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07年的开竿钓-冬钓唐王坝

狼啸于天2014-09-11 13:07:25

  自打去年11月份起,三哥的电话总是不断,说朋友邀请前往唐王坝试钓,让我一起去。可我总是事情多,不是单位的事情就是家里的事情,忙完了这个又来了那个。元旦前又是一番约定,本打算元月二日去试试,可天公不做美,加上钓鱼之家刚恢复,再次推迟了。元月11日,电话再次相约,约定周日(14日)去试钓,这次是天下刀子也得去了。

  为啥这唐王坝能让我如此钟情,为啥三哥如此珍惜这次唐王坝试钓,还得说说这唐王坝。

  说起唐王坝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说起花果山,大家肯定熟悉了,吴承恩笔下孙悟空的老家是也。在国内有多处花果山,但据考证,咱连云港的花果山是属正宗。唐王坝便在那花果山脚下。

  唐王坝在花果山老君堂遗址东百余米,旧有一道南北蓄水坝,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经过这里,筑坝挡水,以供人马饮用。后人称之为“唐王坝”,相传迄今。虽经再三考证,均未查出有关唐王李世民东征到此的史据,诚然,这里确有倒塌不堪的水坝废址,乱石嶙峋,南北行人为便捷而由此过往。因无载述,山民以讹传讹。

  考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海州(现为连云港市的一个区,相传古时为海港码头,再古时孔圣人曾来此考察过,上得一山,远眺大海,那座山便得名孔望山)判官唐伯元大兴水利工程,在此修筑拦水坝,以蓄山水,抑山洪,保护其下方不远处的老君堂免受山洪冲击,民亦由此收益,山民感恩戴德,遂称之为“唐王坝”。这里的“唐王”指的是唐伯元,可见得民心顺民意者,深受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

  而今的唐王坝,是于1958年在原废址上修筑起来的,南起龟石崖之下,北至神山北之山脚下,依势而筑,坝长180米,高12米,顶宽8.6米。当年在坝顶上铺修沥青路面,为国防军事及进山必经之路。坝东为小水库。1999年由园林部门投资整修,面积60余亩,蓄水30万立方米。在坝之内坡顶整修长形花圃,广植花卉,四季鲜花不绝,争奇斗艳。

  唐王坝的水源是山上流淌下来的雨水和泉水,水质甚好,早些年其中生有些野生鱼,后来当地政府也放养了一些鱼,因水质好,无人喂养,鱼的品质甚好。不过,唐王坝属政府(zhengfu)管辖,严谨垂钓,隔几年政府捕捞出售,所得款项用于唐王坝的修缮。改革开放(kaifang)以后,唐王坝仍然属政府水利部门管理,还是严谨垂钓。也就是这两年,方承包给当地人经营旅游。坝中建有钢索桥,茶室,并有游船供游客租用荡桨。因周边风景秀丽,成为婚纱摄影必去的景点。也就是去年,承包人忽然想开发垂钓事业,于去年的六七月份投放了一批鲫鱼,也不喂养,半年下来,那些投放的鱼也成了半野生的了。期间除了至亲好友可以试钓外,不对外开放。

  还是言归正传说说垂钓之事吧。至于花果山、唐王坝的风光水色,您要是有机会来连云港,俺老牛请你品着正宗的花果山云雾茶慢慢欣赏。

  元月14日,晴,傍晚前后多云转阴有小雨雪,气温-3℃~5℃,东南风3~4级。集合地点是三哥渔具店。早上8点半,三哥相约的几个朋友都到齐了,于是五人两部车出发。唐王坝离市区很近,车程很短,也就十来分钟吧。到了唐王坝,主人家早就迎候路旁。

  大家背着护包拎着钓箱来到水边,见西向西北靠坝体的水域已然封冰,厚有1厘米,用石砸之,只成洞不碎,其余水面无冰。因大家知道周边水深1~4米不等,故皆准备台钓,寻得无冰水面,开饵架装备。

  我和三哥离得不远,三哥不愧是台钓高手,我刚刚开饵,他那里已然摆弄线组了。我那日开的饵料还是老习惯,丸九四季+老鬼速攻,1:1,饵水比也是1:1,饵水比例主要是考虑到天冷,怕返水。杆用5.4米的长节阿布(ABU),主1.2+子线0.8的三星大师,钩为3号依豆,漂还是那支2号硬长尾的渔先生。依这样的准备,打算先试试情况。

  我挂饵试水,水深居然4米多,调六钓三,因水深,先来个偏灵的试试。待我抽到第四竿,三哥那里已经有了信号,抬竿中鱼,抄上来一看,是条近斤重的鳊鱼。我问三哥信号怎样,三哥说挺好,信号很大。闻得此言,信心大增,又抽了几竿,便耐心观漂了。

  时间慢慢地过了一个小时,怪了,我这漂一直是定海神针,三哥那里也成了定海神针。钓点水面上时不时有碎冰碴随风飘过,风虽很小,不过吹的我是缩头缩脑,手脚冰凉。再看看其他钓友,也没有什么动静。按耐不住,我起身四处溜溜。溜了一圈,发现另一处较为理想的钓点,于是乎,拿着竿子过去试水,水深不到三米,心下觉得有戏,忙和三哥招呼一声,转移阵地了。

  这处钓点与早前的钓点虽同处铧尖上,却是有区别。早前的钓点背阴,水深4米多;这处钓点向阳,水深不到三米。挂上饵调漂,两竿之后,基本找到了底,挂饵开钓。抽了两竿,第三竿漂刚刚稳定,便有了一轻微下顿又上送半目,抖腕抬杆,久违了的重量感自水下延着钓线传到了手中。呵呵,一尾半野生的大鲫入护。挂饵再下钩,等了约莫三分钟,漂下顿半目,抬杆,又是一尾半野生的大鲫!

  找到鱼窝了!看看时间,已然上午十一点了。连忙跑去叫三哥转移阵地。十二点的时候,主人家唤我等就餐,一个小时间,三哥中大鲫7尾,鳊鱼1尾;俺老牛中大鲫8尾,半道跑了鳊鱼1尾。

  中午席间,大家议论起来,觉得古话一定要记牢“冬钓一定得寻阳”。关于冬钓的一些经验心得,改日再发贴供大家探讨,今天就不罗嗦了,不然篇幅也有点太长了。

  那日未带相机,网上寻个google earth 的地图大家看看吧。

  这一张是部分市区加上水库全貌的。俺就住在左下角的城区里,右上那个小小的三角形,就是水库的全貌。

  这一张是水库全貌的。大水面的是大圣湖(其实原来叫大村水库),是我常去的野钓水域,去年国庆我在那里钓获最大的是一尾近三斤的红鲤。中间那个小水面的是唐王坝,相比之下小多了吧。

  这一张是唐王坝的全貌。那个铧尖大家一目了然,至于俺说的钓点,大家估摸估摸就明白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