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手竿为什么易折断?

其乐无穷2016-09-26 11:49:34

手竿易折断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跑了的就是大鱼,这是大部分钓友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实质上断竿跑鱼并非全部是大鱼而往往并不大,而是没把握住入口信号,或饵料过硬导致钩的部位太浅脱钩。今天咱们抛开鱼竿的质量问题,谈一谈钓手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断竿。

在什么情况下手竿最易折断?在垂钓中有的人将手竿弄断,并非都是碰上超过手竿负荷的大鱼,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不当将竿折断。常见的最易将竿弄断的有以下情况:

首先在各位钓友用竿前,应先熟悉钓竿的调性,才能更好的发挥钓竿的性能并能有效的保护钓竿。平钓与顶钓的重量是把物质提起的表现,如果钓起800克的鱼,竿子竖直,鱼不动、并离地、竿子不会断,如果竿子直上,鱼在竿底,而鱼被钓起,会蹦、摇甩,产生的瞬间重量,会超过鱼自身的几倍,竿子承受能力越过极限立刻会断,断茬是非常齐的断面!

所以在钓到鱼已拉到钓手面前时,一定不要让竿子直上直下,有时钓友钓到300克—400克的鱼断竿,就是鱼在摆蹦之中产生的瞬间重量已超几倍,而钓手钓到鱼时的兴奋状态是只有鱼而忘了保护竿子,这种现象产生时,断竿规律基本上是竿梢底部和第二节底部,断茬是齐的。

在钓到鱼操作时,举臂向后或向左右侧形成60-70度以内的角度就不会有断竿现象。

鲤钓竿十八尺和二十一尺,大部分被应用于休闲钓大鱼,只要是正确操作,合理的线组搭配,顺着鱼的力量溜鱼 而不是和鱼叫劲 比谁的力量大。技术好些的钓友 掉起十几斤到二十几斤的大鱼是没有问题的,我曾用二十一尺钓竿经常钓起十几斤的鲤、草、鲢,最大曾钓过二十斤的鳙鱼,而且不用失手绳。 在钓大鱼时,钓手要注意:A、不能打满竿,要留一到二米的富余主线,常规即是二十一尺钓竿,齐竿主线,钓十八尺竿的正常钓点。

留有富余的主线有利于提竿中鱼时竿子能起60度以上角度

凡起竿在30度以内钓到大鱼,通常见的就是断子线,或断主线跑鱼,即使把线用到6-7号,也照样断,其原因未让竿子韧性起到作用,而把线拉直,鱼的快速冲刺达到极限,其冲刺速度产生的重量是鱼重5倍以上,这和我们用5吨的汽车拖5吨的汽车用12毫米直径的钢丝绳,拉直钢丝绳时的时速达到二十公里以上,瞬间会把钢丝绳蹦断,而用5毫米的钢丝绳,拉直钢丝绳时的时速在4公里以内,照样能把5吨的汽车拖动而不断的道理一样。

1.将鱼竿竿尖向竿柄部位作180度的对头弯时最易将竿折断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钓上鱼之后,钓手直举鱼竿,为了让鱼靠近自己,继续高举鱼竿,这时竿尖自然顺钓竿方向垂直下弯,钓竿通体受力的作用消失,只有靠竿尖负重,如果钓手这时再勉强地去抓钓线,或是鱼儿突然挣扎,几个方面的重量都坠在竿尖上,很可能将竿尖折断。鱼不大,却断了竿,是钓手轻心大意,操作不当所致。

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钓手钓上鱼后,先遛乏,提鱼时先将钓竿偏向握竿手的这边,而后向侧后方拉竿,使鱼竿形成大弯,竿身自上至下通体受力,钓竿不会受损。有的钓手在上鱼时,握竿手握向竿的中部,有的甚至握到竿的上端,这时最易将竿弄断,因为手握鱼竿的前部,鱼竿的后部失去作用,造成和前面所说的相同情况,使鱼竿不能通体受力,只靠竿上端细软的部分受力,很容易将竿弄断。

当我们钓到大鱼而钓竿已经在70度以上甚至已达到80-90度时,钓手应双手紧握钓竿的尾部,让钓竿全身发挥作用。

2.上鱼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手握竿柄,利用鱼竿整体的弹力与鱼周旋

在这里也顺便指出,有的钓手钓到鱼后,人就向后退,这是不对的。上鱼时人不仅不能后退,还应尽量往水边站,扩大遛鱼的范围,尤其是钓到大鱼更应如此。

有时,会遇上超大的鱼上钩,出现拉力大大超过钓具承受能力的情况。钓手如果钓技不够精湛,最好舍鱼,剪断钓线,以防鱼跑竿折。

单手提竿中鱼,起竿后鱼会向外冲刺,此时钓手的另一只手突然向手把节的中上部握竿,其目的是把竿抓牢,但这样会在手的上部突然爆断,这样做是突然减少竿子整体受力部分而导致断竿。

3.鱼钩挂底后,钓手猛抬钓竿,这样作轻则钓竿的插接口处松裂,重则将竿挑断

挂底后,应当将竿向前后左右提一提,如估计提不上来后,设法手握钓线使劲拉,或折钩或断线,舍钩线保钓竿,是为上策。有的钓手出线提竿动作过大过猛,也是断竿的原因。将竿乱放在地,甚至放在人行道上,易被人踩坏。抽拉式竿收不回去,往地下猛蹾,也易将竿蹾裂。鱼竿质量不好,管壁厚薄不匀,这在当前断竿中占较大比重。所以购竿时一定要精心检查挑选,谨防上假冒产品的当。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