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钓志--春夏秋冬
云竹风光掠影随记
--2006年7月8日云竹水库湖虾钓鲫日志
云竹本就是一幅风景秀美的画卷——湖光山色,怎么画也绘不尽她那婀娜千姿的韵味儿;云竹本就是一篇抒情的散文——夏秋冬春,怎么写也赞不绝她那人与自然和谐的情调;在云竹休闲垂钓、噢,还有那夕阳落山、磅礴日出… …,怎么拍也摄不够她那景色宜人的美景。
周末下班时,我叮嘱W一定要带上相机,随L再赴云竹水库垂钓。
上个月,到云竹水库垂钓,正赶上水库退水,水流不稳,大鱼都跑到深水区了,没有尽兴,钓了几尾小鲤鱼小鲫鱼就回来了。
昨天我给老五打电话,得知,持续20多天的退水终于停了,水位下降了1米多,但仍不上大鱼,鲫鱼好上些。
午休后,大正开车接上老西儿,我拉上L和W相继向云竹水库出发。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进村到了老五家。把车停放在院子外面,取下渔具帐篷,随老五到湖边乘船去水库最西边儿的后湾垂钓。
老五说,最近钓鱼的人太多,后湾去的人少,并告诉我们,退水后,湖边的虾很多,用虾钓鲫鱼好上。
到了湖边,老五的儿子正“突突突”地发动着他家的机动大铁船等候我们。
老五帮我们把东西送到船上,对他儿子叮嘱了一番先回去招呼其他客人。
炎热的天气,大家折腾了一身汗。船启动后劈浪向西行进,我和L站在船头,迎着凉爽湿润的风,顿时感到无比惬意。两侧的村庄山峦着红披绿,蔚蓝的天空浮着百态千姿的云朵,斜阳四射的光芒折在碧绿的湖面,空中翱翔盘旋的鹰和鹏,水边啄着小鱼的鹭和水面游的鸭,W拿着相机在比划着,老西儿坐在船边掠着船舷溅起的水花。
船缓缓靠近后湾的浅滩,我们大家把东西集中在一处平坦的草地,支起两个帐篷以便休息,然后拿上各自的钓具和伞找钓位。
后湾凸出的崖处,有两个十五、六岁的村里的孩子正在钓鱼。大正在两个孩子的西侧,我在东侧,老西儿和L依次排开确定了钓位。
老五的儿子临走前拿一支细眼抄网沿岸边儿转了一圈,捞了不少湖虾回来分给我们。告诉我们水里的石缝间虾多很好捞,用完了再自己捞些鲜活的用。
大正说,鱼不好钓的话,捞上十斤八斤虾也挺有意思。
我搬了些石头先把钓椅垫稳,支起伞,泡些饵料,然后取出一支4.5米的青风竿儿。考虑到主攻鲫鱼,我选用1.5#主线、1#脑线和一对儿1#伊势尼钩儿。准备好已经下午六点多了,直接插上3#电子标儿调好水线。
湖水清澈凉爽,和好饵儿,我蹲在岸边的大石上摆了条毛巾痛痛快快地洗了一番脸,点上一根烟,才挂上饵抛下竿儿。
数百米宽的湖面不时有船只驶过,对面的山坡,有几个村民在梯田耕作;水湾处,有两三拨儿撑伞支帐的人也在垂钓;湖边,一群赤着身子的孩童在戏水玩耍;浅滩的苇草丛,两只羽毛灰白相间头冠红顶的长嘴鹭迈着悠闲的纤长的腿,在自己的领地寻觅着晚餐;几只野鸭和水鸟在不远的湖面游着,偶尔其中一只猛然扎入水中衔上一尾小鱼浮出水面。
天色渐晚,挂在西南天际金灿灿的太阳慢慢变成橙红,光芒穿过空中一片连一片的朵朵浮云,魔幻般变出绚烂的彩霞,霞光辉映着山峦,在碧绿的湖面又折射出七彩的涟漪。
