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实验自己的改良漂,以送漂斩获一天小鲫鱼后放生结束,路过一大龄钓友选票吃铅量多少,他告诉我他不懂这些,买漂看着差不多就买,不行了接着买,从不研究吃铅,瞬间脑海一个字“服”。回主题,改良后漂动作微乎其微,基本没有顿口,送票很少,于是继续研究浮漂,查找原因,以前用的神漂是竞技鲫鱼漂,自重0.65吃铅1.7漂身10.5厘米,身经7.1各种信号稳定,鱼讯真实不杂,这漂吃铅比2.61,细长漂身鱼就饵上浮下顿阻力不大,信号迅速,大肚枣核下顿阻力大不宜抓顿口宜抓送票底钓,那么漂身自重与吃铅之间存在第二层关系,自重轻顿口自然不会很明显,因为惯性不够,即使有铅坠下面拉,自重轻上浮容易下顿难,除非是细长身,由此吃铅比到底多大顿口上浮皆好,没有确切的数据只能靠经验,个人经验,吃铅比在2左右是相对不错的选择,漂身选择流线细长的,最低吃铅不可少于1.5不可大于3.0,这是针对钓小鱼来说的,望广大资深漂友不吝指教
吃铅比就是得有个范围,它是说明灵敏度高低的一个关键,其次是漂身,它规定了场合,至于长短属于水深浅的范围了,翻身快慢在于漂脚,至于身形也是灵敏度的一个重要考虑问题,漂头的长短关系到灵顿的范围,基本上材质以木头比较稳重库钓够了,,芦苇比较给力黑坑滑鱼首选,孔雀翎太贵,纳米材料不吃水太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