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再谈钓点水底状况的重要性-饭桌效应

charles1062014-09-11 11:32:25

  前一篇文章中我已经谈到钓点水底的情况。有好多时候钓位相近,别的钓友频频上鱼而自己却不上鱼,或上鱼率较低。特别是一块去的钓友,基本上是用一样的鱼饵,可是上鱼的情况却天壤之别,问其原因,却十有八九说不清,只是归结到运气好。这种情况我遇到了很多,我也咨询过很多钓友,却没有几个能说的清楚。特别是在野钓中,更容易发生在不经常去的陌生水域。钓位虽相近,钓点水底情况却大不相同。

  在我经常野钓的泰安黄前水库就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水底水草茂盛,长的较高。如果水较浅,水质清澈,透明度高,这种情况估计大家一眼就能看的出,没有草缝也没有草洞,不清理水草根本无法下竿,即使能下竿,也不会钓到鱼,鱼也无法进去。另一种情况就是水较深,透明度差,无法探知水底的水草情况,其实水底长满了密密的水草,打窝子后一点效果没有,好长时间不发窝,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

  我有一篇文章说老马野钓狂拉大鲤,好多钓友发表评论,说老马不够朋友,有秘方也不告诉大家,其实我们是好朋友,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基本上是在一块钓鱼的好友,鱼饵用的一样,无秘密可言。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上了这么多大鲤鱼,他也说不出原因和理由。后来我在他的钓位也上了不少鲤鱼。其间遇到水库边上一位放羊的老大爷谜底才被揭开。在旱季水少的时候,特别是水库在蓄水以前这个地方是老百姓的庄稼地、菜地,钓位的地方是老百姓来回走的路,有一米宽,南北向的,多次踩踏,较为平坦,路的两边却高低不平,地形复杂。我想这个地方也可能就是所谓的鱼道。多次垂钓的结果证实了这个地方确实是好钓位,小米打窝后,鲫鱼鲤鱼都上,让你狂喜,让你惊叹你的钓技高超,你的鱼饵的神秘。说白了,饵料并不神秘,神秘的是这个钓位,这个钓点,这个钓点的水底情况特殊。再说一句就是“饭桌”原理。地势平坦,窝食集中明显;两边高低不平,周围有水草,利于隐蔽,利于吃食,鱼儿过来后迟迟不愿离开。这是我的理解。这就是我说的鱼的饭桌效应。

  在许多好的钓位,好的钓点,都会有其特殊的地方,认真观察,多考察,发现好的钓位并不难。

  (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2006年11月3号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