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列举几个我们在垂钓时遇到的一些突然变化及应对措施,也许可给钓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例1:我们经常去京郊某渔场钓鱼,而且每次都在那个老钓点,上鱼也不错。有次我们又去,照旧还是那个老地方,可下钩已近一小时,漂儿像钉在墙上的钉子一样,纹丝不动。这时人也不好受,开始烦躁起来,才悟到原来这是气压低——变天的预兆。之前,人并未察觉,可鱼已感知,它们哪还会咬钩。果然不久天空乌云密布,空气更加湿润。这就是气压低造成水中氧气不足,鱼便不咬钩的根本原因。
如遇这种情况,钓友无论采取什么技法,用什么最有效的钓饵,鱼都不会咬钩。钓手无力改变现状,只有等待刮风下雨,使水增氧。这就是渔谚说的:“雨前不下钩,雨后大丰收。”
例2:开春后杨花柳絮落入池塘,招来草鱼追咬,这时用杨花和嫩草,采用钓浅浮的方法,很容易钓上草鱼。可今年特别:当杨花柳絮结束后,钓鱼人还采用钓浅浮的方法却钓不上草鱼。当时渔场的工作人员割下大捆苇叶投入水中,也招不来草鱼,钓友当然也根本钓不上草鱼。草鱼跑到哪里去了?经议论大家的见解是今年春水温低,草鱼又回到水底去了。有人不愿钓鲤鱼,如用钓底的方法钓草鱼,可能招来鲤鱼咬钩,所以说今春钓草鱼有些难。
例3:北京地区开春水面刚化冻,这时下钩钓底,能钓上鲤鲫。但到真正春暖花开时,钓底又钓不上鱼来,这事真有些奇怪。其实也不怪,初春时节冰封的水面刚化开,水面的冰水比水底的水凉许多,鱼儿仍呆在水底,这时钓底不仅能钓上鲤鲫,碰巧还能钓上别的鱼。之后随着时间推移,气温逐渐升高,水温也随之上升,这时水面的温度高于水底,水底的鱼会追温上浮,水底成了一座空城,还往那里下钩,当然不会有鱼。
例4:今年7月初,就在北京南郊的一个渔场,约有40多人在垂钓。这个渔场的草鱼很多,还专门设有钓草鱼场所,我们几位钓友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一小时过去,大家一无所获。钓友们用尽了钓草鱼的各种饵料,如大麦虫、草鱼颗粒和葱草树叶等,全池无一人钓上草鱼,就是在专养草鱼的地方如钓底,钓上的也是鲤鱼(据说是鲤鱼自己蹿过拦网进去的)。有人不解:当时的水温不低,为什么就钓不上草鱼?有懂行的钓友就说钓草鱼仅有水温还不行,水中还要有适合草鱼的含氧量。当时天气闷热气压低,岸上的人都难受,这水中的含氧量也低,草鱼和鲢鳙它们抗缺氧的能力低,水中含氧量低,就不爱进食。所以当时虽水温高,但水中含氧低,草鱼也不咬钩。
下面列举几个我们在垂钓时遇到的一些突然变化及应对措施,也许可给钓友们提供一些参考。例1:我们经常去京郊某渔场钓鱼,而且每次都在那个老钓点,上鱼也不错。有次我们又去,照旧还是那个老地方,可下钩已近一小时,漂儿像钉在墙上的钉子一样,纹丝不动。这时人也不好受,开始烦
一、用饵不当造成轻口垂钓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鱼儿轻口的原因就是用饵不当,这是很简单且正常的。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意思组成饵的原料不是鱼儿喜欢的东西,也就是实口性不好。二是饵的状态不好,也就是入口性不好。饵的组成对鱼吃口的影响。组成垂钓用饵的原料有很多,可简单分为
总的来说所有外界因素刺激下鱼吃口变弱都是鱼应急性反应的体现。造成应急性反应,让鱼口变轻的因素很多,比如,水质突然变坏、气温水温上升或者下降幅度大和变化速度快、气压降低、水中缺氧、强降雨,水位变化、人为干扰,受到惊吓,另有丰富的饵料融入,鱼的饥饿程度,鱼的消化功
白斑狗鱼在新疆又被叫做乔尔泰(哈萨克语的音译,意思是大型的鱼),在内蒙被叫做窜尔海(蒙语的意思是湖水里的狼)。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高纬度地区(新疆、内蒙、黑龙江等地)的淡水湖泊或者河流中,属于冷水鱼种。狗鱼生性凶猛,是肉食鱼类,在水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鱼儿是否咬钩,不由垂钓者说了算,而由鱼儿是否有食欲来确定。从鱼星的情况可以分析鱼情,判断鱼儿是否咬钩。如果垂钓水域不断地冒出鱼星,且鱼星在水中不停地走动,说明鱼儿正在觅食,觅食时吐出鱼星,这时鱼儿食欲旺盛,下钩必有所获。反之,即使水面有鱼在打花,但是水下无鱼星
提问:今年春天,我和钓友起早去某养殖水库钓鱼。该水库以前有许多野生鲫鱼和鲤鱼,兼养鲢鱼,今年又投放了大量小螺丝青。我俩的目标是除了鲢鱼之外的一切鱼种。我的钓点水深3.5米。刚开始,我没开新饵,而是用上星期剩的饵料,钓了一会儿后,只见一个有力的送标,我提竿感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