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西游楚汉鸿沟,再钓黄河鲶鱼

sijiyangguang2014-09-11 02:57:52

  一篇《看财神文章,钓黄河鲶鱼》文章后,我没想到群里那么多的人约钓。坛里的兄弟只要能是喜欢上了黄河边的风景,或是喜欢上了黄河鲶鱼,或者二者都让他们喜欢吧。这不在QQ群里,我刚上去,臭臭便说:“山川,去黄河吧,今天我有时间!”“你有时间?你不是说你今天上班吗?”我疑问道。“哦,我调了个班,可以工作一天,休息一天,今天刚好休息……”阳光见面:“我要放假了哦,时间有的是,咱们钓鱼吧,要不黄河滩?……”刚到周六,老臭便来电话:“山川,明天黄河滩,去吧?”“哦,我想去!但是,明早如果有雨……”我话还没完老臭急道:“你是不是不想去啊,山川?啥也别说了,去还是不去,痛快点!”“去!明天早上五点半,我小区门口集齐!”……我的老天爷,饿狼一样。看来臭臭是急眼了,心想:不会哦,他可是刚从二朗庙钓鱼回来哦,还那么饿?!

  “咱钓鱼的人,有啥不一样?一提到钓鱼,个个都是狼……”不,都是红眼饿狼!旋律莫明地从心底升起。

  清晨,马路上行人寥寥,路显得格外宽阔。车轻快地在道上跑着,透过车窗,路两边的树,一排排,在晨曦中默默地伫立着,似无言的哨兵。清冽的空气,从车窗吹到脸上,凉爽、湿润、清新,还略带有淡淡的泥土芳香。深深吸上一口,一股清爽从鼻孔喉头,再下到胸腔,憋气,稍作停留,用心品尝,啊,那感觉如吃了西游记的地仙老儿的“人参果”全身亿万个毛孔都透着清与凉。再一口气呼出去,一周的疲惫与心累,仿佛如出口的气,消失得无影无踪……,道旁的片片玉米相连,似一道葱幕绿屏,农舍小院,那青砖红瓦,那逡巡着四处觅食鸡群,那一条冲我们车汪鸣的家犬,还有那院里烧火的锅台升起的袅袅炊烟……哦,多好的田园风情!人真如浴了春雨,城市林立的高楼大厦的单调和熙熙攘攘的街道的烦燥,被眼前这和谐、自然,朴素、悠然涤洗得荡然无存。过了铁路,穿过桥下U型道,便来到黄河浏览区入口处的收费小屋,哦,别紧张,天还早,看表,才六点多一点。门还锁着,只有一二个早起的村民,睁着惺忪的眼,惊讶地看着我们。呵呵,闪人!车一溜烟跑过去了。进了浏览区大门,上了正在修路的宽道,看到西南山侧正在塑造一巨大的人头像,像是大禹?路东南侧一铁路桥下有一片莲池,内荷叶青青,荷花婷婷,叶间水面点点涟漪,有鱼!在菏池东侧停着几只大的气垫浏览船,那船可真厉害啊,水陆都能跑!里边的草坪,跑马场,游乐场,分隔在苍松翠柏间,环绕在一个大的沉沙湖,湖水碧碧,水鸟翩飞。我们没有停留,沿着邙山蜿蜒西行。大约八九里路,来到桃花峪,两眼在山两侧寻找,怎么不见桃花树?正瞅间,一只山野鸡在车的前面悠然而行,那黄棕色、灰白色和暗黑色相间的羽毛,长长的腿,一副憨憨的神气,全然不把我等放在眼内!车内有人打赌,一曰:此乃笨鸡,不会飞也!一曰:真野鸡也,岂能不会飞乎?正说间,车已近了,那鸡一连几个跳跃,拍打着翅膀,飞上山了……

  到了桃花峪一黄河洄水湾,见水涨了许多。一老者正在钓鱼,问之说:“刚来!用的面饵和蚯蚓”看到漂随水流漂移着,下面有暗流。

  大家此时盯着我,来时的热情在退却。脸上写着明显问号:怎么办?水情有变,今天还能钓到鲶鱼吗?我抬头看看西面,邙山山脉中,一个突出的山峰,耸立在黄河南侧,万绿丛中一亭子立于山顶,一只石羊(或牛)从南向北,昂头挺身,雄立观望;而山脚下涛涛的黄河水奔腾而过。哦,那莫不是广武的霸王山?若是,山那边一定是鸿沟了。此时心中一喜。听同院的那个老钓友讲,那里有个巨大的黄河清水湾,是黄河滩绝佳钓场。但,没去过,不知道路啊!心里暗忖。走!车到山前必有路,知道方向能摸到的!

