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晴,钓友来电话,说西江(珠江)上鱼了,不过,都是白条,基本无鲫、鲮。也好,去解解瘾,不料家中有事,去不成。下午,翻出1月9日的钓鱼记,这帖草成,尚未发出,匆忙外出旅游。十三日,北方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难怪变天前气压低鱼浮头,不咬钩。现发此帖,有点马后炮,但觉得请大家了解,天气变化与鱼情,或许有点帮助。)
西江风平雾长
潮落水碧滩黄
只听林间莺鹊鸣
放眼鸥鹭徜徉
锦鳞追波戏浪
罔顾食美饵香
钓友共话垂纶事
羡鱼不如“结网”。
天气暖了好几天,连忙收拾钓具来到江边。 风平浪静,雾霾锁江。
我常临的钓位,有白鹭觅食,一听到脚步声,翩翩飞去,对不起,打扰了。
海竿打出,久无动静。
难道鱼还在深处?不对,明明有鱼在水面画出漪涟,抛团饵料在水边,就是无鱼光顾。
冬天,西江鱼真是比人还怕冷吗?
到另一边看看。防波堤弯里的小水荡,鱼儿优哉悠哉,小罗非(白条)?;是上水面晒太阳,还是呼吸新鲜空气?
潮涨时的水面,现在是滩涂,远处,白鹭徜徉浅水。
防波堤上有人挥竿,近看,原来是熟悉的钓友——汤师傅。
各位,他是我们这最有特色的钓鱼人。看他钓鱼的姿势——蹲着钓。他有凳子从来不坐,却可以这么蹲着钓它一整天。
他钓技高,钓德也高。七年前,我初学台钓,在一收费鱼塘钓了两小时,一块鱼鳞也没刮上;而坐在我相邻的他频频上鱼。我想请教他,又怕打扰,只好停竿看他钓。他知我心思,主动看我钓具,详细介绍线、钩、标的配置,又送了几副绑好的钩线给我......临走还硬塞了几条肥鲫要我拿回家。
这几年,见面少了,今天邂逅,分外高兴。
他的鱼护,也没沾水。询问答曰,钓了两个多小时,鱼一次吃口也没有。再问原因,他认为鱼浮水面,又不咬食,是气压低,水溶氧少之故——西江河流长,水面广,缺氧至鱼浮头的现象很少见!
正说着,只听一声“哗啦”,不远江面,水花飞溅,鱼跃鳞闪。汤师傅说,这是鲈鱼或许鳡鱼追吃,小鱼逃窜。他又说用浮钓,可能会钓上它。
我惋惜没带矶竿浮球,他说,浮钓挂小鱼为饵,钩穿鱼背,还把鱼尾剪去一点,调20厘米水,抛出钩后,慢慢收线——常有惊喜!
汤师傅又甩了几竿,终无鱼咬,遂收拾钓具,告别而归。
我想起,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收拾渔包,快快回家,张罗我的“网”——竿、线、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