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钓鲤鱼
鲤鱼是底层鱼,属杂食鱼类,荤素皆吃。笔者经验,鲤鱼的垂钓,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季节:春末至中秋最好。
2、钓点:较深水域,水底有石子、砖头、或泥底、草丛,都是好的钓点,小桥下、木桩周围也很好。养殖鱼塘喂料台常是好钓点。流水则是缓流=回流处为好。
3、观星:鲤鱼的鱼星比较明显,一般为成群碎泡。缓缓移动。
4、饵料:鲤鱼觅食,主要靠触觉,其次是视觉和嗅觉。荤素皆可。红蚯蚓、捆绑的红虫束皆是它的喜爱。深秋为了储存足够越冬蛋白质,小虾常是好的钓饵。素食则面食(最好是70%细玉米面 30%白面用水加B12维生素拌匀后上锅蒸熟,用手揉软使用)、红薯、鲜玉米、酒糟麦子粒都是好钓饵。随着不同水域、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爱好也不尽相同。在养鱼池垂钓,用该处喂鱼的合成饵料,水泡散后与自己准备的面食揉匀,常是最好的饵料。此外,泡泡糖也是好钓饵。如钓海竿用糟食最好。
诱饵则麦麸、酒泡小米、合成颗粒饵料、鲜水牛粪等均好。蚕豆与花生及黄豆分别炒熟磨成粉状,用时加水调匀做诱饵也很有效。这里特别讲一下水牛粪做诱饵效果十分显著,甚至水牛刚洗过澡的水域,都是鲤鱼集聚的好钓窝。
5、钓具:鲤鱼个大体重,善游力猛,因此钓鲤鱼的鱼竿一般应在5米以上,柔韧结实。。为了便于遛鱼,又防止硬调竿发出的声音频率过高,易惊散鱼群,不要选用硬调竿,以中调为好。
钓钩视个人习惯。一般可选用伊势尼514--516;丸袖713--715,或日本的HHH倒刺掺鱼钩15、16、17型的钩。鱼线可选用3--5号透明线。
6、钓技:
(1)观漂:鲤鱼吃食先轻拱而后吞食,浮漂则先轻动,而后徐徐沉入水中,俗称“黑漂”。在沉没过程中提竿,一般最为适宜。
(2)提竿:提竿一般先抖动一下鱼竿,使鱼钩挂住鱼咀,随后有三种可能:一是竿提不动,似挂住底下石头,一般鱼较大。俗称“打桩”,此时不可着急,绷住鱼线,待其动作顺势引遛。 二是鱼挂住后,立即急剧游动,拉线力大,甚至到处乱窜,此时且不可操之过急,应紧绷鱼线并顺其游动方向,加以控制,并有意识的加以引遛。 三是提竿时鱼受惊从水中腾空跃起(一般为500--1000克的鱼),然后钓入水中,应在入水后迅速加以控制再耐心引遛。
(3)遛鱼:这是保证鱼能顺利钓上来的关键环节。遛鱼必须张弛有度,牢牢控制主动权。线绷得过紧可能线断竿折,过于松弛则失去控制,鱼得势而逃。遛鱼除要保持平静心态,不急躁不大意外,要善于利用四个补偿(或曰调节)力量的环节。一是线要绷紧但不过死,随鱼的游动该给出即给出,该拉回即拉回。利用线的收放补偿鱼拉拽的力量。二是利用鱼竿的柔韧和弹性,随鱼的拉力大小加以补偿。三是利用手腕力量和举竿的高低加以补偿。但必须注意竿的上部切不可过低,以形成与鱼拔河。 四是利用腿的移动加以补偿。必要时领着鱼沿岸边行走,直至鱼累的疲乏无力。同时将鱼控制后,应利用双腿后退,使鱼靠近岸边,便于抄捞。
(4)抄捞:抄捞虽是最后环节,鱼累乏以后也比较容易掌握,但也有人恰在这个环节功亏一篑。抄鱼,一般最好将抄网先放入水面之下等待,鱼遛到岸边迎者着鱼头去抄,比较稳妥。如果鱼的身长过大,抄网直径太小,可以等到鱼完全疲乏后,用两个抄网一个抄头,一个抄尾,同时拉上岸来。顺便说一下,抄网抄鱼,抄入网后应将抄网把向后拉,而不是硬端,以免造成网把折断。
