、猪脾块之类的肉质荤饵可能形成钓鲫鱼的那种雾化状态吗?要知道,一旦荤饵出现这种状态,那将是一个质的飞跃,会大大提升鱼获量。
今年春天,我偶然发现几个黑坑,尽管是黑坑,但由于水源的关系,坑内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野生鲶鱼,加之“抠坑”的钓友都用针对养殖鲤鱼和鲫鱼的各种面饵,所以对坑内的野生鲶鱼群没造成太大威胁。于是,它就成了我的私家菜园子。
我最初的钓法是用猪脾作钓饵,鸡肝打窝。为了防止鲶鱼饱食鸡肝而不咬钩,我事先把打窝的鸡肝去掉油脂捣成泥。在捣制的过程中,我发现破碎的鸡肝会产生很大的水汽,变得很稀。于是,我又加入一些面粉,鱼饵进行收水,之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随用随取:使用的时候,拌五六倍的泥土,团成鸡蛋大小的泥球,第一次投进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补几团,效果很不错。可是,我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新问题:鸡肝泥很黏,即使掺了很多土依然粘手。于是我想,它如此粘手,对鱼钩必然也有很强的依附力,假设把它的这一特性利用起来,可不可以搓饵上钩呢?
经过几次试验,这款钓鲶鱼的搓饵基本制作成型。其制法和制作窝料基本相似,首先剪去鸡肝上的黄色油脂(个人觉得鲶鱼虽然食荤,但是对油脂还是很排斥的),然后像捣蒜一样将其捣成泥,在捣制的过程中,根据干稀度添加面饵,直到理想为止(由于鸡肝本身很黏,所以我加的是可以使饵料更加松散的玉米粉或雪花粉。)和做窝料不同的是,鸡肝捣碎后,应尽量将里面坚韧的纤维状筋膜摘干净,搓饵时这些东西很碍事,但这东西摘不干净,于是需要再加一道工序——把已经基本成型的鱼饵像剁饺子馅一样剁一遍,问题就基本解决了,饵料的物理性状也基本成型。
台钓法是科学高效的,这种悬坠钓法有两个优势,一是整个钓组灵敏度较高,二是饵料的雾化状态不错,饵料适当的雾化、水溶、脱落,可以高效地诱鱼、留鱼。调标和搭配钓组是钓鱼的入门基础,人人都会,对饵料的运用和状态的把握也都轻车熟路。那么手竿钓鲶鱼呢?钓组可以随心所欲地调
一、所用钓具1.海竿2.7米、3.6米,矶钓竿也可,绕线轮为多轴金属轮,通常绕50-100米。2.铅坠30-50克不等。我用自制的铅坠,大约45克左右。3.配挂漂别针及高强度太空豆,固定别针用。4.钩子以串钩为主,串钩主线和拴钩线用4号高强度渔线,钩为伊势尼8
基围虾和对虾是两种容易获得的海钓钓饵,同时也是非常高效的的海钓钓饵。两者放一起,通常情况下对虾体型较大,而基围虾体型较小。如果想要更为准确地分辨出两者的不同,可以观察触须的长度和嘴部的生长状况。基围虾属软甲纲对虾科,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生有短毛。
一、饵料选择用饵之道,渔谚有“春香秋淡,夏素冬荤”之说,它告诉钓者秋用诱饵不宜味浓。1.钓前诱饵聚鱼野水域,鱼少又分散,宜诱拢后钓之,方有大获;且宜久诱,才会有显著的效果。秋季,使用诱饵一般原则宜多不需精。秋天鱼儿食量大,用诱饵打窝数量必须要多一点,方能起到诱
一、备草饵料做草窝的目的主要是诱钓旷亮明水中的草鱼和蝙鱼,兼钓螂鱼、鲤鱼等。因此,所备用的草饵料最好是食草性鱼种较喜爱的青饲草料,如玉米叶、南瓜蔓藤、芦柴叶、头,种植鱼草和各种鲜嫩青草等都可以割取收集备用。 二、做草饵窝取割好的青饲草饵1~2种,用细塑料线绳捆
竹象很亮丽,背部两扇鞘翅鲜明的橙红色,腹部黢黑。它的黑头和黑色的长喙恰似象头与长鼻子,虽然很小,却是得名的依据。不同的是,它的长喙不如象鼻子般的可以转动与全方位甩来甩去,而是只能向前伸出到与身躯成直角就达到死点。但这粗仅0.1厘米多、长不过1.5厘米的黑喙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