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台钓不等同于竞技钓

自主择业的战士2014-09-11 13:10:28

  首先要说明的是:“竞技钓”同“台钓”、“传统钓”一样,是一种钓鱼方法。它同竞技钓比赛是不同的两回事。竞技钓比赛是按照中国钓鱼协会制订的规则举办的钓鱼比赛。但参赛者只要不违背规则,用传统钓、台钓、竞技钓等各种钓法比赛都不受限制。

  竞技钓是更适合于手竿钓鲫比赛的一种目前最为先进的钓鲫方法。竞技钓比赛不只限于手竿钓鲫。一切符合规定、符合国家体育法的钓鱼比赛,都可以发展为竞技钓比赛。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竞技钓鱼比赛有手竿钓鲫,手竿钓鲤,手竿钓混合鱼,抛竿钓混合鱼,海钓中的定点船钓等等。

  竞技钓不但能用于比赛,休闲钓中使用竞技钓照样威力无比,只是在特定环境和自然条件改变后,要对钓组的配制和钓法做一些变动,来适应不同的水域。

  “台钓” 是“台湾钓鲫方法” 的简称, 按传入中国大陆时的技术特征来讲,属于钓鲫方法中的一种悬坠底钓术。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台钓” 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钓鲫方法,早在五十多年前日本就出版过介绍这种钓法的书籍。台湾的钓界前辈,后来借鉴、改良了这种钓鲫法,并使之在台湾逐步流行起来。内地的钓鱼人接触这种钓法大约是在一九八五年前后。因于对它很陌生,甚至觉得这种钓法很神秘,当时无人能为这种钓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不知道如何去称谓它。当时在内地传授这种钓法的台湾钓界人士对这种钓鲫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有人曾为它起过一些名字, 像什么“宇宙必钓术”、“幽灵必钓术”、“呼吸钓法” 等等, 但这些名称起的过于玄虚或叫起来有些绕口,并不被内地钓鱼人所接受。

  由于“台钓”是由台湾钓鱼人开始向内地传授的,后来大家也就顺势称它为“台湾钓鱼方法”。《中国钓鱼》杂志后来把它简称为“台湾钓法”。大约在九二年,“台湾钓法”最终被“惜字如金” 的北京钓鱼人一锤定音称为“台钓”并逐渐在全国叫响,如今“台钓” 二字对全国的钓鱼爱好者来说已属老幼皆知、耳熟能详了。

  台钓的技术特征

  现在看来这种被称为“台钓”的钓鲫法同内地流传已久的钓鲫法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铅坠不落底。而铅坠悬垂的原因最早出现在日本,是日本的钓鱼人,为对付喜欢吃离底食的日本鲫, 迫使钓饵离底的一种被逼无奈而为之的办法。谁料想,恰恰是这种不经意的改变,使大陆的钓鱼人,在钓鲫技术的发挥上打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斩新的基础。

  聪明的台湾钓鱼人从日本的悬坠钓鲫术中得到了启发,在浮标的设计和使用上更加注重利用浮力的平衡原理,在用饵和手法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为国人钓鲫术的发展续写了新的篇章。

  “台钓” 同内地的传统钓鲫法相比,它的先进性就在于科学地运用了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原理。主要表现在:为浮标加载配重时,把浸入到水中的线组的所有配件(饵、钩、连接环、铅坠、铅坠座、太空豆、插标座、子线、大线),产生的全部重量,统统做为平衡浮标浮力的重力来计算。也就是说“台钓” 是利用线组的整体重力来平衡浮标的。铅坠在这个平衡体系中除了起到稳定浮标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微量加减自重,修正浮标平衡点,达到调节整体平衡程度的微调作用。这样钩饵(钩饵,指钩和钓饵的组合)就不象传统钓那样,独立于平衡体系之外,而是成为这个平衡整体中的一分子。由于钩饵的重量被浮标的浮力充分平衡, 钩饵处于失重状态,这就大大提高了钩饵到浮标的整体灵敏度。在一般情况下,地面几乎不承担钩饵的重量,既使钩饵轻触底,也只是承担其部分重量,除非钩饵完全不受子线的牵制自由卧底时,地面才承担它的全重。

  传统钓鲫法,是用重力等于或大于浮标浮力的铅坠来稳定浮标的,忽略了线组自重对浮标浮力的影响。这种配重原则,主要突出了铅坠对浮标的稳定作用,没有发挥铅坠对整个体系的平衡衡调节作用。当铅坠的重力大于浮标的浮力,铅坠必然沉底,大出的重力和铅坠以下钩饵的重力,都要由地面来承受。鱼在吃饵时,只把钩饵吸入嘴中浮标是不会产生信号的,非得用力拉动铅坠浮标才能打破平衡状态产生信号。而“台钓”,鱼只要在吃饵时只需把钩、饵吸入嘴中便能打破浮标的平衡状态使浮标产生信号。

  台钓使用的浮标其视标很细,当浮标被线组形成的总体配重,平衡在这段细视标范围内,其后再有外力介入,无论是增加或减小这个配重系统中的一点点重量, 浮标都会因平衡被打破而快速作出反应,为了寻求新的平衡,浮标会向上或向下产生位移, 及时向钓鱼人传达出鱼讯语言。

  也就是说,只要鱼吸动悬于水底或轻触底的钩饵,使其稍微移出浮标的平衡体系,浮标的平衡都会立刻被打破。既使钓得比较钝,造成子线弯曲,使钩饵已不在垂直的平衡体系中,只要钩饵的移动能导制处于平衡体系中的八字环移出平衡体系,浮标的平衡照样会立刻被打破。