承德老鬼(603879012) 16:02:59
这你用的着
会笑的冰(3652365) 16:03:28
好,正复制呢
承德老鬼(603879012) 16:03:56
再来
承德老鬼(603879012) 16:04:00
[转帖]手竿钓混养之我见篇(鲤鱼为例)
对于混养,经过几年的浮浮沉沉,在很多时候它都成为我取得好成绩的绊脚石。但随着不断的总结,我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也越来越爱钓混养(有挑战性啊)。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说恨你更不容易!以下就我个人对钓混养技术方面的理解作些不成熟的归纳。
首先,饵料的味型和状态要找准。
各位钓友知道,饵料的味型错了意味着什么,要么浮漂没有动作,要么动作绵绵无力,只是偶尔钓一条或者挂一下鱼。如果鱼的密度不大的话,干脆没动作,直接抬滑竿——这是饵料的味型不对的表现了。
过去,很多钓友都认为钓鱼饵料是状态第一,味型其次,其实不然,状态只决定鱼吃食时入口的好坏,状态好中钩的几率就高,反之亦然。而饵料的味型却决定了鱼吃不吃,喜不喜欢吃。
饵料的味型大致分为:腥、香、腥香。
腥有鲜腥、臭腥、植物腥等。香有植物香、香精香。腥香则是某种腥物质和某种香物质以一定的比例混合。鲜腥和植物腥适宜于体型较大的鱼,臭腥适宜于幼鱼。植物香适宜于体型较大的鱼,香精香适宜于幼鱼。而臭腥和香精香发窝较快,鲜腥、植物腥和植物香发窝较慢。
找准饵料的味型即是找对鱼习惯吃的食物的味型,具体的是属于哪一类腥,哪一类香,或者哪类腥与哪类香混合。只要找准了味型,可以说在混养上已经成功了大半。这也就是为什么钓混养的时候原塘饲料非常关键的原因了。一般做法是用正确的原塘饲料为主,适当的添加一些同类味型的鱼饵或者添加剂作适当的提味即可。没有原塘饲料的塘一般用当地的主要农作物的味型(例如:该地产小麦,我们可用万能诱等麸类饵)。
饵料的状态大致分为:松、黏、软、硬、比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颜色、(颗粒的)粗细[粗细只是相对的]。
我认为饵料的状态是在找准饵料的味型的前提下进行的,如若饵料的味型不对,花大精力去调整饵料的状态只可能是事倍功半。当然也不是说饵料的状态不用去琢磨,调出一个好的饵料的状态也是钓好鱼必不可少的因素。
钓友大多知道“雾化”,实际上雾化分两种,一种是饵料爆裂掉颗粒、掉渣子(以浮为例);一种是饵料层层剥落后稀释如雾状。前者是饵料的粗颗粒成分引起的,后者是饵料的细颗粒成分造成的。每一款饵料(调好以后)都有这两种雾化的成分,只不过两种雾化的比例可能不同而已。
知道了“雾化”,就可以知道“松”的饵料雾化快,“黏”的饵料雾化慢;“比重”大的饵料雾化后散落成分下落快,“比重”小的饵料雾化后散落成分下落慢;和得“硬” 的饵料雾化较快,和得“软” 的饵料雾化较慢(这里的“硬” 和“软”是相对的,不是极端的过“硬”[俗称‘铁’]或者过“软”[俗称‘稀’])。
调饵料的状态主要是为了更好的适宜于鱼吃食,吃得舒服。一般来说,体形偏大的鱼喜欢粗颗粒,幼鱼喜欢细颗粒。粗颗粒的口感没有细颗粒好;“硬”的口感没有“软”的好;“比重”大的口感没有“比重”小的好;细颗粒留鱼性没有粗颗粒好。于是我们有了一条思路:生口大鱼粗颗粒饵,小鱼细颗粒饵;鱼少偏黏软,鱼多偏松硬;滑口鱼饵料颗粒要偏细、偏黏软、比重偏小。鱼对颜色有偏好时可加入相应的食用色素。
