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钓鱼小药,使用心得(原创)

铁划银钩2016-06-13 08:52:36

使用小药的一般规律

使用小药也要配合天气、气温、水温、鱼情的,恰当使用惊喜连连,不当使用,不见效果。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使用,也是有很大的学问的。

1.鱼在极度惊吓的时候,适当添加小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理由:把吓跑的鱼儿用小药招过来,以提高中鱼率。

2.自然水域,使用含高蛋白质类(蚕蛹浓缩液、虾浓缩液)。理由:自然水域食物缺少,鱼对高脂肪、高蛋白质味道的饵料更有偏爱。

3.钓位拥挤,钓场人多的时候。理由:小药可以更好的发挥打窝的效果,钓场人多,打的窝也多,很难聚鱼。

4.肥水水域,使用甜味型(蜂蜜、蔗糖……)。理由:肥水中食物多,鱼对食物需求不迫切,但甜味类型对鱼意味着更高的能量,更易消化食物,所以更能提升鱼的食欲。

5.夏天天闷水中缺氧,鱼有警觉性、鱼有病等原因造成鱼不开口。使用水果香型类(草莓、香蕉等)草本清香类(玉米香精、藻元素等)。理由:草本植物类清香在水中穿透力更强,味性更能接近于自然,更能刺激并诱鱼开口。

6.天气极度寒冷(一般零下的时候)。理由:鱼的嗅觉退化,游动速度缓慢,此时要用比重轻,有味道的饵!添加小药(粉末状的小药不要超过 10%)。

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小药,我们要了解不同季节钓鱼用饵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先找准一般的规律,以及鱼爱吃的味道,在考虑在饵料里面加什么药,提高中鱼率!

药用于治病。受水温、水流、气压、风向和溶氧变化影响,鱼口变了,由原来的猛咬狂吃变为不咬钩了,钓鱼人视为“病”。与给鱼治病的鱼药不同,用于刺激鱼的嗅觉、味觉,起改善鱼口作用的添加物统称小药。气压高,风向一致,日温差超过7℃,水中溶氧充足,鱼口正常,无须用药。日温差低,风力1级,风向一日三变,鱼不适应了,摄食欲下降,吃口变轻,加小药促鱼咬钩。暴雨过后上下水体交换,一些鱼离底了,但仍有一部分鱼沉底,于是两种钓法;钓底加小药,钓离底求状态。为满足钓鱼比赛需要,临时增加了大量新鱼,老鱼贪香、新鱼嗜腥或相反,小药恰到好处两种鱼兼顾。一日三轮比赛,两轮过后伤嘴鱼增多,是调状态还是加小药?虽说各有各的招,但改线组、换浮标折腾得够呛,药用对了,用准了,伤嘴鱼、健康鱼通杀。

竞技影响休闲,钓快鱼技术用于休闲钓鱼后抛钩、刺鱼、提竿的节奏快了。然而相隔20米的两位钓手,饵、线组、钓点、环境、钓法相同,一人在鱼饵中加了点药酒,不过钓灵、钓钝鱼口不断,一人不加小药,只是把饵一分为二,一坨黏软、一坨松散和持钩性结合,视鱼口变化交替使用,结果两人钓获不相上下。由是引出一个话题:加小药和调状态哪个重要?其实毋须争辩,小药和状态是互相补充的,技低术差,借小药逞威;技高术多,以变取胜。

小药三种状态:以药酒、浓缩的药液为代表,同时作用于鱼的嗅觉、味觉的水剂。碾成粉末的传统香料,刺激鱼的味觉;粉状的合成香精,以招鱼为主,作用鱼的嗅觉。介于两者之间,以鱼、虾、贝类为原料,作用鱼类味觉的膏酱类。需要说明是:鱼和人一样,嗅、味觉联动,但人的生理反应可以由意志控制。鱼无意志,闻香而聚却不食是气候、气象、水情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所以同样小药,客观条件变了效果是不同的。

小药怎么作用?一是正常天气区分主诱和主钓,同一种小药有量的不同;二是反常天气主钓第一,促鱼咬钩,重味觉刺激;三是特殊环境随鱼的行为变化,诱钓结合;嗅觉刺激和味觉刺激并重;四是识鱼辨口,区别鱼情及时调整小药的添加量,避免过度刺激;五是结合鱼饵状态,加多加少巧作为。

