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面粉钓白鲦子鱼实战技巧

xpxiaobing2013-05-12 18:18:35

白鲦子鱼个头很小,最大不足一两重,只有少数变种如什么“花龙灯”(俗名)鱼,至重也不过半斤。虽是小鱼,但溪河中这种鱼的数量较多,也易钓获。传统的烹饪方法是将其下锅油炸,谓之“吃糟鱼咡”,宜于下酒,若有三朋四友,呷一口酒再就一条小鱼,确实有点悠然自得的感觉。近些年的吃法已经较多了,尤其以鲜活的白鲦子吃火锅最负盛名。捕捉这种小鱼的办法,以前常见用泡网的方法,多在晚7至9点钟之间下网,因那正是鱼儿活动频繁之时,效果较好。但那种捕鱼方式娱乐性不大,更无什么技术可言,亦即技术的“含金量”不高。若想娱乐、捕鱼两兼顾,只要得法,专门对白鲦子鱼进行垂钓,效果还是很可观的,娱乐性也极强,而且通过这种垂钓方式的长久训练,可以锻炼眼、手、心的协调性,从而运用于对付大鱼的钓法。根据笔者长期垂钓的实践经验,对白鲦子鱼的钓法有一定的见解,现将其法公之于下,以供同好者参考。我们知道《增广》上有句话叫做“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要钓鱼,就必须对所垂钓的对象鱼要有个大概的了解。也就是要知道所钓鱼类的食饵嗜好、喜欢在什么水域游放、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对它们会有什么影响。否则,难以奏效。那么,白鲦子的食性是怎样的呢?白鲦子是杂食性鱼类,它和鲤鱼、鲫鱼一样,无论荤、素饵都吃,只是鲤鱼偏重素食而已。白鲦子对白色的食物尤其敏感,如果是使用冲滩钓法,用白泡沫粒都能将它钓起,不用置疑,早已试验过,这是因水的流速较快,它们为了争抢食物,根本来不及去辩认或判断,首先将其吞进嘴里,待察觉不对味时,才迅速鼓起两鳃将“食物”吐出。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若用白颜色的钓饵来对付它应该是很好的办法了,而面粉则是首选的好材料。怎样制作饵料和调整钓具呢?笔者通过长期的垂钓和反复总结,要取得好的收效,应从钓具到钓饵两方面的精细上作文章。首先说钓具,我们将它归结为四要素:“钩小、漂少、线细、坠子轻”。那么,钩小到哪个程度最合适,我通常使用的是细条子钩3—4号;浮漂一般只用三粒散子漂(每粒在线上的间隔距离为3—4寸左右);钓线是:0.2号—0.4号最合适,(若专门钓白鲦子可只用0.2号线,若想兼钓两斤以下的鲤鱼,可用0.4号线);坠子的轻重以空钩悬浮于水中尚有一粒漂子浮于水面,另两粒沉于水中。使用竿长在3.6米—4.5米的手竿,最好使用碳素竿,因其轻巧扎实,使用起来灵便,而钓白鲦子非得眼疾手快不可。钓具准备好后,就该说钓饵的制作了,我在实战中发现,一般的面粉或做馒头用的精粉都没有商店里卖的馒头粉好,因那种馒头粉自带发酵剂,几天都不会馊臭,而一般的面粉或精粉在头天使用时干湿度还适宜,但第二天或第三天再使用时就会变得很粘手,所以用馒头粉做饵料再好不过了,头一天未使用完的第二天可接着使用,并且经过发酵过后,饵料还要香些,也更柔软些,那样会提高中钩率。制作饵料前,首先在碗里盛两匙水,然后在水里适当放点蜂糖,若有鱼具店里销售的“九一八”香饵料可加上一匙,也可适量加点香精之类的东西,加上这些过后,用筷子将其搅拌均匀,水如不够,再适量加水,随着搅拌,再将馒头粉逐渐加入,估计干湿度合适时,再以手反复揉搓,直到饵料很柔和并且不沾手了,就合适了,若第二天发觉有点沾手,可适量加点馒头粉将其重新揉捻一下即可继续使用。钓具和钓饵既已制好,剩下就是钓法了。首先应选钓点,钓白鲦子不宜在深水中操作,不是钓不到鱼,而是效果不佳,最佳的水深度是在1.5米左右,再浅点也行,总之以人不能看清水底为宜,否则鱼也能看清人影而不敢近前来吃食,从而影响钓效。如能选在流速缓慢水域就更好,那样钓鱼会越来越多的鱼来吃食,不会断窝,因鱼会从流水中闻到香味而逆水而上寻食的。须知,鱼的嗅觉是人类的500倍哦。你不必担忧鱼儿闻不到。选定钓点后,不要慌着下钩,首先将制好的饵料掐成黄豆大小的十几粒撒在钓点,然后才下钩,你会发现很快就有鱼来咬钩。下钩前应先调好“水脚”,所谓“水脚”,就是坠子和浮漂之间的距离,而调整“水脚”就是坠子入水着地后,水面上能看到后两粒漂子在水面、前一粒沉入水中为最佳,那样会让鱼每中一钓,钩的位置恰好在鱼的上唇正中。诚然,河底地形复杂不平坦,只需多投几钓测试能求个大体也就不错了。下钩时,将饵料捏在钩上(将钩全部包完为宜),食、拇两指一揉捻,即成条形状,掐去多余部分后(比花生米小些),即抛线下钩。我平时垂钓白鲦子时一般都是左手拿饵料、右手持竿操作,下钩后,注意垂钓的三要领:“眼不离漂、手不离竿、钩不离窝”。怎样掌握提竿时间,这就需要各人在实战中逐渐摸索了,但以我平时的实战来看,有几点可供参考。水中的三粒漂子不是有两粒在水面上吗?如有鱼咬钩,多数鱼都会将漂向水下拖,然后提竿将其钓起,而且这也是一般的钓鱼者判断鱼上钩的方法,其钓技显然“含金量”不高,另有两种情况其实也是鱼上钩的表现:若下钩后明明水上只有两粒漂子,但有鱼来轻触过后,本来沉入水中的那一粒漂子突然浮了起来,成了三粒漂都在水面上,此时应及时提竿,实际上,这样吃食的鱼往往要大些,这个道理在于,鱼中钩后,因沉入水中的浮漂有着一定的浮力,鱼儿负痛,故头往上仰试图减轻痛楚,故此时应及时提竿,否则鱼会吐钩,那样鱼钩刺得不深的往往逃跑了而钓鱼者还不知道呢;另一种情况就是:浮漂轻轻一动,然后可见中间那一粒漂子轻轻的连续点动,此时也应提竿,鱼中钩的情况同前面所说一样,只是鱼头摆动的幅度要小些,而且可见这条鱼的警觉性要高些。千万注意,提竿的力度一定要轻,但动作要快,似如轻轻拿起而又恰恰逢时,因鱼小嘴唇薄,用力过大会导致钩裂鱼嘴而空钩起竿,总之,要“温柔”些。常见有的钓鱼者提竿很猛,那样易断线折竿,甚至伤及旁人,很不好。以上所说,全是实战经验所得,信服与否,一试便知。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不要发多了,当心被当成恶意灌水,要扣分的。。

很久以前

实战感觉最重要。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了 感谢

很久以前

这个有一套哦啊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收藏之!

很久以前

方法不错啊!

很久以前

感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好好看看,非常好的帖子。

很久以前

学习楼主的经验啊。

很久以前

学习了!实战检验!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