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原创]钓傲江湖之三马里行纪(二)木棉花?胡子鲶?看尽花开花落

流浪的雪2013-06-12 12:47:00

春雷惊醒了浅睡的梦,穿上运动服才回味过来---暴风雨就要来了。

广东的梅雨季节,总是不经意地自由挥洒。

窗外的木棉。。。即将再次经历风吹雨打的洗礼。一折伞,匆匆。电闪雷鸣中雨倾盆而下。木棉在迷离中摇曳,落英无数。

弹指七年,几度风雨,羡木棉花开之高洁,却一次次擦肩而过。拜西非马里工程所赐,今年有幸第一次全程目睹木棉花开花落。却有着不同以往的感触,是什么触动了尘封的幺弦?息夫人“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与李煜亡国之音何等凄绝!

王国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木棉花开过后,应是。。。吐故纳新在雨地滋润下悄然来临,枝头嫩芽初上,一枝独秀,却桀骜不驯!

看尽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江湖夜雨十年灯?对我来说应该是三十年!三十年江东?江西?江南?江北?于我看来还是江边的好!夜雨江边系钓船。

胡子鲶源于非洲马里的尼日尔河,传播于世界各地。到了中国被圈养,俗称塘虱。网络上查找胡子鲶词条:野生胡子鲶壮阳有奇效,兼而滋阴生津之功效。

2012年八月份再次踏上西非马里的热土时,心里总是挥不去三四月北方叛乱的情形,机场至工地的路上携带机关炮,反坦克炮的皮卡及军车倏忽而过,埋下伏笔。

基于各种原因吧,工程进度缓慢的令人窒息。释压成了当时最为紧要的事情。

水边,西非马里白瓦泥水渠里的塘虱倒是钓了不少,大鸿也好、大军、小许也罢,从来不钓鱼的,何又斜风细雨不须归?

其实他们钓的不是鱼,是寂寞。。。

疟疾、炎热、工程的艰苦、战争的威胁等等,何曾击倒过他们?!惟有寂寞是油然而生的。。。

明代文学家杨慎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天下事,都付笑谈中。

过了白瓦泥水稻基地的木桥,浅浅的水渠里,能看得见搅黄浑水的塘虱的身影,但是很少咬钩,即便是钓得一两条也是横眉冷对,又是小小的,还是放生了事,放回大水渠里,不会拆了我们过河的桥吧?!渠水欣然,木桥已是朽木斑驳。

窗外的淅淅沥沥的雨随风起舞,风雨飘摇中,又一朵木棉花飘落-狂风落尽深红色。。。

风姗姗地走了;雨渐渐地歇了;木棉花静静地躺在地上,化作红尘。将折伞轻轻地收了,免得惊了她的梦。。。

让下面的这首词及轶事结句: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色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白云冉冉横皋慕。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字方回)一曲《青玉案》唱尽江南巷陌,因“梅子黄时雨”句,遂得名贺梅子。

秦观少游《好事近》有“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之句。黄庭坚遂有《寄贺方回》: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道江南肠断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垂钓花絮:

图一:大军斩获的胡子鲶

图二:夜钓斩获

图三:路遇:农妇、渔夫、钓鱼的小孩,钩、线、荧光棒给了几个孩子很多

图五:我那两米七的竿子啊,断了两次,对亏带了502,惨不忍睹

图六:大军三米六竿子前三节被它抽出,多亏是夜钓,追寻荧光棒半个小时才把它弄上来,三斤多。。。

图七:异国他乡,虽然材料不全,但能吃到自己做的香辣胡子鲶已经是烧高香了(*^__^*) 嘻嘻……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可以,顶一下!

很久以前

板凳也不错,欣赏

很久以前

支持!那是援助的什么国家?

很久以前

不错

很久以前

论坛可以看到国外钓鱼的情景,真是不错啊

很久以前

很有才情。

很久以前

感谢分享了

很久以前

钓鱼不分国界--顶了!

很久以前

出国玩的啊?

很久以前

钓友遍天下

很久以前

让人羡慕呀

很久以前

和我们的工作服有点像啊

很久以前

跑非洲去了哥摩 牛叉啊

很久以前

钓的还不错呢

很久以前

同行在国外啊,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保有这样的爱好,真的不容易!顶

很久以前

天下钓友一家人

很久以前

哈哈,非洲小朋友

很久以前

钓鱼天堂。

很久以前

:-|好羡慕啊

很久以前

回复 1楼流浪的雪的帖子是在非洲吧,欣赏了国外风景又欣赏了鱼,不错不错,支持。

很久以前
1/3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