1.钓快鱼70-90分钟一场。首轮,上鱼快的抛钩5竿就中鱼了,慢的抛钩十余竿未见一口。有此差别是用药量不同,原则是猛药招鱼,鱼多了必然口多。二轮开始,有的钓位抛钩即中鱼,之后均衡上鱼是药用对了;上鱼慢条斯理,同样时间别人钓50尾,他钓10尾是药用错了。必须前后一致,前一轮钓手用什么药,后一轮就用什么。三轮招鱼不重要了,用药两极分化,要么加大用量刺激鱼的味觉;要么降低用量减少刺激抓实口。以微酸乳香,添加量0.5%-3%的“鱼开胃”为例,首轮50克饵料加1/3瓶盖和1/2瓶盖比较,前者5分钟后中鱼,后者2-3分钟即中鱼。二轮易位后不知前一轮钓手用的什么小药,备两坨饵,一坨加鱼开胃0.5%,一坨加提鲜提香的香虎。如果前者鱼口不多,赶紧换另一坨。三轮节奏放慢,二轮放回去的伤嘴鱼聚窝不咬钩,一轮的伤嘴鱼恢复平静,但咬钩轻,此时边位减少刺激加淡香型的“池上米”降躁抑乱,中间位增强刺激,加“老鼠药”促鱼开口。

2.天气反常在鱼的反应是一部分鱼不沉底了,但又上浮有限,离底不超过30厘米,但也有一部分鱼会追着钓饵下沉水底。此时。小药的运用要结合环境和钓法,水质肥,淤泥厚的烂泥水底,钓离底加果酸类小药,常用的有草莓香精、柠檬酱、酸蛋奶、酸果香;捏散炮,拉腥饵钓底加水果类或氨基酸型小药,如纯浆酒、鲫帅、老冰棍、果源、鲤将、复方液体氨基酸等。钓快鱼以鲫鱼为主,但不要因为对象鱼是鲫鱼就排斥适用鲤鱼、草鱼的小药。烂泥水底,已养成底摄习惯的鲫鱼和鲤鱼一样,淤泥中寻食,熟悉了烂底的环境和气味。当食物的色和味道与烂底不相一致时,先是视觉刺激,接着是经验发挥作用——嗅觉认同,然后才是味觉感受。常见一个现象:抛钩后饵刚触底浮标即有反应,但提竿无鱼,放弃吧就没口了。加水剂水果或氨基酸型小药是模仿原底味道,消除鱼的戒备,添加量100克饵料20毫克。

3.划4个区的长方形竞技钓场8个大边,区和区衔接的4个边稍逊于四角的4个大边。中间钓位从第二轮下半节开始,节奏放慢,受伤嘴鱼干扰空竿率增多了。这时候两种情况:水底向中央倾斜,抛钩远10厘米水深增加2-3厘米的钓位以招鱼为主,用药适当增加,原来加1%的提高到1.5%,原则是先腥后香;水底平坦,抛远抛近水深基本一致的钓位由抛九成线调整到钓齐竿梢,甚至趁裁判不注意时溜边扎蛤蟆,用药降低,由1%降到0.2%,或干脆用无味白饵。钓快鱼竿长一致,从侧面看,相连两个区30余钓手的钓点一条直线,受抛钩提竿影响,在此直线上的以伤嘴鱼居多,咬钩谨慎,鱼讯隐晦。抛钩远了10厘米健康鱼就可能多了,垂线钓竿稍,近了30厘米虽说还是伤嘴鱼,但离干扰远了,是另一种鱼口。钓远招鱼用穿透力强的提鲜速效小药,如香虎、五霸香、千里诱;钓近则用维生素类小药,如鱼宝、鱼之恋、一贯香等。

4.“人以类聚,鱼以群分”。临时补充的新鱼水土不服,在嗜腥抑或贪香尚不明确的时候只能试。然而鱼饵的味型选对了,却有沉淀咬钩和离底接钩不是一个样子的困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老鱼咬钩也有强弱、快慢的区别。钓快鱼有口钓不上鱼,同样动作前一竿中鱼,后一竿甚至连续3竿、4竿无鱼,钓上鱼也是蒙的。能不能利用小药让鱼讯一致,减少空竿呢?比较好的办法是区分鱼种和四季,调整小药的配比和用量。例如钓小鲫加麝香酒,但在草药浸泡的鲫鱼酒与蜂蜜、麝香酒调和后得到的“麝香鲫”出现后,夏秋钓猾鲫80克饵料加香麝鲫10毫升,冬春提高到20毫升。钓生口小鲫鱼在香麝鲫基础上,夏秋加“香诱”5-8毫升、腥香膏3-5毫升:冬春减香增腥,不加或少加香诱,将腥香膏提高至10毫升。钓容易上浮,但自小吃惯了颗粒饲料的工程鲫则不分四季,香麝鲫加腥香膏,但减少空竿必须加氨基酸。

