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天天钓鱼,提杆你会吗。

再热在冷都拦不住我去钓鱼的热情2016-08-24 20:52:43

一、提竿前的心理准备

1. 用心观察浮漂信号,根据漂相,正确判断出吃饵鱼的种类和大小,以便采取相应的提竿力度和速度;

2. 明确钓竿的长短、调性与提竿的关系,长竿、软竿提竿速度和挥臂动作幅度宜大,短竿、硬竿提竿幅度宜小;

3. 熟悉线组的性能,根据线组的实际最大承受拉力,合理掌握提竿的爆发力;

4. 明确钓点远近与提竿动作的关系,钓点远,提竿幅度宜大,应有向前上挥的意识。钓点近,应注意加快挥杆的速度;

5. 也要考虑到钩子的大小、钩型和钩条粗细,钩子细小,幅度宜小,钩子粗大,力度宜大。

二、提竿动作的分解

提竿的动作,可分解为挥杆刺鱼、提鱼离窝、控鱼,以及根据鱼的大小,采取直接飞鱼或溜鱼抄鱼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连贯的,但各个阶段的技术把控要点和目的,是有明显区别的。鱼越小,动作连接越紧密连贯;鱼越大,动作分解越明显。钓者可以结合实践,细心体会。

1.挥杆刺鱼:这是整个提竿过程的关键,也是后续几个动作的伏笔。提竿的前提,是正确判断漂相,及时把握提竿时机。提竿的目的,首先是保证将鱼钩刺入鱼嘴的正确位置和足够的深度,既而根据刺中瞬间传到手上的反向拉力,判断鱼的大小,从而采取后续动作,尤其是力度把控。挥杆刺鱼的技术要领,是瞬间大臂上挥,手至头部上方45度以上停止,类似于大臂一振。

2. 提鱼离窝:为防止被刺中的鱼释放惊扰信号,惊散窝子里的鱼,必须第一时间将其提离窝点。提鱼离窝的要点,是在手臂挥杆刺鱼停顿后,根据判断鱼的大小,再施加适当的力度,将鱼提离窝底。力度要适可连续,幅度要柔顺流畅,避免过大幅度和速度的强拉硬拽,只要保持持续施加的力度不松线,把鱼向上向岸拉起来即可。

3. 控鱼:提鱼离窝后,鱼的痛感神经开始发挥作用,拼命向不定方向逃窜,控鱼的目的,就是以适当的力度,克服鱼逃窜的力度,直至其离水就擒。

根据鱼的大小,控鱼有三种方式:

①完全可轻易提出水面的小鱼,可以刺、提、飞、抓一气呵成,即提鱼离窝后继续拉鱼出水,使其朝胸前飞,并适时伸出另一只手将其擒获,摘钩入护。动作要点是,鱼出水后,大臂保持,只小臂向后,靠竿子的弹性和鱼的重力,使鱼荡到胸前,不可再使拙力;

②对于个体稍大,无法提离水面的中型鱼,首先要克服其向不同方向逃窜。控制住以后,可使其头部出水尾部在水面上滑行,拖其到眼前,再伸另一手抓线提其离水;

③对于大物,只要提鱼离开窝底,之后就要相当小心,因为此时它已负痛,第一反应大多是向深水逃窜。所以提醒钓者,在刺中大物后,必须尽一切可能,将竿子上扬角度超过60度以上,来避免其第一次向深水冲刺,造成竿子抬不起来而拔河、断线。控制住这第一次冲击后,应继续保持竿子角度,大臂上举或站起身,用8字溜鱼法化解左右两侧的冲刺。当然也要注意个别狡猾者,有快速向岸边方向冲的可能,一定要控制好,不能松线。可一边举竿,一边随着其走动,但始终靠竿子弹性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不要轻易让大物露头,尽量在水中消耗它的体力,直至其挣扎力度很小,再尝试露头抄鱼。抄鱼过程中,鱼很可能最后一次爆发,以调头、摆尾、窜蹦等方式,将线抻断。所以抄鱼宁晚不要过早,一定要待其筋疲力尽,最好是大肚翻白只能喘息,见到抄网不知道躲开的程度。

三、辅助练习

对于提竿动作尚不规范的朋友,可以通过调漂、找底、拉窝等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空竿提竿练习,达到逐步规范的目的。动作标准有二:

1. 漂站稳后,模拟有鱼提竿,快速振臂停顿后,钩子铅坠接近水皮,但不许出水和发出声响,位置不超过窝点中心500mm为佳(以钓点水深超过600为基准,太浅不适合)。

2. 空钩提竿后,有意识地练习,在钩子离水向回飞时,用持竿手拇指食指去抓线,完全实现单手操作,以此训练对竿子弹性和依靠鱼重(铅坠重)自然荡线收鱼的感觉,以及对挥杆力度、速度、角度的绝对控制(如觉得铅坠过轻,无法模拟鱼重,可临时加一个大铅皮训练,熟练后去掉)。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