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约十二公里(虽不大远,倒隔了地区,手机呈漫游状态)有一钓点相当不错,水面很大,沟.汊.河湾到处相通。平常除本地的几个老乡偶尔垂钓外,也就我们五个钓友隔三差五的去(但没有一起去过)。
此钓点夏天养过菱角, 说来也怪,天暖水面水草多时虽有鱼获,但大鲫很少,天冷后,水草凋了,光水面往往出大鲫鱼,大的1斤多,半斤左右的比比皆是,1.5两以下的反倒少了。
12月16日,我与钓友两人带上干粮.老酒来到钓点,10时开钓。
约摸过了20分钟,对岸来了两钓者(不认识.但面熟,也是我们城里的),只见他俩简单的察看了一下地形,便飞快地从摩托上取下渔具,迅速打了恐怕不下20个窝(用健步如飞一点也不过分) 。挪窝时也脚步匆匆 .眼睛只盯住水面!我和钓友面面相觑:哪有这样钓鱼的,钓鱼又不是打仗,就算你不怕伤了脚踝,可你也要注意农民兄弟辛苦种的庄稼呀!
和这样的钓者一起垂钓,扫兴。
气人的是:笫二天我没有去,接到钓友的电话告知这俩人又带了6个人去了!风格大部分差不离。呜呼!我理解了什么叫物以类聚。
更加气人的是:笫三天,他们竞去了两辆“昌河”面包车,钓友仔细一数:11个人!!!
好戏来了:该钓点虽然水面广大,也没有养鱼,但也是有人承包了的,承包人一般养殖菱角,有时也用网捕些鱼。平常钓鱼的人不多,也不曾不问过,遇到我们还互致问候.蛮客气的,可连续涌来这么多人,基本都有鱼获也就罢了,还把岸边的庄稼踩的一塌糊涂,引起了岸边老乡的公愤,承包人不得不出面管管了!当天就找来十几个壮汉把所有钓鱼的人全部轰走了。后来承包人还不解气,雇了十几条船进行了地毯式的收捕,网的网.电的电(那儿是地区交界地,有点三不管的格局)。-----一处绝佳的钓点就这样毁了。
惋惜之余,我认为:钓鱼是一种优雅的休闲活动,它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钓者首先应该讲究文明,不要急吼吼的野蛮操作,不要纯粹为鱼而渔。否则乐之何在?(若只为鱼的话,不如把买钓具的钱.汽油费.工夫钱等等省下来去买鱼)
真的不希望再遇到这种钓品的钓鱼人。
欢迎持不同看法的钓友批评指正。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