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绝钓(一)

阵234562014-09-11 12:51:33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文章很精彩,特转载如下。如钓鱼之家已经有人转载,让没看到的钓友看看过过瘾,我不算多此一举吧?好了,正文如下:

  《 绝 钓 》

  作者:彭见明

  七十年代某年初夏时节,本文主人公许河生和他的父亲来到瘦谷县聋哑学校做蔑活。是聋哑学校的校长托人请他们来的。夏天要来了,他们来修补学生老师们普遍睡烂了的凉席。

  那时候聋哑学校的生源比较丰富,开设两个班。大班的年龄大至二十多岁,小班的年龄小到五六岁。一共有六七十个人就读。

  聋哑学校开设在县城河对岸的粒米山上。浓荫掩映下的小平房学校里很安静,因为大家都是用手说话的。学生们每天在老师的指挥下唱一遍《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节拍很稳,却是五音不全,高低不一。

  学生和老师的凉席,没有一床不烂的。校长皱着眉头解释说这个学校也没有什么收费不收费的,学生都由各生产队送来,同时送来大米、油盐和烧柴,其它诸如凉席什么的就顾不上了。

  许河生和他父亲当然是进门就开始破竹蔑干活。下课时聋哑学生围过来看他们做蔑活,学生们比划着什么,许河生听不懂,只好一笑了之。许河生和他爸也没有什么话说,用他*话说:他们父子俩在一起,一天也放不了两个*。但是许河生习惯这样,也习惯在这种环境里做事。他平生最怕的就是说话。许河生暗忖道:我应该是这里的半个学生。

  这个想法后来应验了。

  许河生在这里做蔑活时,学校动不动就停了电。见河对岸的县城灯火辉煌,聋哑人便站到操场上哇哇乱叫。学校里没人会弄电,许河生对顿脚骂*校长说:我去试试。

  许河生找张梯子这里弄弄,那里看看,竟也能把电灯捏弄亮了。

  学校里吃用的水,是从井里抽上来的。因电的原因,还因水泵的原因,学校里亦常遭水荒。抽不上水来,便只好动员学生去前边河里挑——幸好有二十多岁的学生,一身劲无处使。

  许河生让校长把水泵从井里吊上来,拆成若干碎片,又拼接拢来,竟把水的问题解决了。

  许河生还会做一些学校里没人会干的事,譬如修课桌、做油漆、干些简单泥瓦活什么的,很多事不用再请人。

  后来校方觉得:他们学校其实十分需要这么一个人。

  校长问许河生:你愿不愿意到我们学校来工作?

  许河生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不能骗你,我是结了婚的人,有家有小的。

  校长说:结了婚是个麻烦事。结了婚招工就难。不过,我给你去争取争取。你这个人我们要用。

  许河生招工的事,倒也没费多少周折就办好了,当然这跟他家庭出身好有关系,而且他父亲曾干过解放军南下支队农民支前班的班长,那个时代,这都是人活得好与坏的重要资本。

  许河生三十大几的人有家有小还招了工,这种事是很少见的,因而许河生死死记着校长的这笔情。

  许河生办妥报到上班手续的第一天清早便拎了条七斤重的草鱼去孝敬校长。这条鱼放到案板上时,鲜活得尾巴还在动,喜得校长合不拢嘴,因他是嗜好喝碗鲜鱼汤的。

  以后隔三差五许河生便要给校长捎条鱼去,大小不等。

  这样校长晓得许河生还有门本事:会钓鱼。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