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钓水深0.8至1.2。太浅则易吸引小杂鱼,太深则少鱼。位置相对较深鱼的个体则相对较大。不同野河略有区别。
2.首选钓草。三面草一边亮水的地点最优,其次半草半亮和面积在几平米的大草洞、靠近亮水的小草洞,再次小草洞。钓草鱼获相对较多较稳,判断选点相对简单。鱼活跃时若能选对亮水位置,短时期上鱼速度快,但杂鱼进窝后易造成频繁起竿不中鱼。
3.灵活应对。野钓鲫鱼一般长竿短线小钩,线组在一般0.5至1.5,根据鱼情选择,主要是应对中大鱼情况。无论是传统钓法、还是竞技钓法,均应灵活控制鱼钩入水速度:杂鱼少或吃口少,铅坠适当轻点儿,降低鱼钩下沉速度,增加诱鱼效果,提高鱼获,必要时适当拖钩诱鱼;杂鱼多时,铅坠适当加重,使钩穿过小鱼层迅速落到底,这种情况需诱鱼时可轻提鱼竿或底部拖钩。
4.特情处置。鲫鱼浮头不吃钩时:(一)改钓底为钓浮,钓深10cm至20cm,必要时5、6cm,用传统漂或自制浮漂、改制废弃竞技漂。鱼饵用活饵。(二)改钓位,此时水面相对明亮,但有小块儿水草或水蒿的地方是个体较大的鲫鱼光顾的地方,拖钓诱鱼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总结不错,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