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比较犀利——浮漂深度测试

钓鱼野人2013-04-12 14:22:00

前言

每个钓鱼人都知道的一句话:浮漂就是钓鱼人的眼睛。

怎样才能选到一支好的浮漂呢?或者说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一双慧眼呢?一双洞若观火的慧眼,这可不是凭感觉就能做到的!

也经常听到一些钓友说:漂不在多少,也不在贵贱,只要真正读懂你自己手中的那支漂,你就是高手,就是大师了。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那就给鄙人一点时间,让在下跟朋友们说道、说道。

=======================================================================

浮漂简单的说就是鱼儿就饵或蹭线时所施加的外力通过渔线的传导最终作用在浮漂上,使浮漂改变原有运动状态,从而获得鱼讯的工具。

浮漂按形状可分为:立式浮漂、卧式浮漂、球形浮漂、线浮漂等四种。

立漂也可按常用材质分为:孔雀羽、芦苇、巴尔沙木、茅草、纳米等五种。

同样立漂还可以按外形和功用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方法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做静态测试前,为了能能直接更简单的说明如何判断一支漂的有优劣,以及漂的功用,这里必须先简单的说明一下漂的设计与性能的关系。

这就必须先引入三个概念。浮力、惯性、力的平衡。

浮力: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量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惯性:所有的物体都是有惯性的,它保持物体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力的平衡:平衡是指惯性参照系内,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就好像没有受力。

知道了上面三点,我们就可以用一种最理想的状态来简单说明原理了。我们选取的理想状态就是所有的钓组都处与悬浮状态,并且浮漂调目在行程内。

如下图所示:

这时候的浮漂就是一种平衡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否则他将永远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鱼就饵或蹭线时产生的力最终作用在浮漂上,他才会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

这可能是上顶也可能是下顿,他是由浮漂所受合力方向和大小决定的。

而我们最想知道的却是什么样的浮漂具有更好的灵敏性,通过上面的示意图不难看出,其实浮漂上下运动的改变就是在改变沉入水中的漂的总体积。也就是总排水量在变化。

通过浮力概念的阐述,很容易明白这其实就是浮力大小的在发生变化。

而水下总体积的变化其实只是只是漂目变化范围内的水下漂尾体积在变化,所以越细漂尾的浮漂改变状态所需要的力就越小,那么,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漂的灵敏度主要由漂尾粗细决定的!

也正因为漂尾越细的漂要改变运动状态,所需要的力越小,同样道理就知道,细漂尾更容易出现黑漂的鱼讯。

当然决定漂的灵敏度不只这一个因素,还有就是惯性原因。这个和漂的质量(重量)直接有关系,质量越小的漂越容易改变运动状态,主要是因为在受同样大小力的情况下,质量越小的漂能获得更大的加速度。漂在水中瞬间的加速表现出来的就是顿口。

同样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质量越小的漂越容易出现顿口的鱼讯。

还有一个影响灵敏度的因素,那就是水阻力,当漂运动时必然要受到水的阻力,这个和运动中的汽车是一样的道理,越是流线型,锥度越大的车头受到的风阻越小。所以,浮漂也不例外,同样是越是流线型,锥度越大的漂体受到的水阻越小。

那么也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越是流线型,锥度越大的浮漂对信号越有放大作用,也即是信号越明显。动作幅度越大。

这下我们就明白了,要想浮漂灵敏度高其实就三个指标决定的:

漂尾粗细 漂的自重 漂体锥度

但是你会发现这样去选漂马上就会陷入一种矛盾状态,因为这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矛盾的结合体,基本上都有两面性。

必然的,浮漂也不例外,漂尾过细容易折断,而且过于灵敏的话杂信号太多不好把握。自重过小同样有弊病,那就是抗风抗流水稳定性很差且抛竿准确性不好。锥度过大那么漂体必然细,过细的漂体不但浮力不够吃铅量过小且容易折断,过多的杂信号也不适合大多数自然水域的使用。

所以设计上一般往往需要突出一些优点,那也就注定必须容忍一些缺陷。关键是去寻找一个平衡点,原则就是尽量满足一两项特殊的功能要求,又不过多影响常规性能。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环境和鱼情选择更适合的浮漂。那么一只漂打天下的说法就完全是一种很可笑的想法了。

