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小杨带的数码相机,照片没有传上来,所以一直没有成文。
上次写了一篇“小河里钓上八斤二两的大鲤”感谢钓鱼之家朋友们的支持。后来有钓友说文章没有分段落(真是没有办法呀,在网页上直接打字,就是那个效果,这次先用WORD,然后再贴上,估计应该分好段落了)。
我是不久前才喜欢上钓鱼之家的,算是钓鱼之家民,但却是钓鱼之家上的新人,自从来到这里,就深深的喜欢上这里了,这里的钓友们热情,无私,在这里看到了钓者的故事,深深的感受到了钓的乐趣。
很早就计划好了,十一准备去渤海湾钓海鲶鱼。在钓鱼之家与其他的钓鱼网站上看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关于海钓的天气,钓组,饵料,潮汐等各方面的资料。
天气:应该以风天为好,最好气压比较高一些,浪稍大一些也好。
钓组:采用了底钓的方法,串钩加七十五克的铅缀。
饵料:从家里自带的鸡肠子(家离海边不远,坐车要二个小时左右)。但我们鞍山是内陆不是沿海,离营口坐车要一个半小时。
在辽宁海事局的网站上查到了营口熊岳海边的潮汐十月一日为上午十点,十月二日为上午十一点左右。
十月一日早上四点就醒了,先是钓友小张给我电话,问起来了没有(天呀,火车是五点半的呀,也许要海钓,激动的呀,我是夜里起来了数次),我告诉他,一切准备就绪,只能出发。五点十分到车站,人已经全了,分别是,小张,小杨,小范(带着十三岁的儿子,也是个很有耐力的小钓友,我们一起去钓过,好家伙,在河边钓了一天,上小鱼近百条)。
车上无话,很快到了熊岳火车站,这是一个小镇,西面是渤海湾,从北面向南,分别排着鲅鱼圈,金沙滩,仙人岛,白沙湾。
仙人岛是一个不大的渔港,每年我们全家都来这里玩,特别是海鲜下来的时候,(今年是特殊呀,女儿十月七日要考试,说什么也不来,爱人呢,假期里走了华东五市还有黄山,南京等地,走了近半个月,也不爱来了)。印象中这里新建了大型的海港,防波大堤伸进海里估计有近二千米吧,看样子共有三条大堤。来之前,我们认为,在防波大堤的头上,估计应该可以,主要原因是水比较深。从熊岳站直接打车到仙人岛防波堤,车价三十元,共四个大人带一个孩子,估计还可以讲价,但我们比较急,因为潮汐时间的原因。
到了仙人岛钓点,整理钓具,我带了三支三米上的海杆,狼王SS8008I的大轮,八号线可绕三百米还多,十五号伊士尼大钩,七十五克铅缀(水库中的工具,怕遇到大鱼)。鸡肠子做钓饵,因为我们是鞍山的,内陆城市,没有海蚕。过了约有十多分钟吧,看一个杆梢子摆动,提杆中鱼,能有近十五公分的小鱼吧。其他的同事也陆续中鱼,但鱼都不大。但感觉非常的好。这天的天气非常的热,十一感觉和伏天相似,天是灰灰的,鱼的咬钩极差,根本没有资料上所说的一天能钓几十斤的效果,问了当地的钓鱼者,都说这几天特别的差。鱼是有的,见眼前有近一米长的大鲈鱼们飞离水面,估计是在追赶小鱼。(可惜,初次试验海钓,没有带浮钓的渔具,只能看它们飞了)。一个潮,只钓了不到二十条小鱼,不过至少积累了海钓的经验了。天气真的是影响海钓的重要因素(除了潮汐)。
中午时间到了,潮也过了,人也累了。找吃住的地方。仙人岛的村里面有很多的旅馆,十元一人,吃饭就到海边的小饭店,海鲜市场就在边上,才回来的鱼船很多。到了市场,我们才发现,今年的鱼品种多而且大,(估计是休鱼的效果好的原因),好家伙,大鲅鱼有三十多斤重的,大蟹子有近两斤的,至于鲈鱼,黑鱼的个头都非常的大。(我们钓的少,只能怪天气了,可能饵料也是一个原因吧),当即买了一些,上了小酒,喝得晕呼呼的,找地方休息。
晚上六点,我先起来了,其他各位实在是累的不行了,呼呼的睡呢,到小饭店里,叫老板准备好饭。回来叫他们开饭,晚上还要夜钓。由于上午效果不好,晚上要换地方,到仙人岛下面的沙滩上继续,晚上的天气还是很闷,但至少是半弯月亮。还是鸡肠子装钩,我们一般是持杆,用手感觉鱼讯,这时间一弯半月挂在天边,只听到海浪的声音,蒙胧中能看到涨潮的白浪,慢慢地向岸边涌来。真是心情不错,突然,只见小杨像疯了一般的拿着杆子猛摇(他是第一次用海杆,几次在沙滩上打出了横线,好在海岸上现在人非常的少,否则可能会钓上几个活人,看他打杆,我们太怕了,离得远远的),我大声喊:“不用那么大的力,不用大力,海鱼小钩一般跑不了。”他根本听不到呀,两眼发直,一个劲的摇,我的妈呀,摇上来一看,近一尺长的海鲶鱼上钩了。紧接着就是大鱼小鱼,上了十多条,也不算多。看来这里的效果也不算太好了。十一点半,潮已经退了很多了,明天还要换地。回去休息。
