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知道,在钓鱼的时候,鱼漂就像钓鱼人的眼睛,所以鱼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钓鱼人想要有好的收获,需掌握调漂技巧。
首先测水深。在铅皮座上卷上铅皮,铅皮一定要裹紧一点。否则钓鱼的时候一用力铅皮就松开了,在漂座上安上鱼漂,然后放入水中,铅皮的重量会使漂沉入水中,这是因为铅皮重量大于漂的浮力。漂沉入水中以后,再把漂向上移动,使得水线增长,直到漂露出水面两目。这样就可以测出水的深度,具体方法是:从漂两目以下一直到连接铅皮座尾端这段鱼线的距离有多长,水就有多深了。这样就水深数字就出来了。
其次调浮漂。在测出水深以后就可以调漂了,把漂和铅皮座的距离调到水深的一半,然后放入水中,这时漂再次沉入水中,你可以用剪刀把铅皮座上的铅皮一点点的剪掉,注意一次不要剪得太多。你每剪掉一点铅皮、铅皮的重量就减少一点,随着铅皮重量的慢慢减少,当铅皮的重量小于漂的浮力漂就会慢慢浮出水面。让漂浮出水面4目就可以啦。
再次挂鱼饵。在鱼钩上挂上饵料,这时放入水中,漂又沉入水中了。因为此刻挂上食以后铅皮和食的重量又大于漂的浮力。你需要把漂向上调直到露出水面3目,这就是台钓所说的调4钓3,即把空钩调到漂露出水面4目以后,放上鱼饵再调到露出水面3目。
你可以结合以上方法调4钓2、调6钓3、或调4钓4等等......其中调4钓2最灵敏、调4钓4最迟钝。这就是台钓所说的钓灵和钓钝的区别。一般小鱼闹的地方应把漂调钝一点,大鱼多呢时候基本没小鱼搅就可以把漂调灵一点。
下面在来演示一下如何调灵。
调灵是指浮漂调整后与水面相交的平衡点在视标的高位。比如说调1比调2灵,调2比调3灵。但是这种灵是有条件的,并非绝对的,而且是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比如说我调的是3目,挂的双饵正好使浮漂下沉到1目,此时双饵在水中的自重为零。
如果改为调1目,挂的双饵与上面说的同重,那么此时的调3钓1从静态理论上来讲比调1钓一要灵。 因为这种调3钓1,其双饵因自重完全被浮漂的浮力所平衡,鱼轻轻一吸,就能把饵吸入口中。
当调1钓1时,双饵自重在水底除水对饵产生的浮力能减轻饵的一小部分自重以外,剩余自重是存在的,鱼来吃食,只有当它的吸力大于饵所体现的自重时,饵才会被鱼吸入口中。这样相比调3是比调1灵。
如果双饵重仍是两目,现改为调4目钓2目,同上面的调3钓1相比,这两种方法双饵自重都为零,其结果是调3钓1比调4钓2要灵。因为调4钓2,浮漂露于水面的剩余浮力大于调3钓1的剩余浮力。而且第2目的视标直径可能比第1目要粗,如果按等长计算的话,第2目的体积就大于第1目。
如果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时,调3钓1的浮漂所产生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都会大于调4钓2的浮漂。从这种角度来讲,浮漂调的目数越少(露出水面越低)越灵敏,反之就越迟钝。
(转载,希望大家有用)
很好,说的很透彻,很实用,赞一个。
太教条了,有点晕,只要是双钩离底就行了,没必要非要把漂拉到水深的一半
我怎么刚觉你后面说的不对啊,照你说的,那么我调5钓1或者调6钓2。这是不是比调3钓1灵呢。
确切说应该是调高钓低为灵,调低钓高为顿,调低钓低或调高钓高为适中。
我想说的应该没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