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盐城。
大丰东南。
草庙镇。
离此地不远,就是闻名遐迩的国家麋鹿自然保护区。
因为地处里下河地区,为了泄洪排涝灌溉,这里开凿了许多干河排河。在这里骑车,每隔一段路你会见到一条大河通向远方的海洋,当地人习惯把它叫“XX港”。
因为是人工河,加上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就表现为河道笔直,少有弯曲。河的两岸分布有伸向天边的防风林带,极目远眺,水天一色,翠林入云,给人一种天地渺茫、深邃邈远的意境。
当年我在农场的时候,这些河上都没有桥,两岸人们往来要靠渡船接送。一根钢缆,一艘渡船,几把铁制工具,是我们渡河时的必见之物。它们和这些河流一起,成为我知青生活中抹不去的记忆。
川东港就是这样的一条河。
经过多方侦察,权衡比较,川东港是我在苏北野钓的理想钓场。
骑摩托车到那里,距离是五公里,十分钟都不到。
据说,因为污染、网鱼、电鱼等等原因,这里的鲫鱼难见大的,半斤以上基本没有,二三两的也很少见。碰巧了,会钓到鲤鱼,也会有鲇鱼,黄颡之类的上钩。
虽说和我的愿望相去甚远,可有野河钓,有鱼,也就行了。
让我意外的是,这里买不到蚯蚓!镇上仅有的一个渔具店没有,店老板叫我去一个烧饼店里买。到那个烧饼店,老板正在贴烧饼,说还剩了一点蚯蚓,拿来给我。我一看,绝对不会超过10条!付了五毛钱……
几条蚯蚓也去钓鱼,没办法。如果实在不行就弄点常州带来的钓饵试试吧。
在川东港大桥上看到有人钓鱼,先过去探望一番。
这是位当地的钓友。向他打听下来,这里的鱼情不错。前几天一早来钓的他,到现在总有二三斤的收获。可今天不知为什么,到现在只钓到些参条旁皮。
我问他,最大的有多少?他说有二两吧。
啊……
一看他的钓饵,却是饭粒!
我问他为什么不用蚯蚓,他说嫌麻烦。
再问他街上有没有蚯蚓卖,他说有,在农贸市场对面。
我就向他讨了一些饭粒,又找到农贸市场,看了活蹦乱跳的鲻鱼(黑色的是鲇鱼)——是鲻鱼吗?
再找卖蚯蚓的地方——还是没有!
卖蚯蚓的人说,现在蚯蚓不好卖,一是时间长了会死,二是这里的钓鱼人嫌它贵,所以他就不进蚯蚓了!
唉,还是拿饭粒试试吧。
看看我的几个窝点。
上了几条川条旁皮后,上鲫鱼了。虽然小,可是正宗的野鲫鱼!
对岸也来了一个钓鱼人。
“大船”经过,掀起阵阵波浪。
川东港上白鹭飞,鲫鱼不大更不肥。
这个地方水太深,鱼的吃口不是太好。
还有一艘运沙船,隆隆响着驶过来,赶快转移!
船沿垂钓的那位钓友去上班了,我就在他的位置钓。
本来,我不喜欢用饭粒钓,因为讯号很难掌握,用蚯蚓红虫就不同,即使提得慢了,鱼也不会脱钩。
可今天川东港的钓鱼使我知道,饭粒照样也可提得慢一点。
往往是,等浮子缓缓退上来、再拖走,也照样能把鲫鱼拎上来。
不过,那几条蚯蚓也派用处的,可是很招小鱼。
今天钓了这几条象样一点的。
据当地钓友说,这就算大的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