  传统钓不但铅坠卧底,而且浮标的视标也很粗,鱼吸饵时一般不会立刻拉动铅坠,也就是说只能等到鱼吃饵之后含着饵转身、后撤、抬头恢复身体的水平状态或者上浮,用整个身体的力量才能拉动铅坠和浮标。而“台钓”是鱼在吸饵时身体并未移动,仅仅吸动了钩饵就能拉动浮标。所以说台钓比传统钓要先进。

  台钓对中国钓鱼运动的推动作用

  由于“台钓”的传入,为祖国大陆几十年不变的传统钓格局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这种悬坠底钓术的普及和发展,全国的垂钓人口在直线上升,从而带动了中国鱼具的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钓鱼运动也迎来了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的春天。又由于台钓的出现,更为中国的钓鱼运动起到了绵上添花的作用,如今“台钓”已不再神秘,连偏远山区的钓鱼爱好者都在享受着台钓为他们带来的乐趣。

  时至今日我们对那些最早在内地辛勤传播过这种悬坠底钓术的台湾钓界前辈们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并建意将他们的名字记入中国钓鱼史中以示表彰。

  特别是已故的廖心阳先生,现任东峻钓具公司董事长的萧春平先生,南北钓具公司董事长的廖大山先生等等,他们为向内地传播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都曾做过大量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正是在他们的“精播细种” 下,“台钓”在内地才能得以落地生根,并逐渐壮大发展为当今最具吸引力最热门的一种钓鲫方法。而且随着这种钓法的推广,也激活了中国的鱼具市场,为更多的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应该说“台钓” 对中国钓鱼活动是功不可没的,所有最早从事过传播和推广“台钓” 的钓界前辈们永远值得广大垂钓爱好者的尊敬。

  竞技钓的产生

  俗话说,人类要不断进步发展,历史的车轮终究要滚终滚向前。只有后浪渐高没四方,不见前浪的长江才会更为壮观。钓鱼技术的进步也如同社会的发展,新的更为先进的东西必然要取代旧的和逐渐落后的东西。

  “台钓” 传入内地以来,经历了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在广大垂钓爱好者的进一步挖掘下,有形或无形之中已有多多的改变。虽然很多钓友没有意识到自已现在使用的钓法与“台钓” 已有很大区别,但客观地讲,目前在内地的一些大中城市和竞技钓鲫活动开展的比较好的地区,最流行的钓鲫方法已不属于过去的“台钓”,而是由大陆钓手在“台钓”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被人们称为竞技钓的钓法。我们通过比较即可清皙地看到这两种钓法,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操作上都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在外行人看来这两种钓法似乎区别不大,其实骨子里已有诸多质的不同,可以说他们早己貌合神离,各姓李赵了。

  特别是,九八年第四届全国钓王杯赛之后,悬坠底钓术被内地的钓手逐渐改进,从技术特征, 操作手法, 施诱施钓的理念等多个方面, 均已突破了“台钓” 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悬坠底钓术如今己被发展成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全方位立体钓鲫术。

  现在内地的钓手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钓鲫方法比“台钓” 更加先进了。当然了,如果最初没有“台钓” 这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内地钓手是很难进入阿里巴巴的宝库并得到如此重大的收获的。对那些早期向大陆传播“台钓” 的台湾钓界的前辈们来说,在完成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后,能看到“台钓” 得到新的发展也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中国的钓鲫水平能有如此长足的进步,不是哪一位个人的功劳,是在一种大氛围大环境下,全国广大垂钓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不断地总结、改良,不断地创新、提高而一步步得来的。这是一个坚难而又漫长的过程,而且在发展的中后期,是在没有任何“外籍教练” 的指导下全凭国产钓手自已的智慧完成的。为研究这种钓法做出贡献最大的当数内地的竞技钓手,他们通过一场场坚苦的比赛用无数次的失败一点点把她堆砌而成。

  如今中国钓手可以挺直腰杆,拍着胸脯说,手竿钓鲫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名列前矛。当时机成熟时,中国钓手一定会向世人证明中国竞技钓的实力。

  那么,“竞技钓”与“台钓” 到底有什么区别了。请看下面的对比。

  一、 提竿动作不同

  台钓的提竿动作要求为持竿的手臂先向浮标方向伸出并要伸直,然后再直臂上扬。这在台

  钓盛行时是非常有名的“前推上扬”提竿动作。

  竞技钓的提竿动作要求大臂带小臂手腕在持竿状态下直接发力小范围上扬,既不前推也不

  后撤手臂。在完成刺鱼动作后,小臂同大臂仍保持着一定的弯曲,使你在钓到大鱼时有一个收放手臂遛鱼的余地。这种铁指寸劲原理的提竿动作,刺鱼速度快,节省体力,并使自己处于攻守兼备的优势之中。

  二、调标理论不同

  调四钓二是“台钓” 的基本理论。而“竞技钓” 调标的基本理论是浮标的任何一目都可以

  设为调目和钓目。如同杆称的称杆儿一样,从头到尾都有用,只是有的点常用,有的点用的少。

  “竞技钓”同“台钓”调标原理还有一点不同之处,就是从钓灵到钓钝有一个明确的临界点,

  就是我们所说的“调几钓几”。

  “台钓” 认为浮标空钩半水调的目数越多(视标露出水面越高)浮标越灵敏,而“竞技钓”

  则是带饵半水调标,调的目数越少(视标露出水面越低)浮标越灵敏。可以看出这两种调标理论是截然相反的。

  三 、灵钝极限不同

  “台钓” 的最灵点是双饵离底,最钝点是双饵触底。而“竞技钓”最灵点同“台钓”相同,但最钝点可以根据需要钓到铅坠卧底。

  四 、适钓范围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