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子线中的大学问

钓无定律波哥2016-07-02 19:06:58

钓鱼,除了技术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随着气候、气温、钓法、水情、鱼情等的不同,子线的长短也随之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钓浮、钓小鱼、钓快鱼时,子线一般要短,掌握在10-15厘米;钓底、

钓较大鱼体、钓慢鱼时,子线可以适当加长到15-30厘米。

子线短,摆幅也短,相缠的空间和可能会减少;子线长,摆幅大,相缠的概率会增大。

在一些钓法中,如确实需要长脑线,我们可以通过上移铅座和坠子来增加摆幅,同样可以达到长子线的效果。

长子线的优点:

饵的摆幅较大,动态诱鱼效果好,距铅坠较远,隐蔽性好,同时不易断。

缺点是信号传导损耗大,且传导较慢。

短子线的优点:

传导迅速,到位快且准确,信号最大,缺点隐蔽性不好,信号有时过多,判断不易准确。

春钓鲫鱼:

子线长度20cm--25cm,因这时鲫鱼越冬后,刚开始索饵,胆小但贪食,聚鱼较慢,却对活食较为敏感,在这个长度子线摆幅较大,上下钩饵与子线间在落底前有个自然夹角,便于鱼口的吸入,故中鱼率较高。

适用钓法为搓饵钓底,及搓饵钓接口等。

夏初钓鲫:

子线长度15cm--20cmm,因这时鲫鱼吃口极好,只要把漂调准确,中鱼率很高,且有一定速度。适用搓饵钓底或拉饵钓底。

拉饵钓鲫:

子线长度10--12cm,这时主要考虑鱼的密度高,追求速度。适用钓法拉饵钓浮中上层为。 悬坠跑铅钓鲫:

子线长度5--8cm,为了增强信号传导及灵敏度,这时一定要采用短子线。

钓鲤:

子线长度20--30cm,因鲤鱼体较大,警惕性高,采用长子线可有效降低鱼体碰线等假信号,同时中鱼后,还可提高子线强度。

猾口钓鲫:

子线长度18--20cm,这时即可避开一些假信号,同时灵敏度又不至于太低。

钓草:

子线长度25--30cm,与钓鲤相同

钓鲢:

子线长度25--50cm 还有很多情况下的子线不同长度的用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深水底层钓快鲫15cm子线。

浅水鲫12-15cm子线等等。

钓鱼用多长的子线并没有定律,要视水域的深浅、鱼的大小、鱼吃饵的轻重、上鱼的快慢等决定。比如打浮钓快鱼时,为了加快两饵到位的时间,在不影响上鱼的情况下,尽量用长度短点的子线;

又如钓点水很浅,也要把子线的长度适当缩短;

再如水深超过4米,而且垂钓的又是大鱼,这时我们就应该用长一点的子线。

有两个人在一大型天然湖垂钓青鱼很牛x,先是用1米长的子线连续跑鱼后,将子线增加到2米,终于成功钓获多条个体在10~20千克的青鱼。

由此可见,钓鱼中用多长的子线是没有硬性标准的,要根据不同的鱼种、不同的钓法及个人的习惯去选长度更重要的是能在钓鱼中善于灵活变通,以多上鱼少跑鱼为目的。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非常对,要根据水情鱼情和自己饵料来调整

很久以前昆明

有道理

很久以前昆明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