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各大论坛、社区,钓友、大师聊的最多的都是台钓的装备、浮漂、线组等等,而对于老祖宗留下的传统钓法,聊得最多几乎只剩下窝料这个话题了。今天,我就来聊聊我常用的传统钓浮漂。
【介绍篇】
不管是台钓、传统钓,我的线组都是自己制作,一来自己放心,二来比较适合垂钓的鱼情,三来不钓鱼的时候,整整钓具也是一种乐趣。因为第二天要去钓小鲫鱼,晚上动手做了一套常用的传统钓组。用到的材料朝天钩、散漂、泡沫管、太空豆、钓线、绕线圈。
主线截取自己需要的长度,做好马蹄扣,拉上太空豆就行了
接下来做浮漂,这里说明一下,做浮漂的线几乎不受力,要尽可能的细,柔软性要好。因为尼龙线不可避免的使用之后会弯曲,线柔软的话,浮漂的状态要好很多。个人感觉使用小号的PE线会更好,因为手头暂时没有,以后再试。
根据鱼钩的重量,截取一点浮力稍大于钩重的泡沫管。最上面拉一粒传统散漂,穿上泡沫管,最后栓上鱼钩。至于为什么最上面要拉一粒散漂,这里先卖个关子。
打一杯水(最好是有调漂桶)来进行调试,慢慢修剪泡沫管,待鱼钩能将泡沫管和散漂拉下水,碰到杯底发出很轻的“嗒”一声就好了。为了拍照,我用玻璃杯调试
浮漂入水,在水中呈直立状态,鱼钩仅仅有一点靠在杯底。因为成套的线组,浮漂下面还有一段水线,所以鱼钩肯定能到底,且是轻触底。
然后,取下鱼钩,将泡沫管截成4-5段(不要太短),然后用线串在一起,浮漂即成。钓友肯定要问了,这不就是传统散漂拉在一起吗?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呢?散漂内有太空豆,是固定在线上的,靠的太紧则影响浮漂的弯曲,离得远一些,则很容易绕在主线上。泡沫管不固定,在线上随意滑动,抬竿的时候泡沫管靠在一起,就好像一根小棍一样,不容易缠在主线上,另外一个好处是调试的时候修剪非常方便。
然后将主线和浮漂的线靠在一起,拉上一个太空豆。在浮漂的两头各打上一个8字结。最后拴上朝天钩,线组就完成了。
【实战篇】
垂钓背景
周五晚上联系同学第二天是否有时间出钓,却久久未见回复。估计正在上班,想想还是自己去不远的一个支流闸口玩玩算了。果不其然,将近十一点才回过来信息,晚自习才回来,第二天三、四课加午自修,苦逼的高三教师真是可怜。
垂钓参数
【垂钓时间】9月3日
【垂钓气温】21-32度
【垂钓天气】多云
【垂钓风力】东风3-4级
【垂钓人物】我
【垂钓地点】运河支流闸口
【垂钓工具】4.5米传统钓
垂钓过程
早晨6点起来,天气很是不错,气温也不高,就是外面并不是预报的3-4级,而是没有一丝风。洗漱完毕,一个人独自出发赶往闸口。刚出县城,竟然发现城外有雾,而且还不小
因为之前闸口并不好钓,所以这次直接来到了闸口里面
路的尽头已经有早到的钓友在开战了
找了几个方便垂钓的窝点,打下窝就开始准备垂钓。传统钓就是方便,一竿、一线、一包蚯蚓、一个鱼护包,仅此而已,轻松自在。
因为刚打窝不久,鲫鱼未到,杂鱼却已开始闹窝。每个窝点都是如此,索性放下钓竿去看看先到的钓友钓况如何。过去一看,竟是老熟人,说是口很多,杂鱼比较闹,但也有小鲫鱼关顾。那就不客气了,拿来钓竿,先蹭个窝钓起来。
几番闹够之后,漂象文静起来,轻轻点动几下,将漂缓缓拉入水中,抬竿,没份量
什么鬼?竟是一条不足一寸的黄颡
随手甩入水里,下钩再钓,还是它
放生后再下,终于上来了今天的第一尾鲫鱼
小翘嘴、麦穗也是必到的,很是积极,几乎从不缺席
小黄颡又来,可惜家里没有鱼塘,只好放生
又来了,难道蚯蚓的吸引力这么大?真有点飞蛾扑火,前赴后继的感觉
小黄颡竟然前后上了七尾。鲫鱼当然也是不甘落后,而且比之前钓得个头要大一点
颜色金黄,惹人喜爱
到八点多钟,依然没有一丝风,身上衣服已被汗水打湿了,回去在自己的窝点再试下,已然也发窝了
但是实在太热,到九点就收杆回家,一碗鱼汤足矣。
今日小结:1.传统钓确实很轻松,没有大包小包,换点方便,和老熟人边聊边钓,轻松自在,真是休闲散心的好去处。2.天气预报说有3-4级风,虽然从没指望它有多准,但是竟然一丝风都没有、而且还有雾,气压比较低。刚开始的窝点水较深,只有小鱼闹钩,发窝很慢。钓友的窝点较浅,虽有小鱼闹,但间或依然有鲫鱼来咬钩。
【总结篇】
此处仅是将我常用的钓组和传统散漂钓组对比:
优点:
1.动作明显:浮漂总长不过10公分,传统散漂上送一、二粒的时候,它已经几乎躺在水面上来,特别对于视力不好的人来说变化明显,不容易错过鱼讯。
2.抗风性强:大风的天气,可以将浮漂全部调到水面以下,且可以将风线压入水下,浮漂上送出水就可抬竿。而传统散漂是斜着在水里的,不好压风线,受风影响较大,动作迟钝。
3.光线不好的时候,比如阴天、傍晚,将漂调到水面以下,上送的时候就会感觉眼前一亮,这时抬竿十拿九稳,这就是为什么在浮漂的最上面拉上一粒荧光的散漂。曾经在一次傍晚,别人都看不清浮漂的时候,我7.2米的手杆依然能连拉好几尾板鲫。
缺点:
浮漂在主线之外,容易和主线缠绕。解决办法:一、使用泡沫管,抬竿时滑在一起,呈“棍子”状可以减少缠绕。二、下竿时,在漂接近水面的时候,竿向旁边带10公分,浮漂斜着滑入水里,也可减少缠绕。
(注:以上仅为一家之言,拍砖的不要,不喜欢的请一笑而过。)
最后感谢各位钓友的观贴!欢迎感兴趣的钓友一同探讨,共同进步!
谢谢支持
试了两水,更习惯七星漂。
用习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