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都知道,鲈鱼喜欢躲在障碍和遮蔽位置,那是鲈鱼的习性所致。它们是躲在阴影里的猎手,伺机而动,捕食靠近的小鱼、虾等水生物;它们是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虚弱、死期降至的小鱼,更是他们的最爱。
同时鱼是冷血动物,靠水温调节体温,水的温度往往对鱼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水流动和交换的特性,让它的体温和气温有时候有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季节交替之时。
进入夏季,已经经过冬天蛰伏和春季产卵之战的鲈鱼,体力消耗殆尽,它们急需补充体力。但是由于生育,体力过渡消耗,它们又没有太多精力浪费在追猎上,这时的鲈鱼,就会慢慢潜伏在最舒服的环境中,静静等待猎物经过,在它们觉得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会出击,力求以最少的消耗,换来最大的体能补充。
在这个季节,我一般会选择稍大一些的软饵,很多水域都会被水草覆盖,水草也有很多特色,选对水草,也是钓到鲈鱼的关键之一。
一般我会对水草进行分类,水表茂盛,水下根系较少的水草,为鲈鱼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让空中的飞禽难以捕捉它们,并且在这类生态中常常会隐藏许多小虾、小鱼。在这类水草下面,鲈鱼一般会选择比较靠近水面的位置,直接呆在水草下。在阳光充足,水体比较清澈的时候,这类水草是作钓的首选。
面对这种目标,我一般会选择德州或者无铅,我会加上一颗太空豆,把配重滑动范围控制在10cm以内,这样有利于在茂密的水面草丛中找到缝隙,将饵带入水中,就像落入水里的小虫。
这类草区一般都靠近岸边,所以贴近硬结构的位置,更有可能有鱼儿躲藏,但是我们又无法直接把钓组送到它们面前,那么就得使用引诱的方式。我会把钓组投到草岸交界的位置,如果有缝隙,那么在浅水位置,我会停留一会;如果没有,就把竿梢稍稍扬起,轻挑竿梢,让钓组在草上慢慢地拖动或轻跳,这时候千万不要觉得没有任何意义而快速收回钓饵,在你看不见的水下,鱼儿说不定已经感受到拟饵给环境带来的变化,误以为有某种小虫或青蛙之类的在草上活动,具备攻击条件的鲈鱼,已经做好准备,只是没有找到攻击的时机罢了,所以在你移动钓组时,最好有节奏,隔一两秒移动一点。
当你的钓组遇到草上比较稀疏的位置或草洞时,在你的钓组滑入水中后,你需要及时放松钓线,让饵自然下沉,等待已久的猎手,很可能在此时突然发动攻击。扬竿刺鱼,千万不要犹豫,水草下环境复杂,你的钓线一旦被水草缠住,那它就能挑之夭夭。所以,要以最快的速度将鱼带出草区,到了开阔的水面,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容易多了。
如果你的钓组入水之后,并没有遇到预期的咬口,线不要着急,此时的鲈鱼很可能还在观望,停留几秒,让钓组做一些极其细微的动作,能帮助鲈鱼确定这是它想要的美餐。
以上一切都没有任何效果时,那你就只能把钓组重新拖回草上,继续这一过程,直到到达草区边沿,落水。在这时,同样不能放松警惕,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你的钓组重新在草上行走时,会吸引到什么样的猎手。在草区边沿落水,你需要更加果断地送线,一边钓组沿着最贴近草区的位置下沉,而不是被你拖拽着离开草区。
有些钓场不具备上述草区,或者此类草区面积很小,但是拥有大量浅水区域,总体结构趋向平原,那么一般来说,会有这样一种草,它们生长在水底,枝叶比较茂密,但是水草和水草中间存在一定间隙,只有水草尖端贴近水面,许多水生动物会在这类水草中间穿梭,以寻求全方位的遮蔽与保护,鲈鱼也是如此。
在这类草区,我作钓时,需要离草区更远,因为这类水草随波逐流,我们的路亚艇很可能影响到水流,从而影响水草的动作,造成鱼的警惕。在这类水草中,德州与无铅两种钓组相比,我还是比较喜欢使用德州,因为即使德州钓组的线被水草稍作阻挡,也可以下到水草更深处,如果使用无铅,动作则不一定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具体作钓时,我会将船尽量停在离岸较远的位置,把钓组投到岸和水草的中间,跨过草区,扬起竿梢,先让钓组触底,尽量让钓线挂在草靠上的位置,轻轻拽动钓组,让钓组在水草中穿梭,在草边上下浮。这种位置作钓,一般进入草内,非常容易被攻击,如果没有,也不要气馁。在草中穿行,因为被水草遮挡的原因,可能鲈鱼不能确定攻击目标的位置,但是它一定能感受到钓饵,当你的钓饵一旦离开遮挡位置,在它眼中,已经成了它的盘中餐,所以出草的一瞬间,很有可能鱼儿也会发动攻击。
总之初夏钓草,鱼懒、易受惊,视线遭遮挡,以致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同时不要使用过激的动作把鱼吓走,这是钓到鱼的关键。模拟鱼的食物,让你的钓饵成为它的最佳目标,能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钓友都知道,鲈鱼喜欢躲在障碍和遮蔽位置,那是鲈鱼的习性所致。它们是躲在阴影里的猎手,伺机而动,捕食靠近的小鱼、虾等水生物;它们是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虚弱、死期降至的小鱼,更是他们的最爱。同时鱼是冷血动物,靠水温调节体温,水的温度往往对鱼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水流
最近几年,我国沿海地区从南到北有两种海鱼,成了广大钓鱼人垂钓的对象鱼,它们就是鲻鱼与梭鱼。鲻鱼,隶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体延长,粗壮,前部近似圆筒形尾部侧扁。头部宽平,口较小,上下颌有绒毛状细齿,眼较大,脂眼睑发达,两个背鳍分离,胸鳍与眼等高,体被大园鳞,
七里海是天津的一块湿地,除了常见的鱼种之外,还有不少的梭鱼。我常在七里海附近垂钓,以前是偶尔能钓获几尾梭鱼,后来在一次垂钓中,发现一款钓鲫鱼的饵料使梭鱼连竿。以后又经过几次试用,证实此款饵料对钓梭鱼效果非常好(偶尔也有白鲦上钩),最多时钓了20斤梭鱼。现将本人
白鲦鱼,俗名白条、浮鲢,鲤科,是一种杂食性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0—14厘米,最长达24厘米;全国各大水系均广泛分布,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能找到它的的踪影,而且数量多,常成群游弋于浅水区上层。一般的钓友不喜欢钓白鲦鱼,因为鱼小,而且闹钩,只要钩上有饵,无论荤饵
每年夏末秋初是最适宜垂钓翘嘴的时候,在这期间翘嘴特别活跃。最好钓的时候是晴天多云或阴天间或零星小阵雨这样的天气,风力在1—3级,气温在25℃—30℃。在这样的时候气温高但温差不大,还伴有合适的风力,这是非常理想的条件。有风的时候水体溶氧充足,小杂鱼在闹,其后必
按生态习性、适合钓具、作钓手法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将路亚大眼海鲢的攻略分别加以介绍。一、生态习性大眼海鲢和海鲢科的其他鱼类在外形上及其相似,差别仅在于大眼海鲢科鱼类的体形侧扁而高,眼睛大,鳞片也较大,呈现金属般的明亮光泽。此外,大眼海鲢的背鳍上最后一根鳍条还呈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