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泡相分为上窝泡相与未上窝泡相两种,上窝泡相为使用饵料诱引后的泡相,未上窝泡相为自然水体的泡相,这两种泡相都是能钓上鱼的。看泡相钓鱼主要是指用饵料诱引后的泡相,由于鱼种的不同,鱼的个头大小不同,鱼身的厚薄不同,鱼群的疏密不同,鱼的上窝泡相是不同的,加上饵料的软硬不同,形状不同,多少不同,诱鱼的手法和技巧的不同,鱼的上窝泡相在结构上和形态上也会不尽相同,相应有些变化。因此,在钓鱼的方法和技巧上,攻防是有讲究的,是需要认真打理的。鱼的上窝泡相分为:大盘窝泡相,砣子窝泡相,满天星泡相,跑窝泡相,游走泡相,草窝泡相和翻窝泡相等,现分别表述一下, 供作参考
1.大盘窝泡相大盘窝泡相就是篮盘大窝泡相,不断从水底冒上来的鱼泡(鱼星)范围,足有一米以上直径的篮盘那么大(有时更大),而且鱼泡相当密、相当厚,从水中往上冒,就像开了锅似的,让人兴奋。一般情况下,这种大盘窝泡相,无论将钩饵放在窝区的任一位置,都能钓上鱼来。形成这样的篮盘大窝泡相,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足够多的窝饵,二是要有足够多的鱼。钓商品鱼,特别是钓杂交鲫鱼,钓混养鱼,很容易出现大盘窝泡相,它可以让你感到有钓不完的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篮盘大窝泡相都能让你如愿以偿,随心而钓,如果窝底的水浑了(鱼在抢食饵料时容易将水底搅浑),在钓法上又没有采取措施,就可能什么鱼也钓不上来了。常常听见有人说,明明看到一窝子的鱼,就是不咬钩,不知为什么。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水浑了,鱼看不见钩饵了。沉底的静饵、死饵、深色饵,在浑水中是很难钓上鱼来的,大盘窝也不例外。但是,钓大盘窝的浑水里的鱼是有办法的:第一,钓上下型双钩,一钩卧底,一钩悬空,增加诱鱼目标;第二,钓活饵动饵,主钓蚯蚓,用缠绕挂方法上饵,保持蚯蚓的头尾能够蠕动,诱鱼咬钩。如果用单钩钓鱼,不论软饵、硬饵,都要不断移动钩饵诱鱼咬钩,防止静饵钓鱼。在大盘窝泡相中钓鱼,要特别注意防止惊鱼散窝。由于这种窝体上的鱼常常重叠,钩饵穿过它们当中容易接触鱼体,稍有不慎,就会惊鱼。因此,在施钓之中必须做到“三轻”,即轻放钩、轻移动、轻扬竿上鱼。
2.砣子窝泡相砣子窝泡相又叫团子窝泡相,这种泡相的特征十分明显,从水底冒上来的鱼泡是一团团、一堆堆的,有单团的,也有多团的,相距有远有近,不尽相同。出现砣子窝泡相与布窝的方式有关,用手丢投大块硬饵打窝,是形成砣子窝泡相的主要原因,每块硬饵形成一个泡区。用打窝器定点打窝,也会出现团子窝泡相,团子窝泡相有鲫鱼泡相,也有草鱼等混合鱼泡相,根据鱼泡的大小,容易区分。团子窝泡相有两种钓法:一种是固守一处法,一种是多点试钓法。固守一处法也叫钓定点,即重复在一个点上钓鱼,不轻易变更位置,浮标可以一次性调好,钓鱼的标相也比较好确认。多点试钓法也叫交叉钓,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砣子窝上钓鱼,也叫看泡相钓鱼,发现有大鱼泡相,便直接下钓。通常情况下,固守一处法比交叉钓要稳妥些,也容易钓上鱼来。值得说明的是,砣子窝泡相有钓偏窝与钓正窝之分,为防止惊窝,多数采用钓偏窝不钓正窝,即将钩饵放在砣子窝的附近,不直接进入窝区,以保证长钓久安。手性好,技巧熟练,钓正窝也是可以的。
3.满天星漂相
从水底冒上来的鱼泡,像满天星星,星罗密布,没有规则。这就叫满天星漂相。满天星泡相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打窝之前水体里就存在满天星泡相,也叫自然结构漂相。是鱼的觅食习性决定的。一种是打窝之后出现的满天星漂相,他与布窝的饵料,及布窝方式有关。如采用酒米,颗粒饲料,或某些粉饵做窝饵,采取任意的抛洒方式打窝,就容易出现满天星漂相。满天星漂相有大鱼漂相小鱼漂相之分,大泡为草鱼,小泡是鲫鱼,走动的是鲤鱼。容易区分。
受教
谢谢
牛人啊。大哥。
一起研讨研讨
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