5.钓快鱼最恼的是沉底、离底,生口、半生口、猾口以及伤了嘴的回锅鱼齐聚一窝,鱼讯多变、捉摸不定。于是添减铅皮,频繁调整浮标,线组则因钓法的变化勉强可用就行了,如子线60厘米对折和55厘米对折差别有限。可是与饵融为一体的小药一经确定是变不了的,除了扔掉后重新开饵别无他法。然而乱口、乱层迟早总会出现,所以要预作安排,准备些提鲜类促食小药,以增加饵料的适口性。目前常用的有香虎乳、鱼开胃、百香王、百果香、炼香和由活力酶配制的速战等,以淡香居多。受其影响,一些鱼饵产品也有了“香一点”“无名香”和“不太香”的分类,其实就是把以上小药和氨基酸、酶、维生素结合,用钓手不熟悉的香型张扬个性。钓快鱼治乱是关键,鱼饵的适口性说到底就是治乱制猾。从表面看,一种饵不行了,换一种饵鱼立马中钩,但掩藏在饵料背面的却是不同的小药。

小药味型搭配基本原则及用法

1、混合搭配

小药基本上都可以混合使用,关键是要突出某种味型,要主次分明,并注意和所用饵料味型基本一致,切务使味型混乱。比如:奶香中透出淡淡的果香,则以奶香为主,果香为辅。千万不能主次不分,这样会起到反作用。

2、根据情况选用

小药的使用因鱼情、水质、水域、天气、鱼的摄食来源及习惯、基础饵料、鱼种的不同而异。南方的鱼偏清淡,北方的鱼偏荤。鱼在受过各种添加剂的刺激后,也会回归本味,吃味道清淡的饵料。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鱼”。一句话就简单说明了鱼跟人都有着类似的摄食行为。所以大家在平常钓鱼中会遇到一种困惑的事情:“我用一种小药在某个鱼塘很厉害,但是在另外的地方就不行”。因为水质不同、鱼的摄食资源、摄食习惯不同导致鱼选择鱼饵也不同,这就是所谓的鱼情分析、饵料变化。没有一种小药是绝对万能的,针对鱼情、水域、天气来选择适合的小药。

3、适口性

味道闻起来想吃,入口后感觉却不好,会影响鱼的吃食。在淡水鱼中饵料的适口性基本分为甜、酸两种。在鲤鱼、鲫鱼、草鱼饵料中添加蜂蜜、白糖、红糖是可以的,一些天然的糖分更能诱起鱼的食欲。过甜、过酸都会影响鱼的摄食行为。

4、用量

小药用量要遵循先淡后浓的原则。所有小药的添加没有固定的比例,添加比例要根据鱼情、天气、基础饵料味型等等来酌情添加,其实开鱼饵、加小药跟钓鱼技术是成正比的,不是简单的混合添加就能事半功倍,鱼饵状态、味型搭配、线组选择都是影响鱼获的重要因素。

很多新手要切记一点:单纯的在饵料中找到秘诀只是钓鱼中的一小部分,要想鱼获更多必须全面提高钓鱼水平。小药虽然有很多的应用范围,但是如果您是新手请慎重选择使用。

5、用法

搭配好一款很淡味型的基础饵料(包括状态饵料),选择好味型及适口性小药,把小药溶于开饵的水中,制作饵料。基础饵料味道不可太浓,否则影响味型小药的效果。

四季用饵原则

春:腥带香

夏:清淡为主,闷热天气带酸甜

秋:香甜带腥

冬:浓腥、浓香,红虫、蚯蚓

夏天黑坑小药使用心得

1、夏季节天气闷热,池鱼极易发生缺氧状况,可加入一些发酵类小药或者调节性小药,例如鱼开胃及果酸类小药。

2、水瘦则少,水肥则多。饵料本味浓则多,淡则少。极端情况则多,正常时则少。鱼密度高则少,密度低则多。

3、用药酒配单一味型的小药钓鲫鱼时加点蜂蜜水,钓鲤鱼时加点红糖水效果很不错。

4、新坑新放水,少用药甚至不用药;老塘水质一般或较肥,可添加中草药类药酒,如易和黑卡、及时雨等。

5、白天和夜间不同,白天水体温度相对高,饵料味道要大一些,夜间更需要饵的营养性和适口性,饵料味道略小。

以上照片是我买的,经常用的几种小药。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人才"阿

很久以前济南

昨晚上鱼了吗?

很久以前济南

卖药的,用了小药没口就会说饵料不对,就算对了饵料,又会说钓位有问题,总而言之不上鱼是钓友太菜,上鱼是药好。

很久以前济南

没去

章丘夜钓者

昨晚上鱼了吗?

很久以前济南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