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坚持每天更新,希望大家监督。
最先发四大家鱼吧。
中文学名: 鲤鱼
拉丁学名: Cyprinus carpio
别称: 鲤拐子、鲤子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鱼纲 辐鳍鱼亚纲
目: 鲤形目
科: 鲤科
鲤鱼(Cyprinus carpio)
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绿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杂食性,掘寻食物时常把水搅浑,增大混浊度,对很多动植物有不利影响。因此,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们要花很大力量才能除掉它。 冬天,鲤进入冬眠状态,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东西。春天产卵,雌鱼常在浅水带的植物或碎石屑上产大量的卵。卵在4~8天后孵化。鲤生长很快,大约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在饲养条件下,可活40年以上。长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过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鲤常被养殖,以供食用,特别在欧、亚二洲,每水域能生产出大量的鱼。是家养的变种。鲤的两个养殖品种是镜鲤(mirror carp,具少数大鳞)和草鲤(leather carp,几乎无鳞)。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是鲤的一个无须的欧洲近缘种。 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作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
最下面的是前不久去世的胖夫人,在英国很出名。
那俩泰国人的摘自新闻: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7日报道,这条鲤鱼中的“巨无霸”是泰国渔民基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河里钓起来的。这条鱼出水后还不断扇动自己的大尾巴,基克和同伴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它。一称之下,发现100公斤的磅秤一下指向了最大刻度。基克估计,这条巨鲤的体重大约有256磅(116公斤)。
据悉,包括金鱼在内,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鲤鱼科鱼类的体重记录是88磅(40公斤),而这条鱼确信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记录。基克的老板吉恩·弗朗索瓦赫利亚斯说:“他钓上的这条大鱼是其他钓鱼者终其一生追寻、甚至愿意用灵魂交换的。这也是迄今用钓竿钓上来的最大的鲤鱼。
青鱼中文学名: 青鱼 拉丁学名: pice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鲤形目 科: 鲤科 属: 青鱼属 种: 青鱼 分布区域: 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 中文名:青鱼 英文名:Black Carp 外形特征 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无须。下咽齿1行,呈臼齿状,咀嚼面光滑,无槽纹。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鳍与腹鳍相对。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习性 青鱼栖息的水层很低,一般不游近水面。多集中在食物丰富的江河弯道和沿江湖泊中摄食肥育,在深水处越冬。行动有力,不易捕捉。耗氧状况与草鱼接近,水中溶氧量低于1.6毫克/升时呼吸受到抑制,低至0.6毫克/升时开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繁殖与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8℃。喜微碱性清瘦水质。主要摄食螺、蚬、幼蚌等贝类,兼食少量水生昆虫和节肢动物。日摄食量通常为体重的40%左右,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达60~70%。10~12毫米时,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体长达30毫米左右时食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attach]316691[/attach]下面这条是105斤的青鱼。
[attach]316692[/attach]
补两张最大青鱼的照片[attach]316693[/attach][attach]316694[/attach]中国最大的青鱼标本,二零零五年在南京六合区金牛湖被当地渔民捕捞上岸,后制成标本。现放置在六合金牛湖生物馆,供游人观赏。该青鱼体长一点八六米,重达二百一十八斤。专家根据鳞片鉴定,其在金牛湖大约生活了三四十年,相当于人类七十岁的年龄。金牛湖生物馆另一大青鱼捕获于二零零四年,全长一点七四米,体重二百一十二斤。
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外形似鲢。侧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肠长为体长的5-7倍。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生活在水体中层。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 鳙鱼的生长速度比鲢鱼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公斤。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龄鱼可重达0.8-1公斤。性成熟年龄与草鱼相同或稍早。初成熟个体重在大部分地区需10公斤以上,但在两广地区,通常不足10公斤的亲鱼也可产卵。催产季节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态条件大致与鲢鱼相同。[attach]316695[/attach]
[attach]316696[/attach]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黔东南州镇远县舞阳河中,一位当地渔民布网捕获一条长1.5米、重40公斤的超大花鲢鱼。据称,如此大的花鲢鱼在当地已数十年未见。
中文学名: 鲢鱼 别称: 白鲢、水鲢、跳鲢、鲢子 界: 动物界 科: 鲤科 分布区域: 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 鲢鱼(Chub)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鲢鱼是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多与草鱼、鲤鱼混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attach]316697[/attach]
1.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2.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黄桑鱼,俗称各牙鱼、黄腊丁,是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所产的鱼类。体呈黄褐色,背、尾各有大硬刺,头大、口宽,身体无鳞片,懒行,多数时候滞伏在江底.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粲桌上的珍品食肴。养殖黄桑鱼也成为了许多人的致富之道。生长较为缓慢,50年代其个体最大者达200克以上,接近半市斤。进入80年代以后,因捕获量过多,其体重逐渐变小,一般常见个体,身长15厘米,体重80克左右,而雌性黄桑鱼比雄性个体要小三分之一。 喜栖息生活在具腐败食物和淤泥的静水或缓流浅滩底层。多聚集在深水处越冬。耐恶劣环境,幼鱼多生活在沿岸地带。觅食一般在夜间进行,以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昆虫、软体动物等为主的广食性小形鱼类。生长较快,常见个体100克,最大个体达1.5公斤。2冬龄达性成熟,4—6月常在流水浅滩或岸边草丛中产卵,有群体营巢产卵习性,卵具粘性。 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实现人工繁殖和养殖.由于捕捞过量,江河中的该种鱼类已日见稀少[attach]316698[/attach]这个鱼黑龙江俗称嘎牙子。其他地方还有叫昂刺的,叫法不一,我钓过最大的半斤!
[attach]316699[/attach]楼主有心人呀。。。
嘿嘿 谢谢鼓励 我会坚持下去的 越往后的鱼一定越精彩!
楼主继续更新哦!!!也说说其他鱼种。。。
顶楼主,麻烦问一下,我82年吧,在家河里,因为天热,早晨鱼反溏,一条黄桑鱼有一斤半左右,爬在河边,被我用镰刀穿了上来,你怎么说黄桑大的只有四两左右?求解?
[attach]316700[/attach] 鱼大的恐怖啊。。。顶
[attach]316701[/attach]
楼主说“我钓过最大的半斤"...
一定 感谢青鱼大哥 一定会越来越精彩的 先发些常见的 后来会发少见的 嘿嘿 那样才能有意思。
我同事钓过两斤的 那说明环境好 鱼龄大 我个人水平不行 所以只掉过四两的 我同事钓过两斤的 嘿嘿
好多大鱼都找不到 没人帮我补充大鱼啊 希望大家多补充
6月28日,韩国首尔餐馆的厨师们准备分割一条金枪鱼做菜。这条350公斤重、270厘米长的蓝鳍金枪鱼是韩国至今捕获的最大的金枪鱼,它是在韩国南部海域由一只缀满钩子的捕鱼器捕获的。[attach]316702[/attach]
[attach]316704[/att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