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哪里做钓点,也是钓者每次出钓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比较熟悉的钓谚有:“春钓滩、夏钓荫、秋钓草、冬钓潭”,不过虽然听着意思都懂,但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就拿夏季来说,它本身的时间较长,在里面又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段,它们气温有别,溶氧量情况也存在差异。比如初夏时,早晨的气温通常在6度至15度左右,水温通常在15度至20度左右,天亮之后,水中的植物因为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使得水中的溶氧量充足,鱼儿变得十分活跃,摄食强烈。但是到了中午的时候,气温升得很高,在小水面的塘中,尤其是水草茂盛的地方,鱼又会因为水中的溶氧量下降而浮在半水,甚至直接露头浮在水面上,垂钓时就没有鱼口了。到了仲夏,尤其盛夏时,地表温度高时可达40度至60度,鱼受不了这么高的温度,自然会躲到凉荫处。掌握了这个规律,野钓选择钓点的时候,就会心中有底了。也即,初夏天凉爽时,就找靠近水草的地方下钓,有了太阳就找“荫”,比如树荫、桥下、水库的大坝阴影处,如果实在找不到凉荫处,那么就找那些进水口处,或者水底的乱石堆处、塘湾的突出处等,这些都是选择钓位的绝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