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气压决定你的收获

cctvning12282013-04-26 14:10:42

影响垂钓效果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人这个主观因素,而在于鱼及水体情况这个客观因素,关键在于鱼的多少与鱼的索饵欲望是否强烈。影响鱼的索饵欲望有下面几种因素:

  一、水体溶解的氧气是否充足;

  二、水体的温度是否适宜;

  三、水体的天然或人工饵料是否丰富而使鱼产生饱适感;

  四、鱼自感水体的安全感情况,一般来说,深处或有水草、杂树处鱼感觉安全;

  五、水体的酸碱度是否适宜;

  六、繁殖或越冬前的体能补充;

  七、化肥的作用及工业污水污染等。

  以上诸多因素最重要的莫过于水体的溶氧状况。水体溶氧饱和,达到5毫克/升以上时,鱼才会有强烈的吃食欲望。当水体溶氧不足,溶氧量在2毫克/升一5毫克/升之间时,鱼便感不适,这时,即使把最具诱惑力的饵料放在鱼的栖息地,鱼也很少吃食。当水体严重缺氧,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鱼会大量死亡。正因为水体的溶氧状况是影响垂钓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经验的钓手无不把钓点选在水中的富氧区或富氧层。

  影响水体溶氧状况的因素不外乎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两大方面。

  物理因素有:

  一、气温。温度升高,水中的溶氧减少,温度降低,水中的溶氧量会提高。但有的因素又相互制约,以鲤科鱼类为例,当温度低于6℃时,便停止援食,进人冬眠状态,即便溶氧充足,但钓效不好。

  二、气压。压强增大,氧气的溶解度增大。闷热天气鱼易浮头,垂钓效果不好就是因为温度高、气压低,水体溶氧低的缘故。

  三、风。风吹起波浪不光可以扩大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溶氧量,还可以加速上下层水的对流,加快氧气的溶解。鱼池中的增氧机也起这个作用。有风的时候,上层水溶氧量高顺风流,下层水溶氧量低逆风流,故垂钓时选择迎风钓或在离回头水不远处切风钓较好。

  四、水源。有河水或雨水进人会大大提高水体的溶氧量,河流人口处或雨后天垂钓效果好就是这个道理。

  五、水面。水量一定,水面越宽,水体溶氧越充分。水面一定,水至深则无鱼,不光是由于深处压强过大,鱼感不适,还有一个原因,深处溶氧量不足。有的水域水面水生植物密布,无形之中使水面减小,溶氧量降低。“草密钓草稀”道理就在其中。

  化学因素有:

  光照。光照使藻类及水生植物产生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溶解在水中,提高水体的溶氧量。这在用水”与“转水”中表现尤为明显。“转水”是随气候变化而改变水质的水体,常出现在春末和夏秋浓雾、气压低的天气,主要是水质过浓、水的中下层缺氧,裸甲藻、隐藻等浮游生物上浮至水面吸氧所致。这时,如果雾消天晴,经阳光照射,光合作用增强,水体转为肥水,否则会出现泛塘死鱼现象。江南7月,在无风无雨的连阴天,池塘中难钓鱼,也是这个道理。 有机物。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多,其分解会耗费大量的氧气。如果水中缺氧,有机物分解不充分,会产生有机酸,使PH值降低。在水质过肥又倾倒大量生活废品的池塘钓效不好,其原因之一就是水中溶氧低,这时如果下大雨,活水冲动了肥水,情况就会有所不同。鱼的密度。水体中的鱼密度过大,又无增氧条件,由于鱼的呼吸作用耗费大量氧气,使水体缺氧。在高温时节,水体中的鱼易浮头,这时,尽管鱼多,却钓不到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好文章啊。

很久以前

又学到新东西了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

很久以前

当然当然,正确。

很久以前

气压、水温等等到决定了鱼是否开口。

很久以前

学到新知识民,谢谢

很久以前

好东西 谢谢楼主

很久以前

拜读

很久以前

感谢分享 学习了

很久以前

谢谢你的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您阿,我非常高兴。

很久以前

哪个呦,发这么好的帖子,顶你。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