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老牛随笔-钓黄颡

snakejian20082014-09-11 17:21:43

  久未发文,今个也来上一篇。写点啥呢?配合这时节,写写钓黄颡吧。

  黄颡(sang), 又名缺乱、缺鳓、黄颊鱼、颡刺鱼、黄刺、盎公鱼、黄腊丁和黄骨鱼等,东北还有叫太岁鱼、嘎子鱼啥的。各地的叫法不一,很多很多。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的分布很广,许多天然水域都有它的踪迹。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江黄颡较大,能长到2KG左右),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黄颡鱼现在的市场售价大概在20~30元/KG,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种。

  (老牛批注:以上资料来源于书本和网络,非本人原创。略具凑字数的嫌疑!呵呵)

  言归正传,说说俺老牛钓黄颡吧。

  先说说起因。

  话说俺的老领导(已经退居二线了)近来迷上钓鱼,却因眼神不济,只好大漂配大坠,故专攻大鱼(老领导的叫法,其实就是草混)。时常周末清晨六点,把我从懒觉中叫醒,开车前往一家垂钓中心。俺作为“后勤保障”人员,随侍左右,从开始的调漂上饵,到后来的溜鱼抄鱼,时间不长,老领导便成为钓“大鱼”的行家了。紧接着便出现了严重问题。啥问题?只因这草混太大,一个上午钓上个七八条,几十斤的鱼获如何处理成了大问题。俺只好放弃垂钓,让老领导一人独享。这样一来,老领导见我不钓鱼做“专职服务员”又很不开心,把俺弄得两难。

  这家垂钓中心的老板因我们常去,熟悉了便处成了朋友。一次与我说起垂钓中心边上有口野塘,是他蓄水用的,用来调节钓池中的水位,水源来自大河,里面多有野生鱼种,任其自生自灭,每年清塘时的鱼获多留自用,从不让人垂钓。因相处融洽,可以对我开放。问及有啥鱼种,答曰:鲫鱼、鲤鱼、黑鱼、鯵条、黄颡,也有窜塘的草鱼、鲢鳙和鳊鱼。

  听这老板如此一说,俺可是心花怒放。野塘鱼种很多,加上鱼稀,犹如自然环境垂钓,即可解俺钓瘾又可避免鱼获过多。于是和老板谈好价格,俺就专钓那口野塘了。那口野塘形如猪肝,有七八亩的样子,原是一藕塘改造而来。水底多腐烂的藕根荷叶,深处约一米五,浅处也就七八十厘米。塘边稀稀拉拉的长着些芦苇、柞草。

  第一次试钓,一二两的小鲫鱼、二三两的小鲤鱼疯狂咬钩,弄得俺很不好意思。鱼小,钓上来放回去,我是过瘾了,鱼塘老板却没得收入了(这家垂钓中心是斤塘,草鲤鲢鳙鳊均六元五角,黑鱼十元,黄颡十二元)。咋整?俺想了法子:专钓黄颡。

  接着说说过程。

  专钓黄颡,也不是上来就钓。俺想了个玩法,就是试试不同的饵料、天气和钓位。汇报如下。

  第一次是个晴天,选了长边的中间,水深1米。饵料是疯钓鲫1袋加2小包虾粉。略用918收水,搓饵钓底。打了十几竿之后,开始有了信号,起竿又是小鲫和小鲤。忙活了一个上午,一条黄颡也没看见。

  第二次是个阴天,钓位、饵料、钓法同上。忙活了一个上午,还是一条黄颡也没看见。有点郁闷。

  第三次也是个阴天,钓位、饵料、钓法一样。只是俺挫饵之后,再在粉饵中蘸上几下,结果上午快收兵时,终得黄颡一尾,重约三两。这下俺就放心了,塘中果然有黄颡,而且个头还可以。

  第四次专门准备了一下,打算专钓黄颡,避开小鲫和小鲤。于是乎跑去市场买鸡肝,结果鸡肝没有,买了块猪肝将就吧。还是同一个钓位,猪肝丁挂钩,守了一个钟头,那漂如同钓鱼之家行话一样“搁水缸里了”。咋回事?换个钓法,猪肝丁挂钩后再在粉饵里蘸一蘸,三分钟没动静,起竿再蘸一蘸。一个钟头又过去了,还是没动静。咋办?俺把心一横,哼哼,八十岁老奶奶跳井-坚决(脚)到底。又抛了记不清多少竿之后,浮漂好像有点动静了,下沉一目,上送一目,在几番下沉上送之后,一个下沉三四目。抖腕抬杆,呵呵,一条穿着迷彩服的家伙“嘎嘎”叫着离开了水面。黄颡终于来了。接下来,又接连钓起了两条,再接下来,不仅是黄颡来了,小鲫小鲤也来凑热闹了。