回去休息无话,我是直到一点才睡,心里一直在想,是不是饵的问题呢。当地人用海蚕,而我们没有,看来明天一定要换饵试试了。第二天四点,天没亮我就起来了,沿着海边,拿着探路者的小锹,去挖海蚕。问了早起的渔民(正赶上退潮,渔船进不了港,渔民一般是用马车,把鱼从船上拉到市场),他看看我的锹,告诉我,你挖不到。我就是不信,打着手电,挖了半个小时,一条没有,心里这个伤感呀。奇怪了,为什么呢。后来路过一个渔民告诉我,挖海蚕一定要在紫泥里,要用大锹,速度要快,否则那家伙一下子就钻进一尺之下了。没办法,回去借锹,重新回来,到了海边的紫泥处。这时候已经五点半多了,我也傻眼了,泥到是不深,估计有半尺吧,但水泥很凉,非光脚下去不可。我可是真的怕呀,前几天还看过新闻,说是一位护士去营口海边玩,被海蜃给伤了,最后牺牲了。这泥下也不一定有什么东西,犹豫了一会,强烈的钓鱼欲望战胜了恐惧,光脚下去。
挖海蚕还是有学问地,前一年,我去挖沙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锹一定要斜着下去,否则,你挖得再深也挖不到。今天估计还是气压底的原因吧,我就看泥上的大洞洞,洞眼有小指粗的,我就雅着下锹,好家伙,一条条粗大的海蚕被我挖了出来。(据说一条有时候卖一元呀),好家伙,心里就想着自己在挖钱,左一元,右一元,一会就挖了近百条。看来挖海蚕也有经验的,要气压低,锹不必太深,离洞口近十公分就可以,但一定要斜着来,切断它的退路。
近七点,返回去一看,他们已经全起来了。我就开始诉若了,我是挖得太辛苦了,一个人也没有帮我的呀。小杨告诉我,他来找我,可是走错了路,走到小岛的西边去了,而我是在东边挖的。唉,这就是受累的命呀。饭后打车,直奔白沙湾,打车三十元。
到了白沙湾浴场,正好八点多一点,今天的潮满是十一点,准备好。下钩。气压依然很低,十月的天,没有一点蓝的意思,灰蒙蒙的。不过风还是有的,水面还在一点一点的涨。每人一杆,开整。我们是半条海蚕挂钩,十多分钟杆尖才动,摇轮,上鱼。这时候,突然就见小范也疯了一般的摇轮,与昨天小杨的表情相似。这时候海边也聚集了一些来玩的内地人,看我们钓鱼,感觉到好奇。直见小范的钩上是双飞。好家伙,不错呀。他摘鱼后,告诉我,一定要用整条的海蚕,这样它会动,鱼喜欢咬。我依法试之,双飞,感觉真爽。一个潮,也不算太多,只有几十条小鱼。也就够我们一顿吃的吧,(来之前向夫人夸下海口,估计至少几十斤,现在看看,算是玩完了,只能去海鲜市场买了)。
两点打道回去,到熊岳火车站,找一饭店,钓的鱼是一定要做地。吃点小酒。返航。
经验总结:
一, 海钓天气与潮汐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时间有限,也只能在十一出钓。而这两天,气压非常的低,导致了鱼不爱咬口。这是此次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 海鲶鱼的食性还是很杂的,只要是肉,基本就咬,无论是海里的还是陆地上的。所以饵的问题比较好解决,看过牛肉可以做饵,估计可行。
三, 准备十月下旬再次出征,重试结果。
四, 串钩最好不用多,两只钩足够了,多了挂底浪费。这次只用了三只海杆,却损失了八付钩组,因为海底情况不详呀。至少要准备二十付钩组。
这只能是沙滩钓小试,不过上鱼的感觉还是相当的爽的,最好用小杆小轮,手持,这样用手感觉鱼上钩,若是天气非常的好,潮汐估计的准备,效果应该会非常的不错。今年是很奇怪的,鱼小,并且天气很闷热,估计气候异常。
乱七八糟的流水账,与钓鱼之家的朋友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