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伏旱天气的到来,我们感觉到热,闷。鱼儿在水中由于气压较低开始上浮。我们不得不改变钓法,从离底到水皮。网上的帖子看了不少,但是在实践中钓浮还是一头雾水。
问题一:在自然水域由于各种原因水体是不断流动的,浮漂会随波逐流,饵料亦如此怎么钓浮?
问题二:钓层如何快速确定?看网上的帖子就是不断提竿试钓。但是试想假设我钓四米,鱼在2米的水层,每下拉浮漂10cm,意味着要拉二十下才能找到鱼层。如果每下拉一次需要五分钟试钓,则找鱼层就需要100分钟。但是在实践中五分钟在野钓过程中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怎么能把鱼儿引过来?
问题三:低气压时既然是水层越上含氧量越丰富,能否理解为从原来的4米,钓到小于原来的深度即可有鱼.意思是说原来我钓四米底钓,改为钓2米底钓。这和钓2米的浮钓鱼获差异是否很大?
问题四:浮钓重状态,这个是很空洞的一个理论。什么状态最合适?野钓小鱼来了还要注重饵料的雾化吗?
以上是我对钓浮的疑惑。希望大师们能从某个方面加以指点。
请问钓四米,鱼在两米,你为什么要一次只拉10厘米呢,为什么不一次拉一米呢?
我是假设的鱼在2米啊!
嗯,你先把铅皮拉到靠近浮漂,那么饵料下摆时间加长,抓接口。接口多了要观察多久出现口的,那可以基本计算鱼在哪层,如果刚抛杆浮漂就躺着斜着那鱼层就比较高了!如果抛杆时间还是比较长的那就把铅皮再下拉,让饵再鱼层位置下摆,主钓接口!
如果闷成这样还去钓鱼那也真是没谁了。有时候天时很重要的,天不好最好别去了。
飞铅钓法找钓层!听起来比较实用!谢谢了!
客气了
钓鱼的乐趣除了溜鱼的感觉外,还有从钓鱼前到中鱼后的整个系统思维过程。
找层的话,让铅下底,饵半浮。
大师能不能说的清楚些?鄙人愚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