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鲢鳙饵料的味型
对于很多的钓者来讲,在传统观念里,钓鲢鳙鱼选择饵料味型时,都遵循着鲢鱼爱酸,鳙鱼爱臭的观念,除了酸臭味型的饵料之外,其他味型的饵料基本是杜绝的。
不过随着近几年一些钓者的作钓实践发现,鲢鳙鱼对于香、甜、腥味型的饵料同样并不排斥。追究其原因的话,大概是酸臭饵料多为发酵饵料,它们里面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群,因此,表面上来看鲢鳙鱼是对酸臭型的饵料特别钟爱,实质上它们更为偏爱的其实是酸臭背后所隐藏的浮游生物。钓者在配制钓鲢鳙饵料时,只要能够在它们活动的区域中做成大量浮游生物集聚的表象,即使不是酸臭味型的饵料,同样能够吸引到鲢鳙鱼来此集聚滤食。所以钓鲢鳙时,选用雾化状态好的香甜腥饵同样可以成功钓获鲢鳙。
不过,咱们在这里只是为了把情况说得清楚一点,并不是要求大家在作钓鲢鳙时,一定就得改选香甜腥味型的饵料,因为,相比起来,虽然鲢鳙鱼对这类饵料并不排斥,但是论起效果来,还是酸臭饵料的钓饵和诱饵窝料更为好用一些。
二、钓鲢鳙饵料的物理状态
1.浮钓鲢鳙饵料选择技巧
鲢鳙属于中上层鱼,在选择钓法时,浮钓用得更为广泛一些。浮钓鲢鳙在选择饵料时,要求钓饵的溶散速度要快,并且要保证饵料的一部分成分在溶散之后能够漂浮在预定的水层中,从而更好地将不同水层的鲢鳙引来并留在窝子里。
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饵料中的片状成分(主要是雪花粉)必不可少。另外,粘性很差的白粉在水里面会很快扩散成雾,其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不过在强调饵料的雾化性的同时,还要保证鱼钩上能够有少量的饵料残余,如此才能够避免空钩的尴尬。
明白了这些要求,配制浮钓鲢鳙的饵料时,钓者的心里就会有底了。饵料的主要成分要轻,溶散性要强,并能够保证鱼钩上始终有一些饵料残余,这就要求钓者一定要控制好拉丝粉和粘粉的比例。至于饵料的溶散速度,能够保证在20秒到1分钟之间完全化散就行了,这样的溶散速度,再加上上饵和抛竿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做到一两分钟抛一竿的做窝频率。
2.底钓鲢鳙饵料选择技巧
底钓鲢鳙时,饵料的溶散速度相较浮钓时是有所不同的。太快肯定是不行的,当然,太慢也同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最好是保证饵料能够在2分钟内全部化散完毕。底钓鲢鳙时,饵料的比重要适中,太重太轻都不好,太重的话,不便于鱼将饵料搅动起来,形成理想的雾化区域;太轻的话,饵料在半水化散后,容易将鱼层引乱。
三、开饵技巧
调制饵料时,其状态除了跟饵料中的各种成分的比例相关外,开饵上饵的手法同样对其起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作用。钓鲢鳙的时候饵料是否充足可谓是能否形成有效雾化区的一个基本保证,因此钓鲢鳙上饵时,不推荐大家使用拉饵方式。因为拉饵上饵量往往较小,不如搓饵可以更好控制饵团的大小。
使用搓饵法上饵,钓者也需要格外留心,如果饵团搓得过松,抛钩的时候非常容易脱落,但是如果反复搓揉,又很容易因为将饵搓死而影响到饵料的溶散性。具体的解决手段是,钓者在开饵的时候注意要将饵料开得干、散一些,上饵的时候,尽量少搓,而是要攥上去,攥紧的干散饵料既有很好的持钩性,保证抛竿顺畅,同时溶散性也很好,饵团入水后,由外向内逐层脱落,形成良好的雾化区。
四、打窝技巧
在鲢鳙密度较大的坑塘中钓鲢鳙时,我通常不会再单独准备诱饵窝料,而是直接使用商店里卖的那些鲢鳙专用饵料(像天元的浮钓或底钓鲢鳙)或是比重较小的鲫鱼饵料作为钓鲢鳙的诱饵和钓饵来用,用以打窝的诱饵跟钓饵的唯一区别是,诱饵溶散得更快。
打窝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刚开始的时候,先搓红枣大小的饵团连续抛打二三十竿,使得钓点由上到下形成一个厚实的雾化区域,当鱼进窝之后,饵料的状态可以调整得稍黏一些,然后根据鱼情,隔个一两分钟就抛竿补窝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