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咬钩就饵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但这种规律却并非是先天而生不会改变的那种,而是在后天的生存过程中慢慢养成的习惯。钓鱼的时候要了解鱼儿咬钩就饵的习惯和差异,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施钓。盲目出手只会让你枯坐钓场而无一鱼上钩。下面给大家介绍下鱼儿咬钩的相对规律和特殊差异。
一、因地方习惯不同而异
我国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则爱吃大米;湖南、四川人非常喜欢吃辣椒,凡菜非放辣椒不吃;广西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却很少吃辣椒。这是因为所处地方不同和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不同而形成的。
鱼和人一样。不同地方,不同水域的鱼,由于经常吃某一种或几种饵料,就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时间久了,这种习惯就相对固定下来,再也不改变而排除其他饵料不吃或很少吃。
笔者所在的南宁上林县有两个水库——东敢水库和木棉水库,这两个水库相距不到15千米。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木棉水库的鱼既爱吃自然饵料和粮食饵料,也爱吃商品饵料。东敢水库则不同,因为当地民众只用自然饵料和粮食饵料垂钓,而外地也很少有人用商品饵料去钓,所以鱼只吃蚯蚓、红虫、牛粪、植物花叶及其种子等自然饵料和当地钓友自己制作的玉米面等素饵料,对厂家生产的商品饵料,几乎绝对闭口不吃。
因此,在那个时候,我们外地带商品饵料去东敢水库钓鱼的钓友很多人都空手而归。直到本世纪以来,由于人们用商品饵料钓时间久了,东敢水库的鱼才逐渐开始吃商品饵。现在东敢水库的鱼也和木棉水库一样,什么饵料都爱吃。
就是同一条河段,具体钓场不同,鱼对饵料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清水河覃排村河段有条堤坝,坝上坝下两个钓场相隔仅几十米,堤坝上钓场由于有几十张养鱼网箱,河里的野生鱼因为平时吃从网箱里漏下来的商品饲料惯了,所以偏爱吃商品饵而少吃粮食饵。
坝下钓场因没有网箱养鱼,鱼则偏爱吃自然饵和粮食饵,而不吃商品饵,其中特别是大鲤鱼,只爱吃生牛粪和粮食混合制作饵,对商品饵和纯粮食饵几乎全部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