其次,钓组的搭配要合理。
所谓钓组,顾名思义就是钓鱼硬件系统的组合,在此,我们可从钓竿、钓线、浮漂及钓针几大部件入手来了解它。
钓竿:长短决定钓远近;硬软决定钓快慢、控鱼的难易。钓手疲劳程度受限于钓竿自重、长短、硬软。
钓线:线径粗细决定承受拉力值的大小、钓线的硬软、浮漂信号的弱强;钓线的比重大小决定切水的快慢。
浮漂:形状决定线组下落的轨迹;大小决定线组下落的快慢、信号的弱强;示标的可视程度决定钓手观漂的难易。(钓混养建议用长脚长尾短身漂。)
钓针:钓针的材质及制造工艺决定承受拉力值的大小;钓针的大小及自重决定鱼入口的难易;钓针的形状(钓混养建议用关东、袖型钩)决定刺中鱼的机率(同时也受钓针的大小制约)。
一般来讲,鱼相对较小,鱼多,生口则用短硬杆,稍大一点的钓线、浮漂和钓针;鱼相对较大,鱼少,鱼难钓则用长软杆,偏小一点的钓线、浮漂和钓针。[例:2002年成都光威钓王杯预选赛规定5.4米内用杆,我用4.5米3H杆1.0#主线0.8#子线袖6#钩4#漂拉饵钓2两左右鲫鱼16KG得一分(大多数人用5.4米钓);2006年昆明钓鱼人杯钓赛,规定4.5米内用杆,我用4.5米插节杆0.6#主线0.3#子线袖3#钩1#漂搓拉结合钓得2两左右鲫鱼4尾,6-8两鲤鱼2尾得一分(大多数人用3.6米钓)。]
最后,钓法运用要正确。
“钓法”这个话题很大,它是在平时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提炼得到的一些钓鱼思路、小技巧以及应变。在很大层次上它决定于准备工作。当然,主要钓鱼思路是在于对鱼情的认识上。鱼情认识对了,钓组自然就用得对了,思路基本也就定了。比如说鱼情(以对象鲫鱼为例)为100-300克每小时100-200尾左右,那么钓组应是:钓竿就应该是3H左右,主线0.8#,1.0#,1.2#左右(稍比杆短些利于飞鱼);子线0.4#,0.6#,0.8#左右,钩在袖4#,5#,6#左右,浮漂应用偏大的硬尾,拉饵为主,刮鱼器要偏硬一点。思路应是:硬杆大钩粗线钓浮为主(水浅可能钓底)。如果是生口鱼,那么可能快不了很久,主线就应该选0.8#,刚开始时子线选0.8#,钩选5#,6#飞鱼;当发现鱼慢了时,不要比赛中更换主线,直接换子线选0.4#,0.6#,钩选4#下抄网。如果是经常钓的“老运动员”,速度不会有太大变化,则主线就应该选1.0#,1.2#,子线选0.6#、0.8#,钩选5#,6#飞鱼。(当然,也不是千篇一律,任何做法只要有利于在固定的时间内钓上更多的鱼就是好方法。)同理,在钓混中要认识清楚各种鱼类的大致比例以及大小,选择较容易钓取且有一定分量的鱼类为主攻方向,在有可能兼顾的情况下钓取别的鱼类比较有利。例如鲫鱼很多而鲤鱼不多的情况下,小钩细线配上软杆钓鲫鱼为主,鲤鱼上钩仍可搏一搏,拿上来就锦上添花,拿不上来还有鲫鱼保底。反之,鲤鱼很多而鲫鱼不多的情况下,钓线和鱼钩应该稍大(最少要能承受遛鲤鱼的拉力),而浮漂的大小和杆的软硬则应根据上鱼的快慢确定。在钓的过程中,打频率、死守、上大饵、上小饵、拉饵、引逗、钓近、钓远等等都是可以试一试的。
会笑的冰(3652365) 16:04:48
又收到,呵呵
承德老鬼(603879012) 16:05:13
化绍新老师谈用漂的常规性道理:
鱼口小用小漂;鱼口好用大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