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备有一套专门在大风天用以钓鲤鱼的钓具钓组。1.2米渔竿支架、2.7米的硬调投竿、配4000型渔轮、装2.5号PE线、滑漂钓组:9号伊势尼钩一支,10厘米的脑线为3号尼龙线,50厘米长漂一支,7克左右的铅丝分作上下两个坠子,相距30到50厘米。上坠的重力与漂子的漂体浮力相平衡,下坠加其它配件的重力与漂竿的浮力相平衡。所谓的其它配件,指的是我特意在下坠的8字转环上,加的一截细钢丝,成半圆形固定在两个栓线孔上。这套钓具钓组的特点,一是小物大物巨物都能应付;二是抗风性较强;三是着眼近钓,也可远钓;四是在碎石区作钓可防挂底。
我的钓饵很简单。三五把煮熟的小麦,撒在离岸3到5米左右的地方;包饵钓法,三白饵(麸、面、开水,不作任何添加)捏的饵团有枣核大小,面心稍粘。小动作不理睬,黑漂或持续拉漂过程中起竿中鱼。如此简单的饵之所以奏效,是因为我们喂窝全部用的是煮熟的小麦,与烫麦麸香味一样、甜味一样,只是枣核大的一团饵,目标更大更有诱惑性。况且,我相信很多时候,当一条鱼咬钩时,其实有多条鱼同时在那里抢食,只不过中钩的这条鱼,碰巧离钩子最近。
当风大浪高的时候,也正是鱼口正欢的时候。侧迎风拍打岸的浪花没法躲避,钓位都打湿了。这时方显出我的钓法和钓组的适应性。短竿滑漂迎风抛钩比长竿定漂钓要容易得多,近距离抛投就更不成问题,只要把握好提前量,就可以让钩子落在窝中。重坠大漂长漂竿的稳定性本身就好,钓钝一些,必要时多放出一些风线来,让风线与风向一致,也就基本上解决了风浪埋漂的问题。短竿大轮在风中稳稳当当安坐支架上,不会随风大幅摆动而拉动风线,也就不会对漂形成干扰。我的小设计也起了大作用,虽然钓点是碎石陡坡,但一次也没有挂底。原因是重坠悬浮,钩子有饵团包着,轻坠有半圆环保护,很少落入石缝,即使偶尔卡住,也很容易把环拉变形得以解脱。所以,整个垂钓过程很顺利,一次也没有贻误战机。
我备有一套专门在大风天用以钓鲤鱼的钓具钓组。1.2米渔竿支架、2.7米的硬调投竿、配4000型渔轮、装2.5号PE线、滑漂钓组:9号伊势尼钩一支,10厘米的脑线为3号尼龙线,50厘米长漂一支,7克左右的铅丝分作上下两个坠子,相距30到50厘米。上坠的重力与漂子
居无定所的鲤鱼一是散,二是游,泛着潜深入浅不受环境、气候影响,行动无规律可循的鲤鱼。湖泊常有这样两种底况:半岛状突出部位经常走水,水底少淤泥和沉积物;水底这一段硬泥,那一段软泥,过了一段又是硬泥,或近岸10米多淤泥,13米外淤泥少了。钓散游鲤选硬泥水底,灵活运
自然水域,鲤鱼5月上旬产卵,经4个月生长,到9月中旬长得快的400克,小的也有250克了。鲤鱼底摄,喜在大水面沿岸带的水体下层活动,尤其是底质松软有淤泥的环境。鲤鱼食性杂、食量大,能在各种水域,甚至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并养成了掘泥觅食的习惯。长江沿岸、江南不养鲤
到了盛夏时节,天气开始变得炎热,很多钓友都认为此时人在水边挥汗如雨,但鱼却不爱咬钩。从我近些年来的实战经验来看,在炎炎夏日也可以钓有所获,特别是钓鲤鱼。很多大中型水库、湖泊的水面十分开阔,库容也笔记大,为鲤鱼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鱼儿生长迅速,膘肥体健。
提问:最近我常在家附近的小河边钓鱼,水面上常见被鲤鱼拱起的水泡,可就是钓不到,连续几次都空手而归,请问问题出在哪里?回答:野生鲤鱼不咬钩的原因有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
今年从6月份开始,我在我们当地的一座山塘小水库,用小白鲦作钓饵,已经连续钓获十多尾大鲤鱼,几乎每次去都能钓获一两条,最小的4斤8两,最大那条11斤。这一钓大鲤的好饵纯属偶然发现。原先我总是用泥鳅作饵海竿钓鲶鱼,可是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装小泥鳅的瓶子碰翻,自己没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