  心中决心已下,便驱车上山了。

  山前有一段泥路,我们连推带拉,把车开了过去。车缓缓地爬着,绕过山弯,在路的旁边,出现一户人家。纯朴的山民,简单的院落,院中一棵老枣树被果实压弯了枝。随路的盘弯,还能看到现在不常见的高粱和路边跳跃的“松鼠”(俗称猫地溜)那大大的眼睛和粗大的尾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终于到了山项,路牌上写着二王城。下面自然就是历史上的楚河、汉界――鸿沟了。

  这可是鼎鼎有名地方,查询历史,还有一段典故呢(回家后,查了历史书籍)。

  相传鸿沟最早为古运河名,又名广武涧,是这广武山中的一条自然山涧。战国中期,地处七雄中央的魏国,为了加强对黄淮地区的控制,从今荥阳东北的广武涧,引黄河水,东流经今中牟北,又东经开封北,折而南经通许东、太康西,至淮阳东南入颖水。《史记•河渠水》中有“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韩、陈、曹、卫,与济、汝、淮、泗会”的记载。于是,黄淮平原上,形成了以鸿沟为主干,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水道交通网——鸿沟系统,对促进当时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作用。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留下《鸿沟》绝句,诗云:“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谁劝君王回马首,真诚一掷赌乾坤”。公元前203年,困守成皋的汉王刘邦,突破楚军的层层包围,退到今荥阳东北的广武山一带。汉军守住西广武,楚军守住东广武,各自以涧筑垒,虎虎相峙。项羽将质留在楚军的刘太公(刘邦之父)置于锅中,隔涧与刘邦对话,迫使刘邦决战,不然就将刘太公煮死。刘邦说,你我俱受命于怀王,结为兄弟,我父即你父,你若煮了他,就请给我一杯羹吧。

  大诗人李白《登广武古战场》对这段史实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伊昔师广武,连兵决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力量四倍于刘邦的项羽,由于缺乏战略头脑,东杀西闯,在消耗战中变得越来越弱。在汉军的凌厉攻势下,项羽感到形势严重,不得已,只好与刘邦订立和约。刘、项多年战争,在此中分天下,形成了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的局面。这就是象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历。

  楚汉双方谈判成功以后、项羽引兵东去,刘邦也很满足,打算引兵西去。就在这时候,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和陈平等人劝说刘邦:如今你已得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而且各路诸侯又都服从你,项羽的部队很疲劳,又缺少粮草,正是衰弱的时候。如果不趁这机会消灭他,就好比养了一只老虎,虎大则能伤人,反使自己要受到伤害的。刘邦听从众臣的计议,便亲自率领大军 突然跃过鸿沟封锁线,追击楚霸王项羽,又命大将韩信、彭越等领兵形成两面夹击,使其首尾还能兼顾,项羽大败……

  往事越千年,如今置身于广武山项,举目四顾,逶迤百里的邙岭如条土龙伴着黄河这条水龙,蜿蜒东去。滔滔东去的黄河在脚下翻滚,以一泻千里的气势涌入天的尽头,好一派壮丽的自然画卷!

  脚下就是鸿沟了,而此时的鸿沟寂寥无声,以虚怀若谷的胸襟装载着历史的变迁。这不由使人产生悠悠千古,世道沧桑之感。而沟边的村子,坐着几个老人,他们沧桑的脸上,是否也记载着古战场的厮杀痕迹?

  呵呵,扯得远了,言归正传。车停在沟项,一条土坡顺沟口南下,坡度甚陡。刚下过雨,不知泥否。我下车徒步在前带路查看,还行,车慢慢下到坡底,只见沟底,宽200多米的样子,要横越鸿沟那是很容易的事情,全没想象中的水深沟险难以逾越的气势。其实,鸿沟仅是一条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那种普通的干沟,只不过因了楚汉相争,经过历代文人的描绘,多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罢了。千百年来,人们都说鸿沟不可逾越,我想,这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比喻。即使在当年,这鸿沟也不是那样难以逾越的,不然,刘邦怎能在鸿沟为界的协议墨迹未干的情况下,挥戈东进,追击楚军呢?垓下大战,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就是因为汉军大踏步地横越了鸿沟。

  鸿沟虽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它现在就在自己的脚下,我有点眩晕了,这真的是当年那片战场吗?怎么全然不见一丝烽火的痕迹?(待续)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