晚霞令人无比遐想。我回忆起我儿时的钓鱼。偷偷从扫院的扫帚中抽出一根长长的竹子,去掉枝叉作竿子,把缝衣针在蜡烛火苗儿上烧红弯成鱼钩,剪一片牙膏皮作铅坠儿,再向人讨几根从废旧传动皮带里抽出的细丝绳作渔线,穿上一小截儿自行车用的气门皮作标座,插上去掉羽毛的鸡翎或封上蜡的苇杆儿作标子。然后,和小伙伴一道,提上小铁桶,挖上蚯蚓去芦苇塘边钓小鱼。那时的鱼儿朴实得多,尽管我们当时的“钓具”简陋,但经常会钓上不少野生的小鲫鱼小泥鳅、有时也会碰上斤把重的鲶鱼鲤鱼让家人美餐一顿。
身旁的孩子不时上几条鱼,大正、老西儿和L也相继开竿儿,钓上了白净净的鲫鱼。我一下钩儿就有小“旁皮”鱼儿在闹。老西儿劝我说,现在鲫鱼的嘴“馋”了,还是挂上小虾,小鱼也不太闹腾。
听人劝,吃饱饭。果然,挂上小虾后,小鱼闹标儿少了,不长时间,我也支起了渔护,把钓上来的第一尾一两多重的小鲫鱼放了进去。
这时W在L身旁帮着数着上的鱼已经是第五尾了。
夕阳渐渐落山,晚霞更加浓艳,色彩斑斓的滔滔云海上时而象腾着一条巨龙,时而象是坐着一尊大佛。我指着象是在云海中耸起的一处礁石上坐的一朵象人的身影的云霞问老西儿,那象什么。老西儿看了一会儿回答,那是姜太公在海上垂钓,你看头上不是还戴着一顶斗笠吗。
“哗哗”的浆声由远而近。老五和儿子划着小船披着夕阳的余辉给我们送晚饭来了。
统计出晚饭前的战绩:L8尾,大正和老西各4尾,我3尾。
我们在湖边洗干净手,聚在帐篷附近的巨石旁,正好是一处天然的餐桌。我和大正、老西儿、老五一块儿动手摆上了丰盛的晚宴:一碗小葱拌水萝卜、一碗小葱炒笨鸡蛋、一碗笨鸡炖山蘑、一碗炒湖虾和一碗小葱拌老咸菜,主食是葱花烙饼和小米稀粥。W拿出带来的汾酒倒上,大家尽情地开始了野餐。
吃完晚饭已经八点多了,原本考虑L年龄大,不想让他夜钓的时间太长,准备让他吃完饭玩玩就搭船和老五一道回去休息。但L的兴致很好,说身体没问题,打发老五先回去,十一、二点再来接他。
明晃晃的圆月从身后的山坡悄悄地爬了出来,天空的星若隐若现,愈来愈多,愈来愈亮,很快布满了,银色的月光星光洒在湖面和山谷如白昼般。十五的月亮十四也圆呵。
今夜星光灿烂,用不着钓灯了。老西儿说道。
大正拿抄网捞了些湖虾给大家送来。
仲夏月夜,湖虾钓鲫,别有情趣呀,可惜老翁的标子就是没动静。看到老西儿下竿不久就钓上两条白花花的小鲫鱼,我叹道。
我点燃一支烟抽着,耐心地盯着银光粼粼的湖面上浮起的夜光标儿。二十多分钟后,绿色的荧光被拉入水面,我起竿儿,是一尾3、4两重的小鲤鱼。
15条、16条…,大的,这条大,L的钓位旁不断传来W的喊叫着。
大正那儿也不错。
我抛下竿儿,从身边抓起一瓶水喝了几口,刚准备再点一支烟时,标子有了顶标信号。我急忙扬竿儿,一尾一两多的鲫鱼被拖出了水面。
把鱼放进渔护,点上烟抛竿儿后很快又有了顶标,这次上了一尾2两的鲫鱼。我这儿也聚上鱼了,我在想。于是,挂上小虾抓紧又抛下竿儿。
好象又是小鱼闹了闹标,我没去理会,当标尖的荧光再次被拉入水面时,我一扬竿,很沉,好象是条大些的鱼。我起身遛了两下,让大正拿抄网,水面掀起一片水花,原来是两尾2、3两重的白花花的鲫鱼。哈哈,双飞。
老西儿也上了一次“双飞”。
感觉真是不错。白花花的鲫鱼辉映着银色的月光被拖出水面溅起水花的感觉。
明镜的圆月在西南上空的云中穿行着,爽朗的夏夜湖边垂钓,我真想唱一曲“夜色多么好”,赞叹一番。
