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草鱼要钓包饵、沉饵、静饵。钓鲫鱼要钓活饵、动饵、显饵。钓鲤鱼要钓动饵、逗饵,必要时可以钓追饵,也叫钓追泡,看泡下钓,是钓鲤鱼的一种方法。钓满天星泡相,也可以固守一点,守株待兔,特别是钓大草鱼,它们会自然地找上门来,而且容易得手。如果不是特别的需要,就不必去打乱满天星泡相,因为,钓大鱼、钓休闲、钓趣味、钓等待或者说钓意境、钓享受,就应选择或制造满天星泡相下钓,一句话,满天星泡相中好钓闲情雅致。
4.跑窝泡相
什么是跑窝泡相?跑窝泡相就是开始是打了窝的,也看见了上窝泡相,甚至还钓到了鱼。可是,这窝子泡相似乎在移动,需要不断调整标位,到后来,这种泡相不知去向,让人百思不解,这窝子怎么说跑就跑了呢?其实,这种跑窝泡相,多数发生在用块饵打窝时,鱼在吸食块饵时,会习惯地从某一处位置下手,而且会不断重复作用于同一位置,这是一种顶撞式的吸饵方式。多次重复之后,块饵就会被鱼顶得漂浮起来,特别是在水底是斜坡时,这种跑窝泡相就极易发生。出现跑窝泡相是没法钓鱼的,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发现有跑窝的迹象,即赶快用其他饵料补窝,留住鱼群。一种是将块饵锯成三角形(长200毫米,角顶高50毫米)打窝,这种三角形的块饵,无论从哪个角度着力,都不会被鱼顶得漂浮起来,可以防止跑窝泡相发生。对于特别喜欢用块饵作诱饵的钓友,不妨使用三角饵作窝饵,自有好处。
5.游走泡相
游走泡相也有两种:一种是未打窝的游走泡相,在水面很容易观察到,泡相是移动的。一种是打窝以后的游走泡相,这种泡相是不规则的。游走泡相主要是鲤鱼泡相,上窝后的鲤鱼,其泡相仍是游走不定的,时而在窝内,时而在窝外,跑出去又跑回来,好像有些异常,很容易使钓者误认为窝上的鱼情很不稳定,不好处理。其实,这正是鲤鱼觅食的特点,它是不可能像鲫鱼那样,规规矩矩在一个地方把进食的动作做完。鲤鱼有边找边吃,边吃边走的习惯。因此,游走的泡相是鲤鱼特有的泡相。钓游走泡相的鲤鱼有两种钓法:一种是追钓,一种是逗钓。追钓就是将钩饵施放在游走泡相的前面,等待鲤鱼过来咬钩。逗钓就是原地不断移动钩饵,制造动感诱鲤鱼咬钩,鲤鱼有捕食活饵的习惯,对于静饵、死饵是会置之不理的。所以,不论是上窝与未上窝,钓游走标相要防止使用守株待兔的方法钓鱼,而要百逗不厌,还要特别讲究逗鱼技巧,鲤鱼是很“精明”的,发现动作上的马脚,它们是不会咬钩的。
6.草窝泡相
用青草打窝,应该出现草窝泡相,没有出现草窝泡相,就说明草鱼没有上窝,出现草窝泡相,说明有鱼已经上窝。在打窝的地方,鱼泡与碎草不断从水底向上浮出,偶尔也夹杂一些鲫鱼、鳊鱼之类的小泡,这种草窝泡相,说明草鱼已经上窝。钓草鱼上窝泡相要钓悬浮钓,不要钓沉底钓,要将钓饵置于草窝四周及草窝之上,其深浅事先就要调好,至少离底30~50厘米以上。特别是用青草尖作钓饵,更要钓悬浮钓,草鱼有偏爱吃浮草的习惯,对于沉底之草,会失去兴趣。钓草窝泡相容易识别水下窝区是否有鱼,如果钓上一条鱼之后,窝区不再有鱼泡和碎草浮上来,说明草鱼已经受惊而离开,恢复上窝需要时间。此时,可补投一些软饵粉饵之类窝饵于窝区,帮助尽快复窝钓鱼。所以,钓草窝泡相同样要防止惊鱼散窝。
7.翻窝泡相
翻窝泡相就是鳙鱼、鲢鱼泡相。这种泡相有时来得十分突然,在好端端的钓鱼的窝子上,大团的水泡一股脑翻上来,像打开了闸门似的。更有甚者,大泡带小泡,从窝区横划过去,留下一大块白色泡沫,让人不知所措。出现这种翻窝泡相,其他鱼是没法钓下去的,对付翻窝泡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加窝,一种是赶窝。加窝的做法比较稳妥,即不断往窝上加粉饵、酸饵,就汤下面,改钓鳙鱼、鲢鱼。用单钩可钓包饵、钓悬浮。赶窝是一种蛮办法,即用钓竿或用鱼钩将鳙鱼、鲢鱼赶跑,重新打窝钓鱼。窝饵要改用酒米等颗粒饵,以防止鳙鱼、鲢鱼返回觅食,继续搅窝。翻窝泡相是一种异常泡相,多数是由于布窝用饵引起的,特别是粉饵偏多时,容易诱引鳙鱼、鲢鱼上窝。但翻窝泡相提供一种鱼情信息,在这种水体之中钓鳙鱼、鲢鱼,容易得手。
好好学习,天天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