随便举例:比如我们要钓水深超过四米且伴随有风的天气垂钓该任何选漂呢?相信你如果使用浅水粗尾吃铅小的漂去垂钓,估计一天下来就只有看漂在水面游走,当然就只有当相公的份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选择大浮力细尾深水漂,结合跑铅钓沉底,不但因为吃铅重好抛竿,而且因为跑铅钓沉底,一般的风浪基本不影响垂钓。

既然我们需要不同功能的浮漂去垂钓不同环境和鱼情。动态测试中,我自然会根据不同浮漂特点选择不同情况钓场去测试浮漂。

现在继续静态测试的话题,静态测试第一个大指标是外观测试。

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表面工艺 这主要是做漆工艺,好的漆工艺可以保证漂的结实耐用,同时对漂体而言有更好的防水性能,漂尾有更清晰的视觉效果。还有就是表面是否粘合紧密、牢固,这两样测试只能通过肉眼判断,有一定的主观性。

2:漂脚、漂尾重合度 这也通过眼睛观察,漂脚、漂尾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这直接决定未来漂在水中是否站立垂直。客观一点的测试方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然后用漂直接比对。

3:漂体圆度 这指标关系到漂在水中运动时是否平滑、顺畅。测试方法就是将漂放在有坡度的滚动槽上,让其自由滚下,璃板上让其自由滚动,仔细观察是否有跳动现象,有跳动表示圆度欠佳。

4:漂脚、漂尾同心度 这指标非常重要,他直接关系到漂在水中稳定性。测试方法与上面一样。

静态测试的第二项大指标是稳定性。

他包括三个方面:

1:重心 重心直接决定漂的翻身快慢,同时也影响着漂的站立稳定性,重心越靠近漂脚翻身就越快,且站立稳定性越好。当然不是翻身越快就表示漂越好,使用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因为只有适合钓场情况的漂才是最好的漂。

2:吃水稳定性 这个由制作工艺以及使用材料决定的,做工优良的浮漂经过长时间浸泡是不会变目的,其测试方法就是在漂脚上插上带铅皮的漂座,调至行程内,浸泡48-60小时,观察漂尾水上部分是否变目。

(48小时前状态)

(48小时后状态)

3:鱼讯表现稳定性 这个主要由漂形与制作工艺决定,好的浮漂对鱼讯的表现是稳定而清晰,但是这测试只有通过动态测试才能下结论。

静态测试第三个大指标是灵敏度。

他包括三个方面:

1:漂尾粗细均匀度 这个指标文中早已说明,他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漂的灵敏度,文中也已经说明,我们不一定要选很细很细的漂尾,这个厂家已经根据不同垂钓需要搭配好了,我们只需要测试其均匀度就可以了,目前我们只能通过目测来判断。

2:自重 这个用毫克称进行称重。

3:浮力 将漂调至平水(漂尖刚入水)状态,剪取水下部分进行称重。

4:浮力比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浮力比越大换句话说就是在保证足够吃铅量的同时可以将漂体做得更小,自然灵敏度就更高。其公式是:浮力比=浮力-自重/自重,通过浮力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可以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测试浮力比。直接测试其排水比就可以了。

方法如下:

(1)准备一根装漂用的圆形塑料管(长度、直径略比测评的浮漂大一些),将一头堵死不漏水,另一头用直尺标出厘米、毫米的刻度即可。

(2)塑料管灌满水后(直立),把浮漂轻轻放进后,然后拿出来读取记录水位刻度(浮漂的自重排水量);再把浮漂按进管内,漂尖至平水后拿出,读取记录水位刻度(浮漂的浮力排水量)。步骤演示如下下面的图:

(3)计算:浮力比=(浮漂的浮力—浮漂的自重)/浮漂的自重

那么这支浮漂浮力比就为2-0.5/0.5=3

所有作品 均属原创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坐个沙发

很久以前

呵呵……介绍的很详细啊!谢谢分享啊!

很久以前

看到冰把漂冻住了我笑了,

很久以前

太专业了。

很久以前

伤不起呀,我们这些打酱油的主,野人出品必是精品呀

很久以前

学习了啊..

很久以前

够专业级了,赞!

很久以前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

很久以前

野人就是不一样,专业!赞一个

很久以前

学习啦 精品啊

很久以前

感谢欣赏!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同享,呵呵!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谢谢夸奖!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可怜的人儿!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多谢捧场!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谢谢!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共同探讨!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感谢您的欣赏!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共同进步哈!

匿名用户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1/5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