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非常不错的文,《父亲是我的钓鱼老》——枕着稻香

葱无也要有2016-09-30 13:41:18

握着一根晒干的竹子,两米多三米不到的长度,缠着放风筝的丝线,我坐在父亲旁边,时不时挺起来看看有没有鱼咬钩,嘴里不停的嘀咕“爸爸爸爸,鱼儿怎么还不来上钩”。已经是三月底,两旁的柳树都已经抽出了绿芽,但春风里依旧夹杂着一丝丝寒意,父亲隔不了几分钟就摸摸我的手感受一下温度问我冷不冷,时而回头看看身后停在路边的自行车。这便是我第一次钓鱼的经历,那时候我快五岁了,父亲五十一岁,我不记得有没有上过鱼,我只记得父亲右手握竿,左手搭在我手上。

我是不折不扣的农村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春秋季学校都会放忙假,那也许是我最爱的假期,作业不多放假当天晚上就全部做完。春种爹妈在田里插秧,我坐在田埂上抓小沟里的鱼,秋收父母在田里甩谷子,我舀干一小段沟里的水摸泥鳅。与别的小伙伴聚在家里围着电视看西游记不一样,我喜欢野外,喜欢水边。因为家里有几亩田,一年里父亲钓鱼的时间不多,他每次出钓我总赖在他自行车后座上不下来跟着他去,但也不是每次都成功,母亲总会用“家里藏着好吃的”来诱惑我下来让父亲安心钓鱼。后来上到三年级我便再也不是父亲外出钓鱼的小尾巴,我有一个自己的好伙伴他叫小军,比我大一岁半,也是到现在我最好最好的钓友。

初中时候,印象里爸爸很少出去钓鱼,我基本上每次钓鱼都是跟军儿一起,每一次他都钓的比我多很多,现在看来是因为他抛竿抛得准基本每次都抛在同一个点,而且他铅坠重量控制的非常好,挂着鱼饵的钩总是慢慢的沉下去。那时候我总是不喜欢带装鱼的网兜(因为钓的鱼太少了,偌大的网兜装着可怜的几条鱼邻里看着让我觉得很丢脸),把自己钓起来的鱼掐掉点尾巴扔在小军的网兜里,回家时候,小军会用个塑料袋把我钓的鱼送我家里来,但每次都会或多或少有尾巴完整的。除了上学和在家睡觉的时间,周末和寒暑假我两形影不离,家附近的鱼塘我们钓遍了,春天时候总是拎着鱼跟毛香(一种野菜,皖南地区清明前后有吃毛香粑的习俗),夏末初秋就是鱼跟菱角一起回家。

后来小军没考起高中出去打工了,而我却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高一,我赞生活费买了一根叫大将军鱼竿,告别了那竹竿时代。也许是因为我成绩不错,父亲开始跟我一起去钓鱼了,每次我们爷儿俩都有不少的收获,我最会钓小鲫鱼,但是几乎每次网兜里的大点的鱼都是父亲钓的。记得五一假里的某一天,我和父亲吃完早饭就去田野里的野塘钓鱼,鱼情好得不想回家吃午饭,就当爷儿俩疯狂上鱼的时候,母亲提着篮子出现在岸边。找了块干净草坪,掀开篮子上遮着的布垫在草地上,拿出三双筷子还有饭菜,我最爱吃的莴苣烧肉,还有豆芽和昨天钓的鲫鱼,饭菜都还是热的,一家三口坐在草地上吃午饭。那是我记忆里至今为止最最最温馨的画面,满满的都是爱。后来到浙江读大学了离家太远,五一假只有三天不能回去,暑假的一大半时间用来打暑假工,每一年只有国庆七天能跟父聚在一起钓鱼。记得大二那年国庆,头天晚上下了好大的雨,我跟父亲早上一早就骑着小电驴出发前往七八公里外的一个沙子坑里钓鱼,那是别人挖沙留下的坑塘,里面各种鱼都有。由于涨水,坑塘排水的沟渠水有七八十公分,父亲穿着绿色工人鞋不方便趟水,我便决定背他过去。父亲趴在我背上的那一刻我仿佛被雷击中,全身麻木,父亲居然远没有一百斤重!他太轻了,轻得让我我觉得心里好酸好酸,一下泪水就涌了出来。

那一次钓鱼过后,我仿佛一下就长大了 ,此后的寒暑假,只要在家就再也不跟朋友出去晃悠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干干家务陪陪父母和姐姐,我真的意识到父亲已经七十多岁,已经两鬓斑白。

毕业后我选择了离家近些的省会城市,每个月都至少回一次家看看独自在家的父亲,带着他跑跑30公里外的钓鱼台水库,我不想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那会让我痛苦一生。我也不再是坐在他自行车后座叽叽歪歪吵着要钓大鱼的小屁孩了。现在每次去水库钓鱼,出发前我需要用保温壶装好炖好的银耳羹或是绿豆汤,我知道他现在体力不好,中午预定好两份盒饭我骑车去饭店拿。到了水边父亲抽根烟选好位置,我和好窝料帮他打好窝子,铺平好钓位摆好凳子撑好遮阳伞,抽出他的鱼竿栓好鱼线鱼钩调好漂,再和好鱼饵然后把鱼竿给他让他过来坐着垂钓。他眼睛不大好,离家之前,我也要给他绑好备用主线和子线,嘱咐他不能跑远,出去钓鱼要带上点饼干或面包,就在家旁边的河里野塘钓钓鱼,没事就打理打理阳台上的花草。坐在水边我曾忍不住想想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十年后二十年后要是他不在了,我如何才能找到像现在这样的这份享受和宁静。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孝子,说的很好,有时间还是多陪父母家人

很久以前北京

好文章

很久以前临沂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很久以前临沂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