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没鱼钓了,我从小就爱钓鱼,几岁的时候就捉鱼钓鱼,翻螃蟹,摸螺丝。因为是父母在水电八局工作,也就是修水电站,所以小时候最大的乐趣也就是这些了。水电站这个环境也许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常规的钓鱼方法虽然也常用,但也有很多超出垂钓的乐趣,首先水电站都是从上游向下游逐级修建的。在主体建好后开始蓄水的时候,水坝上游的水被截断,下游河流在半个小时之内下降很多。然后原来是河底的部分都露出来了,来不及随波逐流的鱼儿们有的露在了河滩上,有的在退水后的小洼中。只需要捡就可以了,小时候比较善良,遇到这种情况总是捉回家然后把个子小的黄辣丁,哈巴狗,白刀鱼,小钢鳅从马桶里放生。虽然不知道他们很可能因为我的放生而在粪堆里牺牲。长大以后,一到暑假回到父母的单位便和同伴去钩鱼,这个是在其它地方很难做到的,我们是自己做的钢钩,做成锚型,站在大坝发电区与船闸区的分流坝上,在发电区一侧的水流湍急,会有很多几斤到几十斤重的草鱼,青鱼,鲢鱼在那“锻练身体”?反正搞不清为什么这里经常一群群的大鱼在这里。钢钩套上鱼线,只要丢下去就行了,看到鱼游到钩子边上了用力一扯就钩上了,不过大鱼不是一下就能扯上来的,在混凝土的坝上一不小心就可以被扯下坝去,必须趴在坝上,把线捆在露出混凝土的大钢筋上,等鱼闹腾够了再拉他上来。但是现在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河里的鱼类越来越少。怕是我们的后代很难再体会到以前的快乐了。
呵呵,没有尝试过拿锚钩扯鱼,不过看了楼主的文章,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随父亲去钓鱼的经历,很好的回忆,回忆中留下的往往都是最美好的。
修大坝本身就会破坏环境,影响鱼类的繁殖。
也许吧,经常关闸蓄水或开闸放水,一放有些固定的生活环境也许被冲毁了。一关,本来一千米宽的河面,半小时之内就变成二三百米宽。就算没人捡,也有很多得死。不过下游修了又好点了,不过大坝的拦截淤泥的功能却又影响了鱼类的自然生存环境。不过还没有到灭绝的情况,现在老家很多小溪里连虾米都看不到了,炸鱼,电鱼,涝鱼的太多了,真正的地毯式的灭绝。加上开金矿的用溪水淘金,整条溪的水都是呈不透明的黄白色,别说鱼虾了,细菌都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楼主说的,我在富春江见过,离杭州不远的桐庐,就是严子龄钓鱼台对面的水坝上,我看见当地人用绳索系上一个小点的类似船用的带四个倒钩的锚,将它放在水坝下面水里,不断拉上放下。也就10分钟,还真挂住条大鱼,可惜当年没有数码相机。。。
小时候喜欢去小溪钓,江南这边的小溪基本上都有堰坝的,春耕的时候拦住灌水用的,但是堰坝下坑坑洼洼里的鱼就没有了食物来源,这个时候去钓鱼,基本上都是一桶桶的往家里提。最搞笑的一次,我们朋友三个一起去钓鱼,其中一个朋友是来凑热闹的,见我们钓这么多,心里那个眼红啊,就说:你们不要钓了啊,等我回家拿鱼竿一起钓吧。那会儿时间谁理会他。好了,这家伙直接搬来石头往水里扔了,小孩子好像都这样子的吧。不过那鱼确实多,石头扔下去不顶事,继续狂吃。气死那小朋友了。半途一个朋友蚯蚓钓光了,拿6个大鲫鱼和我换了一条蚯蚓,只有一条蚯蚓哦。因为我的蚯蚓也不多了。那次钓了3个小时,每个人都有30多斤的样子,都是鲫鱼和鲶鱼。时间大概是1989年前后的样子.那时候的水都是没有污染的,钓鱼是不用选钓位的,各种水况下都有鱼,种类丰富。对比现在,老夫真的唏嘘不已啊。
haha
那个地方我也去过,富春江的水好棒啊~~~
富春山居图是不是就是画的那里?
不是很清楚哦,我记得一半还在台湾 以下是引用章小黑 在第9楼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shorver 在第6楼的发言:小时候喜欢去小溪钓,江南这边的小溪基本上都有堰坝的,春耕的时候拦住灌水用的,但是堰坝下坑坑洼洼里的鱼就没有了食物来源,这个时候去钓鱼,基本上都是一桶桶的往家里提。最搞笑的一次,我们朋友三个一起去钓鱼,其中一个朋友是来凑热闹的,见我们钓这么多,心里那个眼红啊,就说:你们不要钓了啊,等我回家拿鱼竿一起钓吧。那会儿时间谁理会他。好了,这家伙直接搬来石头往水里扔了,小孩子好像都这样子的吧。不过那鱼确实多,石头扔下去不顶事,继续狂吃。气死那小朋友了。半途一个朋友蚯蚓钓光了,拿6个大鲫鱼和我换了一条蚯蚓,只......富春山居图是不是就是画的那里?
是很美好的。
已阅,要是图文并茂。效果更好。
值得转载学习分享!
真的好怀念啊!!!
回忆总是美好的
不错的回忆
谢谢分享
不错,学习了!
小时候的回忆的确怀念啊!
支持支持!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