11点过后,老五划着小船来接L回家休息。
L的钓位还在上鱼。又玩了半个多小时,当L钓上第25条鱼时,才恋恋不舍地和W上船回去。
老西儿困了,钓上一尾将近半斤多重的大鲫鱼后,悄悄钻进帐篷里先睡觉了。
趁月色好,再抓紧多钓两条。凌晨两点多,我感到钓的有二、三十条时,也准备休息一会儿。
大正问我,不再钓月光了。我告他,还要养点儿精神看日出呢。
在帐篷里铺上防潮垫儿,舒展着身子躺下,听着蛙虫叫声,很快进入梦乡。… …
哗哗哗的波涌拍岸声,唧唧啾啾的鸟雀欢叫声,在草地上铺着防潮垫儿睡觉的大正那如雷的鼾声吵醒了我。撩起帐篷,天已渐亮,微微波涌的湖面浮着薄薄的一层雾气,空气湿润清晰。休息了两个多小时,精神好多了。
我蹑手蹑脚地向渔护里的鱼儿哗哗作响窜动的钓位走去。大正还是醒来了。他坐起伸了个懒腰说,他也睡够了。
老西儿的帐篷里还是一阵一阵的酣声。
今天又是好天气。坐在钓位后,大正对我说道。
我拿着抄网,在岸边儿一边儿捞着湖虾一边儿问他夜钓的战果。大正回答,剩他一个人钓没多大意思,我睡下不久他也躺下了。
我们俩聊着,钓着,不觉天际泛白,东方淡出一抹红霞。
快日出了,W还不来呀,我后悔道。该把相机留下,好好拍几张云竹湖面上的旭日东升。
朝霞映在云竹湖上。老西儿不知什么时候也钻了出来。
几只船载着去田里锄禾的村民从湖里划过,对面垂钓的地方也喧闹起来。
呜喂--,我们亮开嗓门向清晨起早的人问早。回声在湖面的山谷间萦绕着。
湖面东方的山颠终于露出耀眼的金边,光芒四射,亮透了天空,染红了云霞。冉冉升起的橙红色朝阳,象一团烈焰燃烧的火球向上跳动着,瞬间腾起,托起在空中,气势磅礴,庄严神圣。
层林尽染,禾木流火,霞光碧波相辉相映,令人无比陶醉的湖光山色啊。
无限风光,这边独好。又一支小船由远向近荡来。是老五的船,大正的眼神好,说道。
正是老五荡着双浆,船上乘着L和W,沐着朝霞,在碧波金浪上驶来。
可惜呀,身边没有相机。
L精神抖擞地上了岸,向我们寒暄了几句,就到他的钓位接着找上鱼的感觉了。
我也重新抛下竿儿,专注地钓起来。
水面渐渐变暖,我先上了几尾鲫鱼(最大的一尾将近半斤多)和一尾小鲤鱼后,小“旁皮”又开始闹起来了。
我干脆起身再帮大家捞捞湖虾。
大概八点钟左右,老五给沿途钓友送饭的船又来了。我在大石头“餐桌”旁支起一把伞,大家聚在一起吃了早饭,各自找乐趣去了。
L还是很有耐心,在那儿一条一尾隔三差五地上着小鲫鱼小鲤鱼。
老五陪着大正聊着天,钓着鱼。
老西儿饭后又钓了2、3条小鲫鱼后,爬上身后的山上果园里晨练,到山顶上俯瞰云竹水库的风光去了。
天上的太阳晒了起来。我脱掉T恤,光着膀子,穿上钓鱼马甲,赤着脚,卷起裤腿,拎着渔竿儿上了老五的船上,荡起了双浆出“海”钓去喽。
船儿划到了湖中间,风儿凉爽,头上盘旋着鹰和鹏,湖边儿游着鸭和水鸟,真有脚踏青波不知我为何者的感觉。
好山好水好地方。我不禁破开嗓子吼起:一道道地那个山来呦,一道道地水… …。真感觉比什么阿宝要唱得好听多了。
好尽情呦。
湖边的W和山坡下来的老西儿不停地向我招着手。
没办法,我只好返航,回到岸边载上W和老西儿出“海”摄影和观光。
我一边儿划着浆,一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