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邱会长、叶明、为国、身为秘书长的我,钓协一行四人奔赴上津湖总场。
钓场退水了,和春天对比水深相差约半米。我们来到预计好的钓点——连接两湖之间的桥中间。昨晚下了一场大雨,小湖的水往大湖里缓缓地流着,鱼儿迎水搅得水特别浑浊。两湖之间的拦网拦住了鱼群,我们在小湖摆开战场。
四人一字排开,整理钓具,采用传统钓,饵料为酒泡小米,钓饵为蚯蚓。很短的时间,叶明上了第一尾鲫鱼,一两有余,各钓友也相继开张。水色虽然浑,但是小杂鱼太多,蚯蚓落水就被小鱼半路截杀,即使平安落地,往往也会遭到小杂鱼的袭击。鲫鱼是一阵一阵,明显感觉鱼儿咬钩节奏慢了,又加一点小米,又有鱼儿进窝,唯一不足的是鱼儿太小,一两以上的不多,大多数是六到八钱的重量。
钓点因为在桥上,离水面有两米多的距离,有些鱼儿吃钩太嫩,随竿跃出水面,又重重的摔落水面,惊起周围的鱼群四散奔逃。
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中午时分,水面出现一些草鱼,大的估计六七斤,小的大约在两斤左右。这些草鱼在水面上成群游来游去,不管你想尽千方百计,用什么饵料,它就是不吃。没办法,就当观赏观赏也好。
我们拿出海竿,挂上饵料,半晌也无鱼问津,挂上串沟试试,尽是小鲫……
晌午的太阳烤在身上,虽然将遮阳伞绑在桥上栏杆,依然觉得有很热,钓友叶明坚持不住,躲在远处的树荫下纳凉去了,我们依然坚守岗位。突然,觉得叶明的海竿在点头,因为是串钩,琢磨是小鱼上钩了,于是我不紧不慢的走过去帮忙杨了一下竿子,好家伙,一尾大物呢!大家伙开始乱冲乱串,居然一口气冲出去二三十米,幸好海竿上的曳力器起到了作用,任凭你横冲直撞也逃不掉。我给叶明打电话,要他快点来帮忙,他刚开始有点不信,在电话中听我的口气应该不是开玩笑,才连忙小跑过来,就在这时,海竿的线突然松了,我知道坏事了,望见水中的草鱼扑腾一下,渐起半米的浪花。心中这个后悔啊,眼看到手的东西就这样默默送它远去。叶明检查串钩钓组,发现有一只钩丢失,这组线上次受损,一直没换,没想到造成了今天的遗憾。
邱会长的矶钓竿装上了爆炸钩,已经出现弯腰,他急忙挥竿,收获一尾鲤鱼,约两斤有余,可喜可贺!为国和我主要以小鲫鱼为主要产业,连条大鱼的鱼鳞都没有遇到。
下午时分,叶明的串钩一直上着小鲫鱼,而我的钓点全是两厘米左右的小鱼闹窝,于是我撤了一直未响铃的海竿,换了串钩钓组和叶明在同一水域开始钓鲫鱼。这片水域的鲫鱼比较多,串钩下去,才摇紧线就有鱼牵动主线,轻轻一挥就中鱼,挺有趣。钓了一会,我们自创‘路亚钓法”,只不钓饵是用蚯蚓,钓饵到底以后轻轻往回拖动,就会有小鲫鱼吃钩。
下午四点半,鱼吃口不如以前。会长提议每人掉一尾鱼后收队,因为返程还有那么远。我正担心钓一尾鱼的目标定高了呢,会长首先钓获小鲫一尾,我接着也完成目标,开始收理装备。这时,叶明的串钩又拉住一尾大鱼,细看又是草鱼,呵呵,太厉害了!我们提醒叶明这下要小心点,他说没事,线组换了一副,这下没问题了。鱼儿在水中搏斗了几个回合,窜向桥下面,叶明担心线组挂住桥下面的栅栏,用力想把鱼牵出来,“啪”的一声,又断线了。我及时为叶明进行现场分析:如果说第一次跑鱼是因为钓组有问题,以及操作者的水平差导致,那么第二次线组优良,操作者钓技高,为什么还会出现失误呢?值得反思啊!哈哈!
收队了。邱会长有鲤鱼撑腰,位居第一,叶明第二,我排行第三,为国殿后。我的钓获:四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