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两战上津湖

swu064194b2014-09-12 10:03:20

  两战上津湖

  上周末上津湖惨败。说来汗颜,与其他三位入道不久、钓技欠佳的钓友一同奔赴上津湖,居然名落孙山,事后闭门反思,追溯原因是不考虑实情,不灵活应变所致。

  话说上周末上午九点到达渔场,四周寻找钓位,水深不足两尺,水草茂盛,我精心准备的台钓装备似乎难以施展,一溜的斜坡和近岸的浅滩,根本无法放置钓箱。背着箱子找到筑起的堤坝,水深一米,水草之间有比较理想的开阔水域,安营扎寨吧。先用小米做窝,然后开商品饵,调标,一切停当后,搓饵钓底,才打几竿就有鱼汛,这时,距离二十米开外的挖泥船轰隆隆的开始工作,鱼汛信号嘎然截止。转移吧!和旁边一位传统钓的钓友计划撤退,四周观望一会,他提议划船去找个水深一点的钓点,于是把设备收起来搬到船上,划到另一距岸十五米左右的地方,水深约一米二,无草。我与钓友分别在船头船尾开战。钓友的传统钓法开始上鱼,而我的饵料半天无鱼问津,感觉到窝子里有鱼儿就是不吃钩。终于,上来一尾白条,接着又上来一尾。总算开张了。近岸的钓友上鱼效果不错,我明白了今天划船选址是大错特错,湖面上的风将船吹得左右摆动的距离达到半米,台钓根本无法定位,只能根据岸上的树木判断大致钓点,这么大的湖面,有好收获才怪。我有点泄气,但依旧是一竿接一竿续窝,突然,浮标慢慢上来半目,停顿了一到两秒,猛然下顿,我赶紧杨竿,呵呵,三米六的软调竿子快拉成了一把弓,不知道是什么大家伙。在船上溜鱼感觉困难些,好容易把他牵出水,原来是一尾鳊鱼,估计一斤左右吧,拿出操网顺利将它送入鱼护,长吐了一口气,哈哈,有趣!再来。一会儿又是一尾鲫鱼,一两左右,过了十多分钟,又有一尾鲫鱼。此后的半个小时又无鱼汛。渔场来人叫我们吃午饭,上岸去吧。上岸后把其他两位钓友的鱼获一瞧,我顿时感觉羞愧难当,他们每人约三斤有余,都是清一色的鲫鱼。再看岸边水草附近,水色都变成麻浑色了,原来鱼儿已经靠近岸边寻食。我准备在岸边做一个窝子,饭后再来垂钓,其中一位钓友因为有一件重要的工作需要回去,我们同去只有一辆车,只得作罢,吃晚饭就收队。回家后我再三反思,认为失败在于两点:其一,饵料不对路。此水域中的鱼儿对商品饵陌生,不敢轻易就食。我选用的饵料是疯钓鲫0.4,九一八2号0.4,黄鲫大师0.2,搓饵钓底,该饵料偏香型。原想再和一团腥饵,看看没有虾粉了只得罢手;其二,选址错误。温度逐渐回升,鱼儿已经靠岸了,我为了找到适合台钓的水深,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上船垂钓,犯了路线错误。看来在大面积水域玩台钓还需要多动脑筋呢。

  又是一周。周六下雨,在家搓脚捻手,实在难熬,想想去绑钩吧,钩儿早就准备好了,打牌去吧,近来手气太臭,台钓杆都送出去几根了,想戒牌呢。在家睡了半天,网上钓鱼论坛泡了半天,好容易盼到周末清晨,起床看天色,阴沉沉的,祈祷千万别下雨啊。钓友打来电话,约好八点出发。我带好雨衣做好两手准备,下暴雨咱也不怕呢。

  一行六人到达钓场,与上周同一湖泊,只是两地相距二三十公里。吸取上周的经验,决定这次采用传统钓法,钓友们都很快找好了钓点,战斗打响了!风向:侧风,风力:2—3级。我找到的是一片浅滩,在一片枯萎的荷梗中选择钓点,拿出6.3米杆子抛满线试水深,清水5号标的高度两标深,浮标耷拉下来时刚好与钩平齐。是不是太浅了?附近没有更好的钓点,试试看吧。小米装在打窝器里抛至钓点,打了两个窝子,琢磨一时半会没有鱼,于是又找到附近水深一米的没有水草的钓点,4.5米的手竿垂钓,五分钟就有鱼汛了,只是太小,放生吧。有一位钓友站在桥上钓草孔,效果不错,我过去在另外一个窝子里钓了两尾鲫鱼,毕竟不能鸠占鹊巢啊,还是回到自己的钓点吧。再去无水草的钓点,还是小鱼闹窝,看来只得转移了。换到只有两标深的荷梗中,拿出6.3米的手杆和矶杆各一只,抛到钓点,几分钟过后,浮标慢慢上扬,挥杆,一尾二两的鲫鱼啊,欣喜若狂,再过一会,另一杆子又上来一尾,半斤左右呢。因为水域太浅,上来一尾鱼后要等上好长一会才有鱼进窝。垂钓具体过程就不说了,最后鱼获:八两的鲫鱼两尾,半斤的两尾,其余的都是二三两的鲫鱼,一两以下的十来尾,总重量约七斤有余,一行六人,我屈居第一。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