  第五次是特别准备的。看天气预报第二天是阴天,于是乎头天下午四点多,便买了块猪肝跑去了。(本想买个“鸡架子”,就是剔除了鸡肉剩下的鸡脖子和鸡肋骨,结果说这东西现在都让做炸鸡排的小贩给包了。)到了塘边,找了一处感觉还好的钓位,用绳子把块石头和猪肝绑一起,咕咚一声丢到五米开外。嘿嘿,先打窝子后钓鱼,俺今天打窝子,明个来钓鱼。

  第二天一大早俺就起来了,心想怎么老领导的电话还不来?洗漱完毕才发现窗外下着大雨。晕,今个天公不做美。难怪老领导没来电话,是想让俺也睡个难得的懒觉。得,上床继续睡个回笼觉。中午时分,雨停了,俺那心里就开始猫抓了。饭桌上老婆大人见俺“目光闪烁”,便道早些回来。得令开心万分,匆匆填饱肚子,收拾家伙打开冰箱取猪肝准备开拔。嗯?猪肝怎么没有了?“老婆,冰箱里的猪肝那?”“洋葱炒猪肝,在你肚子里!”“啊?!”

  没有猪肝怎么办?去鱼塘的路上拐到三哥的渔具店抓了把蚯蚓。

  野塘就是野,刚下过雨,泥泞不堪。当我的登山靴的鞋底增厚了快两寸时,终于到了俺打窝的地方。略一调漂,钩穿蚯蚓,扬竿一荡,钩饵准确的落入窝点。漂刚立稳,俺还没来得及把烟掏出来,黑漂!“嘎嘎”叫着的一尾四两黄颡出水喽。接下来,没有悬念了,那日钓了七斤半。嘿嘿,呵呵,哈哈~~

  再往后的第六次到第N次,俺老牛就不说了,反正多数时间是“嘿嘿,呵呵,哈哈~~”

  最后说说俺的心得。

  关于天气,气温越高越好,低于15度,黄颡就不大爱咬钩了。最好是阴天和毛毛细雨的天气,晴天钓早晚,有太阳的时间难钓。主要是黄颡习性惧光亮。

  关于钓点钓位,最好是光泥沙底,多烂草或腐殖质的底黄颡不多;亦钓近钓边,过远效果反而不好。

  关于饵料,动物性的活饵位居第一,如蚯蚓;鸡肝第二;鸡肠、猪肝第三;至于蝇蛆、面包虫等尚未测试。商品饵必须浓腥,多加虾粉或鱼粉或蚕蛹粉。蚯蚓粉未试。

  关于钓具,黄颡个体不大,钓鲫的装备足已,唯毛巾、退勾器、水包必备,多带钓钩。黄颡贪吃,每每吞钩入肚,不用退勾器很难取钩,有时用了退勾器也难取出,俺的办法是剪断子线,钩留鱼腹,回家再取。黄颡的三根大刺很是厉害,一种办法用剪刀减去大刺,要不就放水包中,鱼护最好不用,不然取鱼时非得一头大汗。每次钓上黄颡后,一定擦净手上的黏液和鱼血水,再装饵。不然,你至少得等上十几二十分钟。

  关于钓法,底钓+打窝。打窝用鸡肠、鸭肠、猪肝、鸡架、猪骨、羊骨。隔夜钓效果最好,或是早上打窝,傍晚垂钓。

  关于意外,还有意外?呵呵,意外就是万一不小心被黄颡的大刺给扎破了手。伤口会很痛,有时会发麻,且流血不止。处理伤口有两种方式,一是备好云南白药和创可贴,用法不必罗嗦。二是土办法,其一是用钓上的鲫鱼身上的黏液涂抹伤口,可止痛止血;其二是……(用词会不雅,大伙别拍砖砸鸡蛋哦),就是冲着伤口撒泡尿。

  关于宰杀,黄颡宰杀时先用剪刀剪断嘴下两腮的连接处,抠住鱼腮往外拽,黄颡的胃肠便可一起带出。若胃中有钩,小心取之。然后刨腹洗净。

  关于烹调,可红烧、可清炖,著名的是黄颡烧豆腐和黄颡烧粉丝。

  罗嗦了这么多,就此打住,不当不对之处还望大伙多多批评指正。黄颡原本野生很多,这些年随着水质污染越来越少了。早些年不愿钓黄颡,嫌它麻烦,只要黄颡聚成群,其他的底层鱼全会避让,你就只能钓黄颡了。有得有失。

  老牛随笔。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