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了在干沟钓鱼的一些往事,本来还有很多,因为在2003年之前那里是本地钓鱼人的天堂,可是怕同一个地方写得太多,引起大家的阅读疲劳,所以换个小地方和大家唠唠,小沟渠同样有小沟渠的乐趣吧
(二)排碱渠边夜钓欢
排碱渠,新疆地区的一种水利设施,主要用于排盐碱,水质偏咸。渠内主要鱼种为鲤鱼、鲫鱼、草鱼、小狗头、麦穗等,水深不过2米,浅处几十厘米,渠内多长水草,芦苇等,春秋两季由于农民灌溉,水位较高。
那是在2004年初秋的一个夜晚,下班之后吃了晚饭闲暇无事,整理整理渔具,为下次出行作准备,一边整理一边回想上次钓鱼的情景,不禁钓瘾又起,“心动不如行动”,想钓了就走。挖了一碗玉米面,对好作料,上锅蒸熟,钓竿一拿,跨上摩托车,直奔距离我家2公里左右的县排碱渠(因为明天要上班,而且天太晚了也不安全)。县城这条排碱渠修建于70年代末,常年水不干,后经过几次清於,水最深的地方已经有2米5左右,渠面最宽处约10米,窄处7、8米,渠的上游连接县渔场,下游通往塔里木河。在这里曾有人抓到过7、8公斤的草鱼,鲤鱼我本人钓上最大的4公斤左右,一个内地的钓友曾在此使用台钓,一个早上钓了500克以上的鲫鱼20多条,看得我们眼睛都直了,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大的鲫鱼。因为本地钓鱼的水平比较落后,台钓正式传入本地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在此之前钓友们大多使用粗线大钩,主钓鱼种为鲤鱼,上鱼就是硬拽上来(我有个李姓开渔具店的钓友谐称这种钓组为“拉毛驴的绳子”)。鲫鱼是实在无鱼可钓的时候,随便钓来玩玩的,100克以下随钓随放,基本不拿回家,因为鱼个体小洗起来麻烦而且由于我们这里水质比较咸,鲤鱼的味道和鲫鱼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话不赘述转入正题。
十分钟后到了渠边,我选了一个涵洞旁边稍大的光水面,还有些泡沫漂浮在上面的位置用酒泡的小黄米打了一个窝子,调好漂,下杆,坐在一旁抽烟,十来分钟过后,见鱼漂也没有上下点动,只是平行位移几十厘米,我心想是不是水流的缘故,正准备拉回窝点,就在这时鱼漂猛然一个下沉,鱼漂上面的发光棒都不见了,我赶紧抓杆上扬,水下沉甸甸的感觉顿时传到了手上,溜了几个回合,鱼不怎么挣扎了,被牵引到岸边,我把杆斜靠,一手抓着鱼线,手扣紧了鱼鳃,扔到了岸上,打开灯一看,是一条1公斤多的鲤鱼。我把鱼装进鱼护,立刻就给小杨、小高、小任打电话,叫他们带上渔具过来。他们起初以为我故意逗着他们来陪我夜钓,只有小杨一个人带了渔具赶过来。小杨到了以后,随便找了个地方就把杆打了下去,然后几个人坐在岸边闲聊。突然小高大喊“鱼杆被拉进去了,快!!”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小杨一个箭步冲下护坡抓起鱼杆,一条一公斤多的鲤鱼不到一分钟就被他硬生生挑上岸来。下班咯,明天再接着给大家写,多给点鲜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