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冬钓中调钓目的设定----作者不祥

特种十字军团2014-09-11 22:15:15

  最近钓鱼时,经常有钓友向我表示疑问———为什么浮标没有动作?每一竿下去都感觉浮标似乎在动,可是却没有明显的入口动作?我问他调几钓几,他说:刚才调4钓2,现在钓1目还是没有动作。我让他向上推5厘米,改钓4目半试试,结果下扽、下挫、回标的动作全有了,中鱼率也大幅度提高。他问我:“没动作不是要钓灵吗,为什么钓钝了反倒有动作了?”曾有不少钓友和我说起这个问题。我把平时总结的一些经验和见解对他们进行了讲述。

  灵钝的话题已经讨论了很多,常见的说法是调高为灵调低为钝;程宁大师的理论则是调低为灵调高为钝。我认为把这两种说法分别用到夏天和冬天的调标上就好理解多了。冬夏钓鱼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尽相同的,但不管怎么调、怎么钓,钓上鱼就是灵、钓不上鱼就是钝。

  有很多钓手把夏天钓鱼的一套东西照搬到冬天用,肯定是有问题的。我有个鱼缸,放了几条鲫鱼,时常站在旁边观察它们的行为表现和吃食的动作。气温高时,在正常情况下,鱼一直在大开大合地吞吐,嘴张的很大很圆实,吃食时,往往是低一次头连续吃几粒小米才会抬起头来(我一直喂小米);可在冬天,鱼嘴似乎冻僵了,好几分钟才张一次嘴,而且开口很小。吃小米时感觉很吃力,低头啜一口就抬起头,有时小米却还没吸进嘴。由鱼的行为动作联想到冬夏钓鱼时标象的不同,调钓目设定就容易解释的多了。

  冬天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小,吃饵好象也成了鱼的一种本能反应,钓鱼时经常遇到鱼在窝边转悠,撞线动作很多就是不开口;反映到浮标上:调4目钓2目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触底,鱼在吸饵时,在标尾剩余浮力的阻止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钓饵吸进嘴的,一吸标尾向上一拉,标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颠动的信号,很难有明显的进嘴动作。如果改为调4目钓4目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一钩触底、子线弯曲,另一钩轻触底、甚至有点离底。在这种状态下鱼要吃下饵,它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口腔的压力只需要将钩和饵吸进嘴就可以了,然后抬头游走;浮标上就出现了下扽或顶标的动作。要是吃上饵,鱼也需要克服大约一个钩重的剩余浮力,再把钩和饵吸进嘴。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单尾,基本都是下钩中鱼,如果连续上钩中鱼的话那就是钓的有点钝了。前几天我们几个人练竿时,大部分都调4、5目钓4、5目,但有位居中间钓位的钓友钓1目而连续中鱼,并不时上双尾。有几人就开始调高钓低,结果鱼情更差。我则根据他中双尾且顶标动作多而判断他在钓钝,经过验证空钩时标尾完全入水了。

  所以在冬钓时,钓目稍高于调目是常规,调的目数比之夏秋时要低,一般硬尾标以调3钓3目半、调4钓4目半为宜。

  另外,标型的差异也影响调钓目的设定。市场上有多个品牌用来对付冬天轻口鱼的浮标,标型基本上都是廋身超细硬尾标,它廋身的特点在标抬起和下行时阻力变小,超细硬尾使得标尾产生的剩余浮力减少,同样一枚袖2钩,常用标尾能压下1目,而超细尾就能压下2目多。这两个特点使标的动作幅度加大,模糊的动作清晰起来。在对付老池子,经常用粉饵钓或底部淤泥比较厚的池子时调高钓低仍然会有很好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冬钓时,线组也至关重要,尽可能地使用细而柔软的线和轻细条的钩,最大限度地降低鱼吸食时的阻力,然后调低钓高,体验小钩细线搏大鱼的感觉,让您在严寒的冬季钓得更开心!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